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
2017-03-23赵荣
赵荣
[摘要]外语教学中,母语迁移现象是一个普遍的、必然的认知过程。过分排斥母语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下降,我国翻译人才质量降低,跨文化交际的失衡和国家认同感的减弱。只有正视这一现象,遵循正常的认知规律,根据语言特征、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度利用母语资源,采取有效的“手段”和“策略”,才能真正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辅助性作用。
[关键词]迁移;母语;外语教学;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5007204
0引言
在外语教学中,母语迁移问题一直是困扰外语理论界和教学界的一个难题。这种迁移对外语学习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负面的干扰影响。现代许多外语教学法一味地排斥母语,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弊端逐步显现。正视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适度运用母语资源,可以实现母语和外语间的有效转换,进而提高学生的跨语言运用能力。
1现代外语教学排斥母语
外语教学历史上,以语法为基础运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的语法翻译法是最为悠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也曾占有主导性地位。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起,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过分依赖母语的嫌疑而受到了诸如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交际法等新潮流的巨大冲击。这些新的教学法大都排斥或限制母语,要求教师尽可能多的使用目的语纠正语音、重复句型等,同时也要求学生尽可能剔除母语的思维,进行目的语的模仿和记忆。结果导致今天的外语教学课堂,目的语大行其道,而母语则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新潮教学法的使用营造了较好的目的语语言环境,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也不能忽视由母语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1.1母语缺失,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下降
不顾授课内容难易,不管教学对象差异,直接运用外语讲练外语,禁用母语的解释和翻译,会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明显下降。只重视目的语的模仿,过分强调机械性的句型操练,淡化语法讲解,忽视语言知识的分析和比较, 脱离语言的实际内容和意义, 只会让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同的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单纯使用目的语,舍弃母语解释,会拉大这种差距,造成部分学生理解吃力,甚至由此丧失学习的信心。另外,一味地使用目的语进行操练,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精神的压抑和紧张。
1.2母语缺失,导致翻译人才质量下降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高级语言艺术,它对母语和目的语都有较高的要求。纵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大师,如严复、林纾、林语堂、傅雷、钱钟书等,他们不仅外文精湛,而且中文功底深厚。然而,今天母语缺失的外语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中文水平大都相对欠缺,导致我国目前的高层次翻译人才缺口较大。中国翻译协会统计,全国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这与我国大中学校8千万在校学生学习外语的数字形成巨大反差[1]。
1.3母语缺失,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衡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动态交流的过程,只有同时了解交际双方的语言和文化,才能搭建平等交往的平台,在交际中“使交际双方既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 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2]。所以,“充分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文化” [3]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环节。然而,母语缺失的外语教育导致许多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知识匮乏、表达能力低下,学习者很难用目的语来描述、解释自己的母语文化,无法有效地向目的语受众介绍、宣传母语国家文化。最终由于交流信息的不对等,导致跨文化交际无法顺利地展开。
1.4母语缺失,导致国家认同感减弱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并接受民族文化后所产生的一种归属感。积极继承并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认同感的核心。然而,母语缺失的外语教学,使外语学习者长期模仿和浸润在目的语文化中,母语文化积淀逐被减弱,甚至沦为外来文化的“代言人”[4]。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民族传统文化全盘地否定与漠视,对外来文化盲目地吸收和借鉴,最终导致学习者的国家认同感减弱、民族自信心下降。
那么,现代外语教学缘何如此排斥母语呢?其主要原因来自幼儿习得母语的经验。传统认为,幼儿学习母语时,没有任何知识积累,也无需语法讲解,完全依靠重复和模仿,即可在两、三年内较好地掌握一门语言。由此,有人断定,成人学习外语的主要障碍来自他们已熟知的母语的干扰。所以,只要清空头脑中的母语知识,营造一种纯外语的学习环境,对目的语进行模仿和记忆,即能像幼儿一样,轻松、快速地掌握一门语言。
然而,据最新神经语言学研究发现,婴儿先天就具有辨别各种语言音素的神经机制,可以自动感知语言特征。其特殊的大脑结构、神经系统以及单一、直接的思维方式使他对母语形成一种特殊的感受,即所谓对母语的“磁吸效应”[5]。正是这种磁吸效应使他将习得母语的过程变得轻松而自然。但这种效应只在3岁以前起主要作用,以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乃至消失,人們对语言的接受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况且,母语是人们习得的第一语言, 多年的积累和运用,使它早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是挥不去、抹不掉的。由此看来,试图模仿幼儿,打造纯外语环境,让成人自然而轻松地掌握1门外语似乎是不可能的了。
2正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迁移
长期以来,母语都是作为外语的对立面存在,将母语视为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认为要学好外语,就必须克服母语的干扰,运用外语就必须完全忘掉自己的母语[6]。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只强调了语言的个性、差异性,而忽视了语言的共性、普遍性。
