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及根本原因
2017-03-23甘艳莉
甘艳莉
摘 要: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地区性热点问题。该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同时与各种民族、宗教矛盾以及国际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都密不可分。
关键词:巴以冲突;历史渊源;根本原因
中图分类号:D8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110 — 03
一说到国际热点,人们都不由得想到巴以冲突,作为中东问题的核心,它可以说是一桩亘古未决的历史公案。《圣经》里曾将巴基斯坦描述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而今这个一度富饶的地区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战火硝烟。国家利益、民族恩怨、宗教矛盾、领土争端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使得巴以冲突的成功解决绝非易事。
一、巴以冲突的基本情况回顾
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已经就巴勒斯坦分治计划问题作出了相关裁决。但这份决议明显受到大国政治的影响,诸多条款都有利于犹太人,有失偏颇。因而阿拉伯各国人都十分愤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是极力反对,因此巴以冲突愈演愈烈,进而升级到一系列战争的爆发。
1.五次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从1948年至1982年间,先后历经了五次大规模战争,这些战争对巴以关系,甚至可以说对阿以关系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48年,即是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国于1948年5月14日成立,15日,随即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通过这场战争,联合国181号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家的大部分领土,都悉数被以色列占领。除此之外,以色列还强行攻占了西耶路撒冷。
1956年10月29日晚至1957年3月期间,中东地区爆发了第二次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本场战争以在英法唆使下,以色列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为开端,最终以以色列军队及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领土为结束。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即“六五战争”。本场战争以以色列向叙利亚、埃及和约旦发动了突然袭击为标志。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大获全胜,总计侵占的阿拉伯土地面积约为6.57万平方公里,其中便包括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以及约旦河西岸地区。
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这场战争又被称为“斋月战争”、“十月战争”或是“赎罪战争”。10月6日,在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埃及、叙利亚共同发起对以色列的进攻。三国军队交战,战况异常惨烈,叙利亚军队攻占了太比利亚湖,埃及军队也强势摧毁了“巴列夫防线”。眼看以色列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却不料在大国的干预下,本场战争只能在经历了19日浴血奋战后被迫停止。
第五次中东战争于1982年6月6日爆发,即黎巴嫩战争。本场战争的交战双方为以色列和黎巴嫩。以色列突袭黎巴嫩,占领了其南部的一条狭长地带,宽度约10至15公里。
34年间,中东地区便经历了五次战争,该地区的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巴勒斯坦也因此失去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领土,以色列成为战争的受益方。
2.和谈与冲突
1993年9月,在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第一次交火45年后,双方终于达成共识,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他们决定暂时停火,以和谈的方式去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但事与愿违,这场和谈历经了7年之久,双方却未能达成和平协议,最终在2000年9月以一场大规模流血冲突收场。巴以双方对峙,各自受不同的利益驱使,关系并无缓和之意,反而在2002年3月后双方矛盾激化,两国又一次进入了“全面战争”的紧张局面。
从2008年至2014年,巴以双方陆续制造了三次大规模流血冲突事件,分别是2008年的“铸铅行动”、2012年的“防务之柱”以及2014年的“护刃行动”(见表1),双方矛盾持续升级,局势也越来越动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追溯
自古以来,战争与冲突多为领土,巴以冲突自然也不例外,实际上也是领土之争。巴以问题由来已久,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但却一直未能妥善解决。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是要追溯巴以矛盾的根源,可以从5000年前说起。
1.血缘近亲各自建国
相传,闪米特人是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的祖先,最早他们共同在中东一带生活。后来,闪米特人逐步分化成两支,即是迦南人和希伯萊人。公元前3000年前后,迦南人从阿拉伯半岛迁徙至地中海东岸,建立迦南国,他们的后裔也就是现在的阿拉伯人。公元前19世纪,希伯莱人也从两河流域迁徙至地中海东岸。迦南国人感到来者不善,实际上并不欢迎希伯莱人,希伯莱人为了生存繁衍,争夺领土,与迦南国人长期兵戎相见。直到公元前11世纪,希伯莱人占据耶路撒冷,建立了属于他们的第一个国家,他们的后裔也就是现在的犹太人。
