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影》:回想的艺术

2017-03-23王玲慧

文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背影情感

内容摘要:《背影》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细读原文课发现文章前后存有诸多含糊矛盾之处,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篇回想之作,回想是一种选择性恢复,必然不能重合于事情的原貌,通过背景“还原”可探明作者行笔之中的取舍。时隔八年的回想之作必然蕴含着回想的艺术,《背影》潜藏的场景情感关系十分复杂,是实在场景与回忆性场景的交织与融合,也是朱自清八年前与八年后情感的叠加。

关键词:《背影》 回想 取舍 情感

《背影》是朱自清的现代散文名篇,创作于1925年10月,1930年被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直到今天,《背影》依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被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收录。近些年来,看过也听过不少一线教师就《背影》一文所作的教学设计,大都将《背影》的教学重点局限在文中的“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上,在课堂上大肆煽情,最终将《背影》的内涵定为父慈子孝,即父子对“我”无微不至的爱以及“我”的悔恨与伤感。这种解读已然成为一种模式化的套路,在现实课堂中,许多学生面对老师盲目的煽情感到麻木。被不少老师忽略的是,《背影》中所承载的情感非常复杂,并不单纯所谓的父慈子孝。另外,《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过去的与现在的情感的叠加构成的回想的艺术值得研究。

一.《背影》——回想之作

《背影》作为经典文本可以挖掘的东西非常之多。我们抛开模式化的解读,细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作者在文本中总是闪烁其词并没有把事情原委说得清楚透彻,使得文中存在着许多读来模糊与矛盾的地方。

(一)文本中的模糊与矛盾

1.文本之中的模糊之处

(1)文章第一段: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与父亲因何原因两年未见?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父亲的差事因何原因交卸的?又为何偏偏赶在祖母去世的时候?是事件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为何最后坚持送我?是因为放心不下儿子还是另有顾忌?

(3)文章第四段: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为什么朱自清当时会对父亲的嘱咐持暗笑的态度?为什么现在想想觉得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有何深意?

(4)文章第六段:

“他渐渐待我不同往日”

往日待我如何,今日又待我如何?父亲待我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惦记着我的儿子”

父子为何两年未见?朱自清在文末还是没有说。“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也就是说父亲之前一直记着“我”的不好?“我”怎么不好了?“我”真的不好吗?引起父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相隔兩地之间的亲人电话、信件往来常常是报喜不报忧,为的是让远方的亲人放心,可为何父亲给“我”的信中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2.文本中的矛盾之处

除此之外,文章还存在鲜明的矛盾之处,即父亲形象的前后矛盾。文章1——5段中,父亲在“我”为家庭不幸伤感落泪的时候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奔丧完毕与儿子分别时坚持亲自前往浦口相送,事事详细嘱托,并坚持跳下月台又爬上月台为“我”买几个长途解渴的橘子。在这几个自然段中,朱自清描写的是一个多么乐观、坚韧、慈爱的父亲啊!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作者隐隐约约说到了父亲的暴怒,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以前常常记恨着“我”的不好,直到近两年的不见才渐渐忘却,才惦记着我和我的儿子。作者虽然只吐露了一丝丝,但是这样的父亲与前文中慈爱、坚强的父亲形象是相悖的,最后一自然段突兀眼前,显得与前面的内容并不协调。

(二)回忆回想之作

构成文章前后矛盾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解释本文的矛盾以及细节上的模糊?细细阅读文本会发现,《背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品写于1925年,而文中的事件发生于1917年朱自清祖母去世,父子二人回家奔丧后的浦口分别。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作者运用到了想象中的回想。何为想象?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就是指作者根据已有的材料,通过重新配置、想象、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回想就是文学想象中的一个下属类别,回想就是指对过去发生的也已经模糊的事物进行回忆,重新恢复它的形象。[1]既然如此,通过回想构造出来的事物形态不可能完全重合于事物原始形态,因此,回想必然是一种选择性回忆,选择性想象,选择性恢复,不可能完全还原事情的原貌。时隔八年之久,朱自清关于当年的记忆已然是模糊的,《背影》中所叙写的父亲的背影以及浦口分别与八年前那实实在在的背影、浦口分别是或多或少有差别的,或者说是八年前的实在场景与八年后的回忆性场景的交织与融合,现实中掺杂着回想,回想中交织着想象。那么,八年之后的朱自清选择性地回想、恢复了什么又舍弃了记忆中的哪些往昔?《背影》中哪些原原本本是当时情境的描述,哪些是八年后情感的附加描述?《背影》原文与现实情境是高度重合还是存有矛盾出入?

