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中的虫害及其无害化防控措施
2017-03-23沙锦程
沙锦程
随着生态环境和养殖方式的变化,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放养密度过高、池水过肥或过瘦、水质恶化、有机物过多等问题,导致河蟹虫害呈多发趋势。河蟹对杀虫药物比较敏感,虫害泛滥时,选药、用药不当,轻则影响河蟹生长,重则造成河蟹死亡。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渔业科技示范户的指导实践,谈谈河蟹养殖中的虫害及其无害化防控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河蟹养殖中主要虫类及其特点
1. 蟹体虫类。一是固着类纤毛虫,有聚缩虫、钟虫、累枝虫、单缩虫、腹管虫和间隙虫等许多虫类,通常寄生在幼、成蟹体表,多分布于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鳃等处;二是蟹奴,专门寄生于河蟹腹部或附肢上,长2~5毫米,厚约1毫米,扁平,圆枣状,绿豆大小,乳白色或半透明,是一种成虫已完全失去了甲壳类特征的甲壳类寄生虫。
2. 水体虫类。一类是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另一类是蜻蜓幼虫、摇蚊幼虫等。
3. 水草虫类。一是蟹农俗称的“草虱子”,当水质较清瘦时,水体中的轮虫和枝角类等动物性饵料较为缺乏,而蟹池中水草茎叶周缘又聚集着大量的细菌、单胞藻、腐殖质等,这些小型动物贴附于茎叶之上摄食和繁殖,如草的周身生满了虱子一样;二是池底的蚌壳虫等;三是红蜘蛛、蚜虫等昆虫。
二、虫类的危害与诊断
1. 固着纤毛虫。固着类纤毛虫寄生于蟹体后,体表污染物较多,活动与摄食能力减弱,进而又导致更多的寄生,患蟹负担加重,鳃部流出的水流缓慢,触角不敏感,一般黎明前后死亡。水温18~20℃,盐度为3‰时极易发生。在体表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手摸有滑腻感。河蟹幼体常出现在头胸甲附肢的基部和幼体的尾部,成体则常出现在鳃上和头胸甲的附肢上,感染严重的河蟹,鳃丝上布满了虫体,并且经常与丝状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同时存在,造成更大的危害。
2. 蟹奴。蟹奴寄生于河蟹之后,一部分露在宿主体外,呈囊状;另一部分呈分枝状突起伸入宿主全身各个器官,吸取宿主体内营养,破坏宿主的肝脏、血液、结缔组织和神经系统等。被蟹奴寄生后,河蟹生长受到抑制,不能再蜕壳,严重时蟹肉发出恶臭,成为“臭虫蟹”而不能食用。
3. 水体虫害。蟹池中的浮游动物是套养的青虾、鳙鱼等的优质天然饵料,但这些“小虫”过多时,使水体混浊,水色呈乳白色;过量繁殖时会影响水草生长。摇蚊幼虫是河蟹育苗池中的严重敌害之一,如发现育苗池中有大量红色米粒大细长的虫体,可以确诊。摇蚊幼虫大量存在时,直接威胁河蟹蚤状幼体的的安全,可造成蚤状幼体全部死亡。
4. 水草虫害。蟹池中枝角类、无节幼体等浮游动物一般在3~4月大量繁殖,会使水草慢慢地萎缩,草茎瘦细,草叶也细小,不细心观察如同没有叶子一样。此时草的手感很粗糙,用透明玻璃杯贴着草体快速向上打一杯水,朝阳光处观察就会发现杯中小虫子很多。红蜘蛛、蚜虫等昆虫常危害漂浮型水草和挺水植物的叶片。蚌壳虫通常发生在5~6月,大量出现在池底,挖掘泥土使水体变成泥汤水,对水草的危害最大,且多为毁灭性的。
三、蟹池中虫害的无害化防控措施
1. 营造良好的蟹池生态环境。要求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清新无污染,周围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源;蟹种放养前必须清除池底淤泥,经冰冻、日晒不少于1个月,然后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严格消毒;通过种草投螺,满足蟹池的水草覆盖率、保证河蟹有充足空间和适口的天然饵料,同时要保持河蟹适宜的放养密度。
2. 适当混放鱼、虾。每亩水面混放100~250克/尾的鲢、鳙鱼种各20尾左右,以滤食蟹池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每亩套养体长8厘米左右的黄颡鱼30~50尾,可吃掉蟹池中的蚌壳虫、大型浮游动物和蜻蜓幼虫、摇蚊幼虫等。套养青虾也是控制蟹池浮游动物过量繁殖的生态方法之一,一般亩放体长2~3厘米的幼虾7.5~10千克或抱卵虾1~1.5千克。
3. 诱捕蟹池水中虫体。利用水体中枝角类、桡足类等虫体的趋弱光性,在夜晚用灯光在池塘一角照射,等大量虫体聚集在水体表面时,用抄网捞除;或用小水泵抽表层虫体聚集的水,用网袋集虫,捞出蟹池。
4. 药物杀灭蟹体纤毛虫。蟹种在越冬前用药杀虫1次;放养前蟹種用3%~5%食盐水浸泡3~5分钟;成蟹养殖期间,分别于3月上中旬和9月中旬用药杀1次蟹体固着类纤毛虫;杀虫1~2天后,用溴氯海因或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并用1%中草药(三黄粉)制成颗粒药料,连续投喂5~7天。选用和使用药物必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用药后要密切观察蟹的活动情况,发现蟹不正常时立即加水、换水。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建湖县近湖街道汇文东路889号 邮编: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