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路探析

2017-03-23陈美姣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路人才培养互联网+

陈美姣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调整。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发展方式也不断地在深入研究中。就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与特征,谈谈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提高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27-02

引言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下互联网的新的发展方向与探索,是21世界知识与经济时代的重要推动力。其发展思维推动了实践的演进,推动了其融合行业的智能化、便捷化、实用化发展。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一、“互联网+”与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结合的可能性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其在教育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严峻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扩招和普及,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引发了教育质量、公平、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热点问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由于其既得利益的不同,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观。教育发展环境与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使得教育政策的落实和改革的举措难度加大。当前在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中,需要解决三个现实的问题。首先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成效;其次是合理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最后就是在英语走向国际的问题上,国内的高校英语教学往往局限在“写”上,很多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得到重视。随着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和与世界的接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显然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高校英语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有效结合,能够缓解在高等英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為提高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与质量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与探索的可能,同样也带来了相当的机遇与挑战。

二、“互联网+”为高校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

1.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当今的高校教育发展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让人趋之若鹜。高等教育的根本也在教育资源的问题上,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成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在教育资源上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信息。现在,很多普通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更多的名校的课程资源,为其自身综合素质和学习视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名校开展的各类在线课程教育,极大地满足了很多普通院校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是对普通院校英语专业教育的一个补充。与传统教育相较而言,“互联网+”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不受培养的地点、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在线平台的资源整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相关内容的学习。这对于打破优质教学资源的垄断,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弥补普通高校自身的发展都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加速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2.平等公平的教育机会。在中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的公平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西部、沿海地区、省会与偏远地区、一线城市与偏远城市,都存在着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的公平问题。大城市、发达地区在教育资源的优质上,也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学生在求学道路上被动地设置了更多的不公平的“待遇”。传统教育中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可以有效地为之缓解。通过线上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打破偏远地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遇到的问题,为其在未来的毕业、就业中增加知识储备和视野。所以,偏远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时代这一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工具,强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渠道,为高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教育机会。打破教育资源和机会的不平等性,为每个在校或者毕业后的学生提供合适自己或者岗位的学习机会。

3.原生态的国际化教育。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英语人才有了施展自身专业能力的机会。据相关的调查分析,目前国内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特别是优质的人才资源需求量较大。这表明,很多高校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没有结合国际需求,片面地以国内的发展要求和传统的英语培养模式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在一些普通院校,英语“哑巴”还存在于教育中,这些都与传统教育中重视学生读与写、忽略学生听与说教学存在着极大的关系。比如有很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去应聘翻译职位时,无法充分有效地翻译对方的语言形式,造成了很多误解。语言文化、背景、习惯、风俗等原生态的培养内容,是我国在英语人才培养上需要去重视的。而互联网时代,全球的英语专业的课程教育资源都蜂拥而至,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在专业上缺乏的技能和素养。通过“互联网+”下的资源整合,高校英语学生可以充分地遨游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知识中去,了解到书本上不能更新的现代语言形式与用法,拓展了自身的学习视野,丰富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素养,全面地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互联网+”为对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

1.教育与人才培养理念的冲击与挑战。互联网时代的线上教育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观念。“互联网+”下的高校英语人才培养中,高校要重视对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观,以学生的学习与培养规律为基础,践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课程学习,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课程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学习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多样化地探索人才的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与教师的教学互动性,不能让线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冲击学生传统课堂教与学习的固有状态。目前存在一部分学生因为线上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放弃或者懈怠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一味在线上进行理论学习。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和课堂学习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对此需要足够重视。

2.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传统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每个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互联网+”下的知识传递与获取的方式,让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影响。其带来的影响就是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转变了其主体地位,从传统知识的讲授者向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互动学习转变。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变与发展,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中,需要充分的重视教师其本身的发展。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观与自身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和能力。密切跟踪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改革。

四、“互联网+”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互联网+”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其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表现出“双刃剑”的特性。高校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为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巨大便利和优势时,也要重视到其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校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上不能把课程教育片面的理解为英语教育。“互联网+”下的英语人才培养,其在教育过程中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教育的工具与手段,而不能替代传统教育對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于英语人才的培养不单单存在于知识结构和文化深度的塑造,更是要把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个认识和理论,才能从思想和行为上去优化传统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协同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未来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英语人才培养,应该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先天优势的同时,为传统教育中的阻碍和现实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让高校英语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走出校门,迈向国际,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现代企业与发展的优质人才。推动高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地做出创新与改革,深入研究相关的措施与政策。

参考文献:

[1] 钱清华,郑福安.“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跨境电商英语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长江丛刊,2016,(17).

[2] 闻亚云.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基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J].对外经贸,2014,(3).

[3] 刘家春.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改革措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

[4] 王凌超.基于行业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5] 孙有中,李莉文.CBI和ESP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外语研究,2011,(5).

[6] 北京大学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张翼星.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1,(2).

[7] 韦晓保.中国外语学习情境下的成就动机研究:社会建构主义视角[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思路人才培养互联网+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