尽管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究其本质而言,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标志,都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的一种符号系统,都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建筑结构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7]。诚如语言学家Fromkin和Rodman所言,“对世界上数千种语言的调查工作做得愈多, 对它们之间的差异描述得愈详尽, 就愈发现这些差异是有限的,而语言普遍现象则涉及到所有的语法组成部分……”[8]。其实,各民族语言之间能够成功地进行翻译这一事实本身,也证明了语言普遍性的存在。语言这种普遍性特征,为进一步探讨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1母语迁移是一个必然的认知过程
根据心理学理论, 在任何学科、任何理论的学习中,“人类总是试图利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新事物,利用先前的经验和认知结构通过观察、判断和思维来解决新问题”[9]。这是人类普遍的、正常的认知过程。母语一般是人们最早接触、学习、掌握并运用多年的语言,它的结构和特点在人们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当人们接触新的语言时,基于语言的普遍性特点,必然会同母语进行联系和比较。不管教师怎样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外语化,不管采用多么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却无时无刻不在用母语思考、对比和猜测,直到“把外语和母语对上了号才觉得真正理解了,否则就不放心”[10]。由此看来,那些禁止使用母语、完全排斥母语的教学方法违背人们正常的认知规律,甚至有侵犯他人“语言人权”[11]的嫌疑。
2.2母语是外语学习的重要资源
在人类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母语是基础,是孕育二语、三语甚至多语的摇篮。在母语中,人们获得最初的语言经验。当开始接触1门新的语言时,就会将其从母语中获得的语言共性的认识, 自主地运用到新语言的习得中去, 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对于两种语言不同的部分,学习者也会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为新语言找出新的规律,开辟新的认知领域。所以,母语是外语学习的重要资源,它“能帮助学习者沿着二语习得的‘普遍道路走得更快”[12]。我国学者陆效用通过对200名中小学生英语和语文2门成绩进行实证对比研究发现,这2门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母语成绩好的学生, 一般来说外语成绩也很好。他还通过对100名高校师生调查发现,82.2 %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母语知识和技能对外语学习是有帮助的[13]。所以,承认外语学习者已掌握母语这一事实,并利用这一优势资源,这对外语教学大有裨益。
2.3母语迁移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策略和手段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所学语言, 顺利实现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灵活转换。但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尤其在初始阶段, 学习者由于的母语水平与外语水平相差悬殊, 总会在情急之中或不得已的情况下,基于语言的共性规律,运用母语知识或母语能力, 借以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交际目的。这一做法,在观察者看来,可能是母语在妨碍和干扰外语的学习和运用,但对学习者本人而言,他所做的却是一个“临时翻译”,一种借用的策略,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学习手段。用Newmark和Reibel的话说,“他除了用所知道的去弥补他所不知道的, 还能做些什么呢”[14]?面对学习者这种暂时的无奈之举,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3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适当运用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限制地滥用。相反,它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語言特征、教学对象及授课内容的不同,适时、适量、适度地加以运用,同时重视母语文化的有效输出,以充分发挥它促进性、辅助性、和弥补性的作用。
3.1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特征差异度往往决定母语的使用程度尽管人类语言有其普遍性的特征,但每种语言内部的特征却是纷繁复杂,各有千秋。比较语言学家们根据各种语言间的相似度和亲属关系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当母语和目的语属同一语系、甚至同一语族时,二者的相似度较大,外语教学中母语使用的频率就应该高一些;相反,当母语和目的语分属不同语系,二者的差异度较大,外语教学中母语的使用必然会减少。当然,这也需要教师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挖掘二者间的深层联系。众所周知,如德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二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差异都很大,在给中国学生教授德语过程中,很多老师对母语都唯恐避之不及。其实,通过细心地观察和比较你会发现,德语很多语音的发音特点和拼写规则与我国的汉语拼音是非常的相似。如果能在德语语音教学中适当地加以运用和引导,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2根据教学对象外语水平、学习目标的差异,母语的使用也各不相同外语学习初级阶段,学生的外语水平还不高,过多使用目的语会让学生困惑与不解,造成心理的紧张和压抑,甚至动摇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此时,母语的使用或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外语水平不断提高,母语的使用也可随之减少,但保证师生间的无障碍互动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另外,学生学习外语的目标不尽相同,对于以外语为工具获取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学生,应侧重培养他的阅读能力,采用母语翻译,既能简化教学内容,又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涉外职业技能型人才,如涉外商务、旅游、酒店等从业人员,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那么在外语教学中则应侧重目的语的运用,频繁地进行口语的交流和互动,也可以利用留学生或网络资源,进行各种场景的模拟和训练。
3.3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有选择地使用母语
