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
2017-03-23刘文娟
摘 要:学校正在实践“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本文就“导学案”编写中“问题设计”上的几点策略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设计;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
1.研究课标、考纲,把握问题设计的前提
从学科能力方面来说,课标是最低标准,考纲是最高标准。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制定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课标、考纲,把握方向,明确对知识的要求,才能在问题设计中把握导向、提高效率。
2.拓展教材内容,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的问题设计。有了好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去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达成三维目标。
3.学校现状及条件,激励改进教学方式
近几年,学校正在进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是伴随课改进入深水区后,许多难点问题、瓶颈问题逐步浮现出来,其中怎样编写出好的“导学案”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导学案”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导学案”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其“问题设计”。
基于此,我提出了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的“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这一课题,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也符合学校教学实际及科学教学的课改形势所需。
二、对问题设计的思考
1.概念界定
我提出的“问题设计”指的是把教学知识点,设计为一些教学问题,用“问题”组织“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中“课前自学、课中探究、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四个环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知识的结构和运用规律。
2.理论依据
(1)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相关理论
陈英和在《认知发展心理学》一书中认为:良好定义的问题是指那些具有完整的初始条件、目标状态和转换手段的问题。可见,良好的问题设计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已知条件、转化状态的手段和一定的障碍。
(2)问题教学的相关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问题教育可以激发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基本原则
(1)启发性原则。启发学生思考才是问题设计的目的。
(2)目的性原则。把问题问到“点子上”,所提问题要反映“干什么”,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意图清楚,学生成竹在胸。
(3)“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归纳,解决问题。
(4)层次性原则。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透彻的了解。
三、策略与实践
结合学校现在实践的“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我以“课前自学、课中探究、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四环节为主线,对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提出几点认识。
1.课前自学的启迪
(1)在问题情景展示中导学
杜威說过:“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思维起于疑问。”在导的阶段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呢?
如在《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课的课前自学中,就可以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导入“小明感冒了,现在想泡一杯板蓝根来缓解病情。你们能不能帮他想一个好办法,让他快一点喝到这杯板蓝根啊?”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景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生活非常亲近,对科学也就非常感兴趣了。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提出的问题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2)利用已知导学
在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学定“问”,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以先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使学生明白学习气体制法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有经验的教师,常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能在学习之始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这样导入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量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结合某节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设计出为课堂教学服务,且能使这些感性和零散的知识提高到理性知识的提问。这种问题的设计,由于是借助学生已知的知识范畴来完成知识的迁移,所以它能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适当转换设计,助推导学
将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形式上的适当转换后设计设问,提高对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科学新教科书中“读图”“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阅读”等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问题素材。
如在学习《探究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前,利用阅读材料“阿基米德”来设计问题:“通过阅读材料,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2.课中探究的思维
一节课是否能上成功,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中探究部分的问题设计,同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自身的情感渗透,使问题设计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进设问目的的实现,从而获得理想的设问效果。
(1)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兴趣
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学生活动、演示实验等教师可以把有些转化为学生探究实验,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抓住文本、深入思考,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充分的体现。
该教学策略适用于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问题研究,并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进行。其操作要点是:第一,按课本提示的探究思路,分解复杂问题,形成相互协作、互为逻辑的小问题,并确定每个问题研究的侧重点;第二,组建探究合作小组,每个探究小组“认领”一个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第三,实验探究并搜集、概括、整合信息,形成研究成果;第四,探究成果汇报:交流、共享、评价、综合,共同生成问题探究的最终成果。
该方法强调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竞争与分享,全面培养学生在各个层面上的信息能力。
(2)设计递进问题,循序渐进
在课中探究时,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科学题目,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可将复杂知识进行合理肢解,降低其难度。
如“溶液稀释或浓缩”计算问题递进性设计:
在进行“溶液稀释或浓缩”教学时,如果直接让学生讨论:配制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ρ10%硫酸=1.07g/mlρ98%硫酸=1.84g/ml)?往往会出现“冷场”现象,绝大多数同学会出现思维受阻,或者找不到头绪。如果设计下列有梯度的“问题链”,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讨论氛围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①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质量多少?溶质质量是多少?
②多少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溶液含有的溶质和题①中的一样多?