二.还原历史看《背影》的取舍

八年之隔造成的有意思的时间差构成现在与过去的交融互动,构成回想的艺术。因此,要想深入解读《背影》既要充分了解现在,又要充分挖掘过去,还原“背影”的历史情境来解读《背影》。

(一)《背影》的历史还原

如何进行历史还原?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先生力主文本分析的“还原法”,“还原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2]也就是说,要想还原文本,首先得找出文本中的矛盾之处从而找到解读文本的突破口,《背影》中的模糊与矛盾之处我们已在前文中作了详尽的例举,现在得进行的工序是“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也就是说,《背影》呈现的是一个慈爱的、乐观的不完整的父亲的形象,那么朱自清没有说清楚的父亲全面的形象又是什么样的?《背影》之外的“我”与父亲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就是孙绍振先生所谓的“原生的形象”,揭示这层“原生形象”、“原生关系”是本文的解读关键。有些作品不能或者可以不揭示文章的背景,因为那样会先入为主,将文本解读为政治模式的东西。但是,有些文章是绕不开背景知识的,《背影》就是其中一例,若绕开文章的背景,回避历史情境,则根本达不文章深层次解读文本的目的。

据朱自清《年谱》记载,朱自清与父亲之间并不和睦,父子间曾有巨大的矛盾与隔阂。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在朱自清四岁时就前往扬州任小官职,最后就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也就是徐州榷运局长的职位,这是一个专管盐、烟、酒的肥缺,朱父在该职位上颇为得意,但也因此养成了吃馆子喝花酒等旧式官僚身上的恶习。朱鸿钧喜欢女人,先后娶了好几房姨太太,而朱自清是受新文化影响的北大学生,朱自清对父亲的种种作为无力劝阻只好选择逃避,但父子之间早有嫌隙。1917年,朱父的差事交卸的原因也在此,朱鸿钧积习难改,在徐州又讨了几房姨太太,引起了扬州老家中的一位潘姓姨太太的不满,她怒火中烧,不顾鞍马劳顿飞奔赶往徐州,在徐州大闹了一场,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因此事影响太坏,朱鸿钧颜面尽失的同时也被上司革了职,交卸了差事。祸不单行,为打发姨太太,朱鸿钧可谓家财散尽,朱家祖母也因此事急火攻心,病逝扬州。这才有了《背影》中“祸不单行”的日子。

经历八年的淘洗,“背影”才在朱自清的笔下挥洒而就。那么八年时间里,父子之间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打开了朱自清记忆中封尘的“背影”?

父亲失业后谋事不顺,举债度日,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父子关系越发糟糕。1921年,朱自清于老家杭州中学担任教务主任,父亲听取一小妾的挑拨靠与校长的私交将朱自清的薪水全部取走,朱自清愤然离开扬州,父子从此失和。同年冬天,朱自清接出了夫人和孩子在杭州组织起了小家庭。1922年暑假,为缓和父子关系,朱自清携妻儿回扬州老家,朱父先是不准其进门,后是不理睬对之,朱自清自感没趣、悻悻离去。1923年暑假,朱自清再次回扬州老家,父子依旧尴尬散场。1924年,因姨娘嚣张跋扈,朱母在家中无法立足,朱自清便将母亲和妹妹也从扬州老家接出来同住,除每月往老家寄钱外几乎断绝了与父亲的一切联系。

(二)《背影》的取舍

通过对《背影》的历史情境的还原,我们才能渐渐理解《背影》中言语的深意,矛盾形象产生的缘由。我们欣赏一篇文章,常常关注文章前前后后写了些什么,所谓写了什么也就是作者在回忆往事写成文章时选取了什么,写了什么固然重要,但有时舍去了什么更为重要。

