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林毅夫与张维迎思辨会论证方法的评述

2017-03-23黄志鹏

时代金融 2017年5期
关键词:产业政策创新

黄志鹏

【摘要】“市场主义”与“政府干预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次思辨会双方的根本分歧也在于此。本文重点并非要就这个议题发表新的见解,而是对思辨会的这种特殊形式所呈现出来的对话进行梳理,以批判的思维审视双方的论点和论据。换言之,本文侧重于双方论证的方法,而非论证的内容,以期为今后我们在写论文或者思考问题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论证 产业政策 创新 分歧

2016年11月9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与林毅夫在北京大学举行“产业政策思辨会”,双方首次就“产业政策”进行全面阐述与辩论。双方的观点正好相反,由推崇“产业政策”的林毅夫率先对支持产业政策的缘由进行阐述,之后反对“产业政策”的张维迎对林毅夫的观点进行逐一批驳。

一、林毅夫支持产业政策的论证过程

林毅夫在产业政策思辨会上的观点概括而言就是发展中国家要有产业政策。他用三个分论点从正面进行论述。接着,他陈述反对方的观点,并逐一进行驳斥。最后,他还提出了合适的产业政策应该如何制定的总体思路。

(一)分论点一:追赶阶段的国家均有产业政策

林毅夫先从历史的角度证明了这么一个事实:19世纪以来,处在追赶他国的国家都使用了“产业政策”。

他提供了两个论据来论证这个观点。第一个是剑桥大学张教授的研究成果:19世纪60年代在经济上追赶荷兰的英国、在19世纪中叶追赶英国的美国、德国和法国以及追赶美国的日本,无一例外都使用了“产业政策”。

第二個是增长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二战后经济保持长时间高增长的13个经济体都有政府的产业政策来支持新产业的发展。

(二)分论点二:发达国家也有产业政策

林毅夫提出了两个论据来支持这个论点。一个是引用经济学家Mazzucato《企业家型政府》书中的研究成果:是产业政策使得美国一直在经济上保持领先。另一个是:国际上领先的产业在过去也是由政府支持的。

(三)分论点三:产业政策存在的理论必要性

林毅夫支持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就在于其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肯定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作用,同时也认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当有所作为。

按照该理论的观点,企业无法在内部解决具有外部性的技术与软硬件上的问题,所以必须由政府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政府资源的有限性,所以政府在帮助哪些产业更好地发展的问题上就必须做出选择。按照理论的观点,这种选择应当是根据国家的经济结构或者要素禀赋来加以选择,也就是说“按比较优势发展”。

(四)对反对产业政策观点的驳斥

1980年代到1990年代间,不少经济学家开始反对产业政策。反对的理由总的来说就是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使用了产业政策之后,经济发展的绩效很差或者说产业政策是失败的。

林毅夫认为虽然很多时候产业政策并不成功,但是除了石油生产国以外,还没有不用产业政策就能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不用产业政策还能够在经济上保持持续性领先的发达国家。林毅夫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产业政策总是失败。

二、张维迎反对产业政策的论证过程

张维迎首先阐明了他与林毅夫的根本分歧,然后从产业政策失败的的原因以及对林毅夫论证中的问题进行批驳来完成他反对产业政策的整个论证过程。

(一)对林毅夫理论基础的批驳

张维迎认为,林毅夫的所有观点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但是在他看来,新古典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市场理论。理由有三。第一,市场最重要的特征是变化,而非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均衡。第二,新古典经济学中,最好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但是完全竞争市场与创新根本不相容。第三,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企业家的作用。

(二)对林毅夫论证的若干批驳

林毅夫认为需要产业政策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协调失灵。但张维迎认为企业家才是最好的协调者;林毅夫说没有一个在追赶的国家没用产业政策,所以产业政策是必需的。但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林毅夫认为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要用“增长甄别法”,但张维迎认为这种方法有问题。

(三)分论点一:产业政策对成功产业的没有作用

张维迎以日本为例,阐述了日本最成功的20个产业与产业政策没有关系,相反,失败的产业全部受到了产业政策的不当干预。

(四)分论点二:产业政策失败的必然性

以中国为例,产业政策失败第一是源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第二是激励机制的扭曲。

关于人类认知能力限制这个问题,张维迎首先从拥护产业政策者的基本假设开始批驳,拥护者认为技术的进步和新兴产业是可以预见的。但是这个假设完全错误。有三个理由证明这个假设是错误的。第一个是历史证明创新和新产业不能预见。第二个是集中化(产业政策)的错误率远高于分开(企业)决策。第三是政府官员并不具有企业家的警觉性和判断力。

产业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利益博弈的结果,会导致权力寻租。真正的企业家不可能跟着政府的政策走,而跟着政策走的往往只是套利者而非创新者。而且政府班子制定与执行产业政策以及持续换届使得激励政策失误的责任难以追究。

三、林毅夫与张维迎论证方法评述

综上所述,林毅夫支持产业政策从理论与实证的正面角度和驳斥反对者观点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论述。形式上看,这种论证方法比较周延。但是,正如张维迎所质疑的,在实证侧面的论证过程中,林毅夫的论证逻辑是存在问题的。应当论证的是,这些国家因为产业政策才得以获得持续的高增长。

同样,张维迎作为“辩方”,不仅驳斥林毅夫的观点,也有正面的理论阐述。整个论证也是十分全面的。但是,在批驳新古典经济学的过程中,逻辑也并不严谨。比如,他说在古典经济学中,最好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他认为完全竞争市场与创新根本不相容,所以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但是笔者认为完全竞争市场与创新之间两者的前提是不一样的,也并没有完全不相容。完全竞争市场其实是一种理想的状态,需要满足较多的前提条件,体现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效用的最大化。而创新对于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的发展而言,带来的是新需求的创造,甚至是生产效率质的变化,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矛盾。但是创新带来的垄断市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保护之后,也是要走向竞争市场,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新的竞争,然后进一步促进新的创新的产生。

张维迎在批驳的过程中,笔者感觉部分观点偏离了林毅夫的观点中的意思。正如林毅夫想要纠正的一点,他的观点并非政府要帮企业做决定,而是要帮企业解决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1,01:1-32.

[2]张维迎.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J].中国连锁,2016,11:84-86.

猜你喜欢

产业政策创新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特征分析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争议产业政策
美国环保产业政策分析及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