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育德育教学浅谈

2017-03-23卓嘎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中学生心理健康

卓嘎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实施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心理健康;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40-01

1.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高中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地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2.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1 培养学生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奠定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基础。 在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中,许多教育学家对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予以明确肯定,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在谈到劳动教育时就曾指出:"共产主义的起点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承认他的劳动的伟大价值。人必须从青少年起就从自己的经验中深刻的认识到,由于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他才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道德上的权利。培养学生远大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使学生理解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在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上,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年轻一代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培养学生具备道德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道德准则进行判断。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初步具有识别和抵制不正确道德观念侵蚀的能力,使他( 她) 们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能独立分辨是非、美丑、善恶, 使他( 她) 们健康成长, 做一个有道德、有觉悟、有理想的人。

2.3 培养学生具备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道德规范的指导下,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改正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一个人能自觉地提高自我思想品德修养的目标和方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德育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学校的德育教育应教育学生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准则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控, 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依赖的人,是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最活生生的人格榜样,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 此,教师不能只是道德的传声筒和会说话的教科书,教师应该成为鲜活的、人格丰满的生活者,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学生的榜样,在教育 过程中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比如,禁止学生抽烟而教师却在教室、在公共场合、在学生面前毫不避讳地抽着;严禁学生上课迟到,而教师确常 有迟到早退现象。试问这样的德育教育会收到什么效果呢?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没 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真正的德育,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它的道德目的。

3.2 德育重在实实在在、时时刻刻。学校对德育最为强调的就是要"实实在在"——实实在在地贴近学生。人们生活在"生活世界"中,任何离开生活世界 的道德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如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一种道德教育信念从小予以熏陶,也未尚不可,但要作为一种道德内容或行为去予以贯彻或训练,这就未必 会有成效。因为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远离祖国或亲友的切身体验,他就很难真正领悟"爱祖国"、"爱人民"的真正涵义。因此,把一些成人世界中都难以理解或做 到的道德理念,却叫一些没有任何生活體验的未成年孩子去理解,其起到的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作用。为此,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而言,其内容应更多地限于行为举止 的训练、是非善恶的辨别等,这样一种水平的道德内容才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容易触摸并善于理解和做到的。

总之,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塑造中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只要教师在工作中勇于探索,积极挖掘,把握住良好时机,教书育人功能必将常兴不衰,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效果呈现在世人面前。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学生是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完整的人,你对他付出一片爱心,他对你回报的也是一份浓浓的情。"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