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研究
2017-03-23唐天娇
唐天娇
摘要: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运用是对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理念、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类型、风格都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各年龄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在实际教学中,主题图的运用有利于教师的示范讲解,同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使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43-2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分类
主题图是指以一定的主场景为背景,来呈现数学教学的画面。[1]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类型,风格都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各年龄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中一幅幅形象鲜明的主题图,逼真的生活情景,活泼有趣的故事都使得抽象理性的数学变得可亲可近,更易于让孩子们接受和喜爱,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一)数量关系类主题图
这种类型的主题图,其特征是由小动物或常见物体组成,通过一定的数量间的关系直接呈现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这种主题图在教学加、减、乘、除等一般概念时较为适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下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减法》的主题图,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通过抽象的语言讲解,而不能充分利用这幅主题图,那么,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一定会比较困难。但如果能让小学生结合主题图,自己数一数,效果一定会更好。
(二)问题情景类主题图
问题情景类主题图,即把所需解决的问题融入到与生活情境相似的情境中的一种主题图。这类主题图在各种类型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普遍适用。原因是问题情景类主题图的运用与新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思想相吻合。图2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的主题图,这幅图就是把问题融入到了平时在商店买文具的情境中,让学生可以直接根据这幅图来解决问题。
(三)动手操作类主题图
动手操作类主题图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实际操作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类主题图一般应用于几何、度量单位等知识的教学。一般会要求学生运用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或自制的一些学具来解题以达到相应的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图3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我们身体上的“尺”》的主题图。图中要求学生通过用直尺度量一搾、一步等的长度,以达到學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体尺”来估计物体的长度的目标。
(四)展示类主题图
展示类主题图是一种通过直接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欣赏和观察图案,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主题图。当学习图形与几何类的数学知识时,我们一般使用展示类主题图。它把图形直观地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让人一目了然,这样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图4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片的欣赏和设计》的主题图,通过直接展示,让学生能够欣赏和观察图案,发现图案的规律。
(五)综合类主题图
综合类主题图,即综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题图特征的一类主题图,也可以说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一类主题图。所要达到当学术目标较为复杂可使用,因此这类主题图在高年级学段的教材中应用较为普遍。图5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主题图,这幅图就是综合了观察类主题图和动手操作类主题图的特征。
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特点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保证教材权威的前提,是教材的主心骨和灵魂。主题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保证主题图的科学性也是保证教材科学性的前提。主题图的科学性包括主题图情境的科学性和具体内容的科学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中的情景和具体教学情境都具有科学性,符合事实,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
(二)适切性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中高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阶段。根据这一特点,低年级阶段的主题图多以简单的数字和丰富的图画组成,鲜见文字;而高年级的主题图文字是则较多,图画情境较为简单。这些都体现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的适切性。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好数学最大的推动力就是自己对数学的兴趣。而让学生产生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过程中增添了很多趣味性的场景,如下棋的场景、春游的场景、运动会的场景等,都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场景增加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适应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画面美
低年级的小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注意力会难以集中,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直接而单调的数学概念,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热情。而色彩鲜明、丰富多样的主题图则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苏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在画面上下了功夫,十分有吸引力,大多由孩子们喜爱的小朋友、小动物、水果、蔬菜等组成,并在保证画面美的同时,苏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也保证了画面的科学性,做到了感性和理性的适度融合,使学生在感受到画面美的同时,也收获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三、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的策略
(一)合理编排,提高主题图的质量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故事背景,但原封不动地呈现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适当对主题图进行编排,如改变呈现顺序,适当增加需要的情节删减多余的信息,以提高主题图的质量。下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的主题图,第一幅主题图包括彩旗、彩灯、盆花等物体,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解决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的问题。
为提高主题图质量,可以将主题图与试一试1,2结合,改变顺序进行重新编排。先,在实际教学中,先呈现盆花的情境,讲解教学例题,再呈现彩灯的情境,讲解“试一试”1最后呈现彩旗的情境,讲解“试一试”2。这样对主题图的再次开发,是为了合理地分解,缩小学生每一次观察的范围,使得对象能够从背景中凸现出来。同时,逐一呈现对象,并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始终能够保持新鲜感和求知欲。
(二)深入理解,挖掘主题图的内涵
打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主题图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集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于一体的主题图,打破了单一的例题加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为数学课堂增添了生命力。但是如果教师没有真正理解主题图的含义,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取舍,生搬硬套,那么就不能发挥主题图真正的作用。理解主题图的内涵,是教师掌握教学目标,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可以这么说,主题图的真正意图,其实也就是这堂课的目标。所以,教师要深入理解,挖掘主题图的内涵,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在深入分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掌握主题图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对主题图进行加工,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三)适时呈现,增强主题图的效度
1.适度呈现。根据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分散性和多样性。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适度呈现主题图,把握好教学的度。如果过分依赖主题图,教师则会失去教学的主动性,不能完整地达到教学目标。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主题图,则更是一种课程资源的浪费。
2.化静为动。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与主题图情境有关的动画,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也可以用游戏表演的形式,使静态的主题图动态化,让学生用丰富的情感去演绎情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加速对新知识的理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加强操作,把握数学本质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课堂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但这样的课堂往往过度关注情境,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我们在追求学生能在快乐中学数学时,课堂上却缺少了本该有的“数学味”。这种非数学活动的倾向偏离了数学课堂的根本目的,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课堂的应有的体验。因此,我们还要努力克服这种倾向,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让数学课堂重新拥有“数学味”。
1.在圖中“找”数学。我们在备课时,自己应建立对主题图透彻的理解,它的设计意图是哪些,如何利用主题图来突破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主题图,再引导他们从主题图中找出有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寓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于教学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让课堂成为不失“数学味”的生活化了的课堂。
2.在图中“玩”数学。陈省声在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为青少年数学爱好者们题词“数学好玩”。而年轻的数学家田刚先生则题词“玩好数学”。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教师应该将孩子的这种天性,通过恰当的引导,转化为对数学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3.在图中“思”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现并分析主题图中的信息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从主题图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教师不再是教科书上“主题图”的盲目指教者,而是要自觉地完成从被动的用“主题图”到主动灵活地用“主题图”的转变,要善于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要在理解新课程教科书的基础上,以自己先进的理念来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教师有了新理念,自觉的转变了角色,才能创造新教法,用好“主题图”。[3]
[参考文献]
[1]胡明进,王雪.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设计与功能探析[J].教育学刊,2009.
[2]魏光明.让对象从背景中凸现出来[J].教例反思,2007.
[3]王琴英.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妙用[J].教学校长新视点,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