由此可以看出,阿拉伯人、犹太人都属于巴勒斯坦最早期的居民。从迁来的时间看,阿拉伯人比犹太人早两千年左右;从建国时间看,阿拉伯人比犹太人早一千年左右;从后代来看,他们二者都世代居住于此,并不断繁衍。
2.犹太复国主义影响
在希伯莱人建国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也就是在扫罗、大卫、所罗门这三个首领的统治期间,犹太民族也曾度过了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不过好景不长,公元前9世纪前后,希伯莱王国就不断遭受外族侵略,犹太民族虽奋起抵御但仍难逃厄运。公元前928年,希伯莱王国逐渐分裂成了以色列、犹太两国。犹太民族从此经历了悲惨的命运,要么被残忍屠杀,要么被变卖为奴,一个民族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入侵,灭掉了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帝国崛起,灭掉了犹太王国。犹太民族也遭受了种族的倾覆,从此从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体民族名单中消失了。
在之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巴勒斯坦地区又涌入了希腊人、土耳其人和罗马人。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相互影响、不断同化,逐步形成共同的语言、文字,并有了共同的文化以及信仰,他们共同组成了巴勒斯坦人,成为该地区文化和历史的共同缔造者。
而犹太人在遭受灭国和灭族的摧残下,迫不得已只能四处流散到其他国家,沦落为少数民族。在与其他民族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犹太人因不愿放弃本民族信仰和习惯,不断遭受外族排挤。尽管处境艰难,但犹太民族心中的信念不灭,复国主义理想一直支撑着这个民族坚强生存。
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犹太民族复国主义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俄国排挤犹太人的呼声高涨,他们提出:“没有祖国,犹太人永远都是外国人。”
1897年,犹太人召开了复国主义大会,会上通过了纲领作出如下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家园。”在此会议召开之后,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涌入巴勒斯坦。他们一致认为,巴勒斯坦是他们的唯一的最好的去处。
大量犹太人的涌入,又一次引起了其与阿拉伯人的矛盾。1929年,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矛盾激化,在哭墙附近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事件,从此以后,双方的冲突就再也没有真正意义的结束过。
3.联合国介入调解
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多次爆发流血冲突事件,导致中东地区的局势持续动荡,当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1947年11月,联合国本着和平共生和人道主义原则出面调解,并通过了一项联合国决议,该决议规定:“将巴勒斯坦划分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独立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决议规定,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有权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成立,属于犹太人的国家得以顺利实现,而属于阿拉伯人的国家,却由于国际国内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未能顺利得以建立。
对于联合国的决议,阿拉伯人明显是不服的,特别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眼看国家即将无端被分化,表示相当的愤慨。从此,巴以冲突便埋下了根深蒂固的种子,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至今,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总计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七年和谈,以及近年的三次大规模流血冲突。
以色列的犹太人无疑成为这些战争和冲突的受益者,犹太民族又重新回到巴勒斯坦的历史舞台。以色列建国后的不到七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占领了巴勒斯坦全部领土,同时还侵占了周围的一些“阿拉伯人国家”的大片领土。中东地区人民长年饱受战乱之苦,巴勒斯坦原有的居民沦落为难民,对犹太人愈发地仇恨。但犹太人并未因此感到愧疚,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夺回原本就属于他们的东西。
三、巴以冲突的根本原因剖析
巴以冲突之所以一直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一方面与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密不可分,一方面两者之间的现实利益也存在诸多瓜葛。如果说历史渊源为巴以冲突埋下了种子,那现实利益的矛盾就可以说是冲突的根本原因。
1.耶路撒冷主权归属不明
首先,耶路撒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从地理位置上看,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从历史上看,此城于公元前3150年建立,是一座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从国际地位上看,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以及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教圣地”,享有世界著名文化、宗教古城的美誉,具有丰厚的旅游收入。基于以上三点,耶路撒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其次,耶路撒冷一直处于主权未定状态。联合国于1947年将其划为国际共管区;1949年,耶路撒冷在约旦和以色列的共同协商下,被迫划分为东西区,由两国分别控制;1950年,以色列迁都于此,并借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东区旧城,将耶路撒冷全境收入囊中;1980年,以色列立法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但事实上,国际社会一直都未承认约旦或者是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以色列妄图独占耶路撒冷的狼子野心,也直接遭到联合国的无视,种种措施和立法均被宣布为无效。
