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
2017-03-23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0021-06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由教育部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兩部分中,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并把其作为宗旨和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历史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何谓“历史素养”?吴伟教授在《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一文中从四个方面解释“素养”一词。一是修习涵养,即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平时所供养;三是指素质与教养,即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四是指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文中指出“素”不仅仅是“平素”那样的时间、过程概念,而是指一种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内在品质或者素质,它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养”则包含后天的教化、培育、修习、陶冶等。从这些解释中我们看到: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引导、教育和训练的结果。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不是“额外负担”或“多此一举”,而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朱汉国教授在《浅议2l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一文中谈到: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一、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它的不可复制性。它把人类过去的经历作为研究对象,人类的过往经历留下了很多痕迹,有历史遗迹、遗存、图画、文字、神话、传说等,其中大部分是有着主观意识的人记载下来的文字资料。
如何认识和研究这些“记录”,探求其发展规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理解朱汉国教授所说的“关键成就”呢?
同样是朱汉国教授的《浅议2l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转引了台湾地区《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用了“核心能力”来表述历史课程目标:
1.表述历史时序的能力;
2.理解历史的能力;
3.解释历史的能力;
4.运用史料的能力。
综上,我们尝试探究了历史学科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实现的基本途径,见表1。
二、以时空观念的培养为例
说明我们的探索
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与法国大革命一起被称为“双元革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中写道:“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几个西方国(特别是英国)建立了对全球的统治。在西方商人蒸汽机和坚船利炮以及思想面前,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和帝国都投降、崩溃了。”
倘若对工业革命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时空观念的培养,各个层次重点分别应是:
第一层次:知道工业革命起止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开展工业革命国家的地理位置。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关于工业革命起止时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可以表述为:18世纪60年代、18世纪中后期、18世纪下半期等。欧美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也可以表达为:19世纪40年代、19世纪中后期等。
同时学生能够对照地图,准确说出开展工业革命国家的地理位置。从大洲的角度来说,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东亚的日本;从大洋的角度来说,这些国家主要位于大西洋两岸、太平洋西岸。
第二层次:以时间为依据,梳理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各阶段特征;以空间为基础。分析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
1.以时间为依据,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参见下图。
2.以空间为基础,分析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
关于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学者马克垚指出:“就某一方面条件来说,在欧洲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究竟是哪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促成了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呢?教师提供材料:
钱乘旦认为:“根本的一个因素却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杰里·本特里提出:“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艾伦揭示这场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根源在于英国民众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同时英国能源(煤炭)价格很便宜。这种奇特行情引发各行各业绞尽脑汁开发可能多消耗煤炭,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新工艺。(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浙江大学出版社)
艾伦·麦克法兰认为,英格兰具有极强的连贯性,从11或12世纪一直绵延至今,英格兰的现代性是一道横亘一千年的“长长的拱弧”……我们发现许多成功的现代民族最突出的表征是政治自由……一个开放的、流动的、较为贤能主义的体系必须建立;公民的首要忠诚对象必须是国家,而不是任何其他因血缘而来的团体——这有赖于个人取代集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我们将它们总称为“公民社会”。(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孝远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朱孝远:《后发国家如何赢得未来——从哈布斯堡王朝到伊丽莎自时代的霸权兴衰》,《人民论坛》2013年第9期)
师生在总结教材内容,如政治条件、市场、资金、劳动力、原料、技术等基础上,可观看并记录《大国崛起之工业革命先声》视频的相关内容;之后找出视频和材料中与教材不同的观点或内容;然后结合阅读所学,多角度全面阐释工业革命的动因。
越来越多的学者更认同工业革命渐进性说法,强调它的历史连续性。如果如艾伦所言,英格兰的现代性是一道横亘千年的“长长的拱弧”,没有间断,那么要完整罗列一张英国工业革命的动因表,几乎是徒劳的。作为近代化长子的英国,搭乘历史快车率先奔向工业文明,机车底下不能只有一个轮子而必须有多个轮子;历史发展是多种力量(如视频中补充的宗教因素的影响,材料中所补充的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民众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同时英国能源煤炭价格很便宜,引发各行各业绞尽脑汁开发可能多消耗煤炭,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新工艺;一个开放的、流动的、较为贤能主义的体系和“公民社会”的建立,以及伊丽莎白时代的基础和传承;认识地缘因素也是工业革命开始和拓展的重要原因,等等)交互作用的结果,尝试用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解释历史发展的动因。
第三层次:时空结合,构建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发展体系框架,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在“大历史”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师生设计表格
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梳理,既看到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开始近代化进步而艰难的历程,也看到英国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用武力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了大门,包括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在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影响下“低度发展”。
第四层次:独立探究中外共时性等问题。用时间术语、分期方式等结合历史背景历程和影响等内容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可要求学生阅读下列材料,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不超过400字的小论文。题目切中要旨,言简意赅;内容包括通过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确定相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与“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举办、中西展品的不同特点之间的关系;分析论述对材料反映内容的认识。
材料: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又称第一届伦敦世博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
——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
历史学科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表述,是分三点,还是四点还是五点?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核心素养的表述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仍在探究之中。本文从操作层面初步探析了时空素养为代表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权作抛砖引玉,将一线教师一以贯之的工作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联,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工作,靠近“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形成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的目标。
附2:第四层次示例参考内容:
按档次赋分。一类13—15分;二类9~12分;三类8~11分;四类5-8分。
本题立意:通过梳理19世纪中外共时性问题,分析对比中西方不同发展特点的原因及影响。
一类:
题目:体现自己认识到了中西方发展的不同;
史实运用恰当:至少运用各自2~3个史实;
逻辑关系正确: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率先举办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产品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19.世纪中后期,中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手工业技术精湛但工业发展程度低,现代化发展滞后,产品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伴随工业革命开展,世界市场形成,中西文化交流增强,中国开始艰难的近代化历程,开始学习西方,展品开始具有西方色彩;
认识: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一方面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西学和近代化历程,另一方面也保留浓厚的传统农耕社会特色。如何实现近代化迎头赶上,是传统且落后民族面对的重大课题。
二类:
题目体现了中国或西方的发展;时间和重大事件对应准确;
史实运用恰当,但只运用各自1-2个史实阐释题目主题;
逻辑关系和结论未能较好将中西方联系说明。
三类:
題目立意有问题,阐释了中西方的不同发展特点,但未能较好建立联系。字数太少或太多。
四类:
仅就中国或西方单方面说明,未能较好建立联系。
[作者简介]贺千红,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十一学校历史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