③题②中的浓硫酸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这种问题设计能在相对降低学习难度的条件下,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本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独立学习和探究奠定了基础。
3.当堂训练的实效
(1)将问题习题化,提高效率
我在编写导学案当堂训练的过程中,将问题设计成为习题。适当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灵活性,提高记忆实效。例如,在学习了《浮力》的第一课时后,我设计这样的当堂训练:
第一部分:基础题
①用弹簧测力计称得一石块在空气中25N,a.把它部分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0N,此时石块所受浮力为_______N;b.若全部浸入水面下10cm处,示数为15N,此时浮力为______N;c.在全部浸入水面下50cm处,此时浮力将______。比较ab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和______有关,而由ab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和______无关。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
C.在液体表面上,一部分浸入液体内部,全部浸入液体内部的物体都受浮力作用
D.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得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第二部分:提升题
③气球在空中受到_______力和_______力的作用,当它匀速上升时,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
④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20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若將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________N。
第三部分:培优题
⑤将两个物体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下,然后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发现两测力计减少了相同示数,说明两物体的( )
A.质量相同 B.体积相同
C.重力相同 D.密度相同
这样的问题不仅充分利用了所学知识,又注重变式训练,使学生在习题性的问题解决中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建立解题的路径,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针对典型性错误,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
拿出学生容易犯的错误,重新抛给学生,为什么会错,进行课堂探讨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师生教与学同步,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如:学生经常将压力与重力混淆,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
①比较压力与重力的产生原因?
②用力的示意图做出下列物体所受的压力和重力。
③有人说:压力都是由重力所产生的,对吗?请举例说明。
④什么情况下,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
总之,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原则,精选试题,摆脱题海,提高解题训练的效率。
4.课堂总结的能力
知识的梳理是对一堂课知识的总结、升华,教师通过不断地示范,指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总结出来,是对学生能力提升、摆脱题海的有效手段。
(1)重视主干知识,夯实双基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同时,注意科学学科系统性。如在学习各种酸的知识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联系酸的共性,从共性再到特殊性质等。注重记忆性积累和运用性积累。
科学学科的学习问题复杂多样,教师可根据一定的原则指导学生归纳,从利于学生的角度按问题的性质、复杂程度,正确选择运用。
(2)注意问题的总结性
知识的梳理不是一定要放在一堂课快结束时,可以穿插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在每个主干问题或每个小问题后如果有归纳性问题设计,也就是小结过程,有利于知识理解的升华,思路的建立。在平时总有一些学生说,我这段时间认真听了,做的题也不少,就是没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欠缺必要的归纳所造成的,做的习题在学生的头脑里是一个个孤立的、零散的题,没有形成必要的系统和自身的感悟。但是单纯的知识归纳由于学生要学习多门课程,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基本上不会自行去做,这时,教师如果有归纳性问题设计,迫使学生去归纳,时间长了以后,学生就很容易出现“原来是这样”的幡然醒悟的感叹。
如:在刚学了浮力的计算后,可进行小结性提问:归纳总结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
(3)注意问题的美观性
美的东西谁都愿意欣赏,简洁美观的归纳总结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更加便于学生记忆,同时将知识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落实和以后知识的应用。
如:我们在学习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有哪些異同点时,我们可以将问题设计成表格的形式
有_____片子叶\&]
以问题设计来推动科学课堂导学看似一个简单的授课思路,实际是对一个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总而言之,科学导学的宗旨就是通过课堂内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由不爱学到爱学,进而会学,最终达到学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教学策略时,核心是围绕导学案的“导学”理念,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设计采取不同的策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探究。
四、成效与反思
1.问题导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使用问题导入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营造出了一个学生主动研究问题、学习新知识的良好氛围,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逐层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最终解决问题。
2.自主学习——教师有效指导
学生的课前自学(即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我们平时设计的导学案内容来完成的。教师此时在教室里巡视,督促学生自学,让学生知道了读什么、看什么、做什么。同时可以收集到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自学过程。
3.知识结构——学生一目了然
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并能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个整体把握。
4.师生互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经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会收到一些群体反馈信息,这时教师可以有了重点及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串讲,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整理,从而归纳为各种概念、原理和规律,最终成为学生科学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5.随堂设问——学生智能测评
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真正地学会、弄懂,可及时通过练习检验刚学过的知识。训练题目围绕学习内容设计,体现了重点,有变式、有即时性,结合了学生实际,解决了学生现存问题。
当然,当堂训练可放在一堂课的结束前进行,也可以穿插在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之后进行。课堂总结仅体现在一堂课的结束前,同样也可以在每一个问题解决之后进行,但在一堂课的结束前,必须有总结反思,以便获得整体性的认识。
由于我们编写导学案的经验还是有限,问题设计策略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困惑:
一是课堂容量的困惑。问题设计过细,课时明显不够用,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过粗又起不到效果。所以,对问题设计的提炼程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二是内容讲解的困惑。在实践中,我发现建立在学生疑问上的问题解决确实有其针对性,但很多时候学生问题的无条理性,增加了教学的无序性。
因此,我们还是要不断得去学习,不断得去摸索实践问题设计策略,对今后在导学案中问题设计的编写做出不断改进与提升,以更好地推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杨枢,余安邦.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桂冠图书公司.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安市於潜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