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2017-03-23郭姗姗
郭姗姗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发展迅猛,社会与企业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日益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与义务。结合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层次划分与高校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现状,提出一些必要的人才素质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25-02
现阶段,就业难已成为很多毕业生所必须面临的一个残酷现实,对应用型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提高: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以现代技能的掌握为基础,不断增强自己实际操作的能力、灵活创新的意识以及团队合作与勇于承担的魄力。这些素质的共同具备有利于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最终的成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与企业短期实习,各高校应集思广益,集中智慧进行教育与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层次划分
第一,技术技能素质。技术技能素质是高技能高应用型人才所需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素质。包括: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操作方法与规范,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达到岗位要求的熟练水平;树立基本的企业与行业意识,完备并合理化适应于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在对技术技能素质高低进行衡量之时,需以国家制定的相关行业或企业标准为依据。技术技能素质的具备能够保障应用型人才在其工作岗位上胜任既有的工作,也有利于毕业生在社会相应岗位提供的背景下顺利毕业与就业。
第二,企业环境应变素质。企业环境应变素质是指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能够灵活并及时应对企业岗位要求变化的能力。包括:快速掌握特定工作岗位在企业中的发展趋势与最新发展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并提高新技术技能的能力;掌握最为先进的行业理念与岗位设备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充知识面,完善并延伸知识结构的能力。企业环境应变素质能够使应用型人才在成功就业的前提下具备转岗或再就业能力,使其赢得更新且更好的工作,实现工作岗位上的进退自如。
第三,专业创新素质。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创新能力必不可少,其专业创新素质应包括:挖掘现存事物的不足,发现新问题的能力;采取创造性手段化解矛盾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企业具体的工作要求为依据提出创造性设想的能力,并将此创造性设想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操作与开发中;扩充知识储备量,与创新要求相适应的能力。专业创新素质的具备,有助于应用型人才提高工作能力并把握创业机会,实现人生中的重大转折,即由单纯谋职转为发展自身事业。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现状
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与规格的关键在于行动的落实,亦即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进程中创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但是,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加速了其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但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其具体表现为:“重理论传播而轻应用实践、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而轻课外体验、重统一讲授而轻个性指导。”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市场规模依然很大,这就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显著的问题有:学生习惯了“灌输式”理论知识的接受与记忆而弱化了自己自主学习、搜集知识并运用知识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的能力;无法充分了解专业知识应用领域的实际情况,实践动手能力低,创新思维有待开发。
三、应用型人才视角下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策略
第一,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共进的指导原则改革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对待问题以一种更加主动且积极的态度进行思考,这要求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思维的结果,还要让其清晰思维的过程与方法,借助于与之相契合的特定场景或案例的设立,教师可营造相符于实际情形的环境,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场景或案例实践,使学生从单纯性的知识集成发展为应用性的思维模仿,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专业的思维方法,使原始的教学过程从知识被动接受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沿知识发展脉络而自主探索的过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工作时将学历教育与从业资格证考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考证教育教学内容在学历教育中的嫁接,实现理论把握与实际操作的结合。除此之外,系统且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也十分必要,各高校应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对各个培养阶段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等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进行充分的结合,使学生在多层次与多类型的实践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内容,清楚专业理论与技能背后的各因素变化的影响,进而提升其学习、信息处理、沟通、就业等各项能力以及创新素质,增强应对社会与行业企業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第二,将创新素质教育要求融入教学大纲并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之时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现有的教学大纲将重点放在了学科体系之上,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组织之时无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接受能力为出发点,盲目求新与求多的倾向较为明显,这不仅使学生承受了更重的负担,还降低了教学的质量。西方实践经验表明,教学活动数量参数的改变需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方法等质的改变,并提高对教学活动中的最大个别化的重视,这才能称之为效率最高的教学大纲。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工程的建设需要将创新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于各门课的教学大纲、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各堂课程之中。基于此,以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为依据,教学大纲在强调教学内容或知识点所具备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时代性等特征的同时,还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培养、训练并发展学生的有效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地做到将创新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第三,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创建与校外实习场所的开辟拓展并完善实践教学工作。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而言,最欠缺且最有必要完成的事情就是增加资金投入量,对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习场所进行积极创建与开辟。校内实习基地的开辟存在一定的难度,各高校并不一定要向其提供一个专门的场所,它们可以以某一专业的自身特点为依据将课堂建成一个针对性的实际训练工作坊。例如,在机械维修专业的教室内设立一个模拟工厂,并在此“工厂”内部放置各种新旧机器与设备,教师担任工厂师傅的角色,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操作,当遇到问题之时,教师可驻足对其进行辅导;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校园内部为其建立一个小规模且对外开放的旅住结合式酒店实习基地,学生在此不仅能够学习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积累实践经验,还可以接受正规的旅游行规训练,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等。除此之外,校外实习场地的开辟亦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校外实习场地是指高校同校外一些行业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将其发展为与高校进行团结互助的联谊单位与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场所。校外实习场地的开辟需在校方努力与社会各行业企业支持下共同完成,双方必须展开精诚协作。场地的开辟方法有很多,具体的,高校与行业或企业可以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发挥自身功能,校方可以向学生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难题的攻克思路,而行业与企业则可教给学生实际的操作规则与程序等;部分情况下,行业与企业还可以单方面地向高校提供技术场所;或者采取按劳付酬的方式雇佣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等等。实际上,国外很多高校都已走上校企办学与校企协作等道路,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更多的实用人才。
第四,在实践教学中加入素質教育的内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强化。时代的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不被社会与企业所淘汰,高校学生必须成为综合素质兼具的优秀人才。在通过以上两种策略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高校还应将思想与素质教育纳入到课堂及实践教学中。例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多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与积极性,在面临困境之时,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极端的反应,或者因为情绪的持续低落而一蹶不振,或者在自我的寻觅过程中丧失追求,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自私与欺诈行为等。基于此,教师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人员需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心理与行为上出现的变化,一旦有问题发生,应及时地对其进行引导与鼓励,培养他们勇于挑战与担当、积极向上且自信乐观的优秀品质。其实,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中的学生都扮演着行为者的身份,他们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自我或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勇敢面对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提高对团结互助的重视程度。若在实践教学中个体的能力得到了体现,合作创新的结果得到了肯定与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势必会增强,他们也会因此而提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这种充满自信、团结协作以及勇于追求的精神,正是现阶段实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
四、结语
培养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备综合职业素质且有能力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服务、技术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当务之急,科学的培养策略极为重要。各高校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工作并强化学生的创新理念与综合素质培养,在多项工作的共同努力下向社会与企业输送更多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龙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7):60-61.
[2] 朱斌.试论高技能型人才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6,(36):20-21.
[3] 孙静,王旭东.论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J].江苏高教,2016,(3):78-80.
[4] 袁莉,张凤华,刘波,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析——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4):132-134.
[5] 赵立平,李彦民,常耀霞.论高校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23):175-176.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