再次,耶路撒冷涉及复杂宗教和文化问题。犹太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人都曾在此生活繁衍,很长一段时间内,多个民族一直处于杂居状态,他们都为创造这座城市的文明、推动这座城市的进步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三教圣地”,耶路撒冷不仅是一座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是全世界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教徒的宗教情感的象征。各大教派之间因宗教权益所衍生出一系列争斗和冲突,使得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问题显得更加错综复杂。时代变迁、民族杂居,同时又夹杂着不同宗教信仰,因而即便联合国介入,也无法简单去界定这个城市到底归属于谁。
如此具有重要地位,主权归属却又一直悬而未决的城市,自然就成为了引爆巴以冲突的一个关键点。
2.犹太人定居点建拆争端
首先是定居点的建立。联合国通过有关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被划定的区域内,犹太人可自行建立定居点。有此决议作为庇护,以色列在他们占领的原属于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了数以百计的犹太人定居点,散步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蜂拥而至,如回故土。因而短时间内,在这些定居点居住的犹太人就高达几十万人。
其次是定居点对巴勒斯坦人的影响。犹太人定居点大多建在巴勒斯坦西岸,以及加沙地带,这些区域不仅拥有良好的水源、便利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是巴勒斯坦的军事要地和交通干线。以色列通过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名正言顺地将战争掠夺的土地归为己有,同时由于这些定居点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十分有利于以色列对阿拉伯居民的动向实行实时监控。
再次是巴勒斯坦人对定居点的不满。巴勒斯坦人认为,犹太人定居点一方面助长了以色列的嚣张气焰,给以色列政府拒绝撤军制造了口实;另一方面,犹太人定居点截断了巴勒斯坦人重要的水源和交通要塞,严重影响了巴勒斯坦人的利益。巴勒斯坦人不止一次要求拆除犹太人定居点,但却始终未能如愿。就实际情况看,犹太人定居点已存在数十年,真要拆除将会涉及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资金来源、居民安置、抚恤和就业等问题,拆除定将引起新的社会动荡不安。
由此可見,犹太人定居点也是横在巴以之间的一道硬伤,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巴勒斯坦人对犹太人的民族仇恨,使得巴以冲突一点就着。
3.巴勒斯坦难民安置分歧
首先是难民的界定。巴勒斯坦难民指的是分布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和加沙,以及约旦河西岸一带,由于多次中东战争和冲突,背井离乡的阿拉伯人,他们原是巴勒斯坦居民。
其次是难民安置意见分歧。巴方认为,难民是由于战争造成,战争的挑起方应负最大责任,因而要求以色列负主要责任,应当给予巴勒斯坦难民相应的赔偿,并准许他们回归以色列。以方则认为,对难民的安置和赔偿需要庞大的资金,势必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因而不愿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此外,以方并不赞同让难民回归以色列,认为此举会造成“国家安全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的安置不仅涉及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相处,还涉及到社会的安定和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因此以色列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相当谨慎,并在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除此之外,国际社会干预乏力,双方缺乏信任,大国势力影响等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对巴以冲突形成火上浇油之势。
放眼整个中东地区,除了巴以冲突外,还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等一系列新的政治事件不断涌现,为本就动荡的中东局势雪上加霜。但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巴以长期持续、成因复杂,深刻地影响着阿拉伯人、犹太人和伊斯兰世界。希望双方都能珍视和平,以更好的方式去谋取共赢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国富.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原因和前景.前线,2002,(06).
〔2〕吴友石.巴以冲突的由来与展望.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
〔3〕尹成法.巴以冲突原因再探.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4).
〔4〕王京烈.巴以冲突:主要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西亚非洲(双月刊),2003,(05).
〔5〕任忠英.巴以冲突的民族和宗教根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6〕龚正.巴以新一轮冲突的缘由及影响.国际研究参考.2014,(08).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