授课内容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母语的运用频率。若授课内容侧重知识性的讲解,如语法教学、近义词辨析等,完全可以使用母语,既能规避一些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含混晦涩的专业术语,又能避免在本就混淆近义词,引起学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使用母语简单明了,易于接受;若授课内容侧重技能的提高,如口语、听力等课程,必须尽可能多的使用目的语,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目的语的环境中,最大程度地吸收和接纳目的语;对于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可以让学生先读译著,对作品获得了初步的印象后,再对原著进行研读和讲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重视母语文化的目的语表达
在外语教学中适度运用母语,不仅包括以母语为工具讲解目的语内容,还应包含对母语文化内容的目的语表达。如前所述,母语文化的缺失现象在我国当前的外语教学中极其普遍,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极其严重。导致我国培养的外语人才大都对目的语国家的历史名人、文学名著、名胜古迹、当红巨星等如数家珍,而对“孔孟之道”、《孙子兵法》、故宫长城、“四大名著”等为世界人民广泛喜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却不知该如何用目的语进行介绍和表述。面对这一情况,在我国现行外语教学体系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加大历史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可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外语教学规划中,增加涉及中国传统礼仪、风俗、历史、文学、艺术等内容的教学,为高年级学生加开目的语授课的中国文化等课程。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增设相关内容的学科领域或专业方向。同时,注重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加强对母语文化的引导和灌输,逐渐提高外语类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我国外语教学才能够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正所谓“教无定法”,究竟在外语课堂上如何使用母语,在多大比例和程度上使用母语,都要根据语言特征、学生水平、教学内容与目标等具体情况而随机改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探寻。当然,不论使用母语还是目的语,都要求教师思想表达必须清楚,确保师生间的无障碍沟通,真正实现知识信息的高效输入。
4结语
外语教学中,母语迁移是一个必然的、普遍的认知过程,挥之不去,绕之不开。只有遵循人类正常的认知规律,正视这一迁移现象,在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地利用这一资源,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辅助性作用,化“干扰”为“调解”,化“阻碍”为“促进”,使母语和目的语二者相得益彰,最终为我国培养出知己知彼的复合型双向交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婧.反差:八千万学子习外语,翻译人才缺九成[EB/OL].(20060327)[20160110]. http://www.gmw.cn/01gmrb/200603/27/content_394556.htm
[2] 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17~21 .
[3] Samovar A L,et 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53.
[4]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5] Kuhl P K. Is speech learning gated by the social brain[J].Developmental Science,2007(1):110~120.
[6] 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9.
[7] 王克喜.语言与逻辑[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29.
[8] Fromkin V,Rodman R.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M].Texas: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8:28.
[9] 張桂萍,王新凤.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1(3):82.
[10] 刘作焕.母语——外语教学中被忽视的资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106~107.
[11] 蔡永良.从文化生态视角解读语言衰亡[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75~83.
[12] Corder S.Language distance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learning task[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79(1):2736.
[13] 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外语界,2002(4):1115.
[14] Newmark L, Reibel D.Necessity and sufficiency in language learning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68(2):159.
AbstractThe native language transfer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a common and inevitable cognition process. To reject native language excessively will lead to the decline of the eff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reduce of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alents, the imbal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weakening of national identity.Only to follow the normal cognitive rules, to face this phenomenon, to use language resources moderate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linguistic features, teaching object and content,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ns" and "strategy", complementary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an be played.
Keywordstransfer;native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