从过往的背景资料来看,朱父是一个封建家长观念根深蒂固的多么专制、强势的父亲啊!可是,当接到父亲言辞温婉、话风示弱的来信,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在泪水中提笔完成了《背影》,文中他细写了父亲买橘的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动作,父亲的详细嘱托,但他没有细叙当年的原因始末,八年里父亲的不当言行以及自己的苦楚他也只字未提,在文末虽然提及了父亲暴怒,但他紧接着换位思考站在父亲的立场上分析父亲暴怒的客观原因,“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因而,在《背影》的大部分篇幅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坚强乐观的父亲。“文章的好坏不仅在于强调了什么,还在于省略了什么”[3],朱自清舍弃了父亲过去荒唐的生活,舍弃了八年里对自己的狠心与决绝,这取舍中潜藏着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与歉意。

三.回想的艺术——时间的沉淀与情感的叠加

(一)过去与现在——情感的叠加

“所谓‘回忆散文,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其一是对于往事的回忆,其二是现在对往事的感受。”[3]笔者认为,这里的感受不仅仅是现在对往事的感受,而是包括几重感受的叠加,即过去的感受、现在的感受、现在对过去的感受的感受。这里的几个时间节点中的多重感受的叠加非常有意思。

回原文来看,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那年冬天……”这是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忆过去,慢慢慢慢地,作者細叙当年情节时好像作者真正回到了过去的1717年的浦口现场,好似电影蒙太奇的场景变幻效果。到了文章最后一段,“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作者仿佛从浦口穿梭回了案前。从时间的穿梭和情感的叠加来看,最有意思的还是文章的第四段。作者一边在描述当年过江进站上车的细节,一边又在描述多重空间里的心理感受。“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是现在对过去的感受的感受;“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是当时的心理感受;“我心理暗笑他的迂,……难道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人,还不能照料自己么?”是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感受;“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是现在对过去的感受的感受。短短的一段话,穿插了多少的过去与现在啊!而这过去与现在的背后就是作者情感的叠加、情感的反思。

通过背景还原,我们可推想朱自清当年的情感之矛盾复杂。可想在当年,朱自清见到父亲满目狼藉的住所,想到父亲因女人而摊上的这等祸事以及祖母的去世,心中定对父亲有埋怨、有愤恨、甚至潜藏着满腔怒火,因此对父亲的一言一行都抱有看法,对他的详细嘱咐感到厌烦,“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但是,当朱自清目睹父亲跳下月台又爬上月台为自己买几个橘子的背影,他的心又柔软了,毕竟父子之间有着血脉之亲,一个渐渐走向颓境的背影足以勾起朱自清泪水来。这时的朱自清是矛盾纠结的、是爱与怨纵横交织的,有对家庭祸事的叹息,有对父亲荒唐生活的无奈,有对父亲的关怀的感动,有对父亲衰颓的背影的感伤,也有现在对往事的感慨。

八年的父子不和加上两年的不曾相见使得这段父子关系有了悄无声息的变化。当初愤恨到极点的不能调和的矛盾如今都淡化了、模糊了。时过境迁,父亲随年龄的增长愈加宁静平和,朱自清自身境遇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到925年,朱自清已经身为人父,已经成为四个孩子的父亲。为人父之不易,生活之艰让八年后的朱自清能够站在自己的父亲的角度思考问题,因而对父亲有了一份理解、宽容与同情。此时的朱自清读懂了父亲当年的尴尬以及父亲的歉意,读懂了父亲为什么忽视“我”埋怨的坚持送“我”?为什么坚持为“我”买几个解渴橘子,因为他在向“我”表达一份歉意,而“我”当日如此地不屑和埋怨。

《背影》这么短短的一篇小散文,浓缩了朱自清埋怨的、感动的、矛盾纠结的过去的现在的层层情感。可见,若解读《背影》字里行间反映了父子之间深沉的爱就显得不太恰当了,甚至有虚假的嫌疑,《背影》的字里行间实则真实朴素地反映了父子之情,一段跨越八年之久的矛盾纠结、爱恨交织的父子之情。

(二)矛盾的和解——时间的沉淀

酒放置得越久越醇香,这段父子关系也是如此。这是一段靠时间化解的矛盾。时间抚平了彼此的伤口,平复了他们心头的怨与恨,让他们寻回父子间应有的温情与美好。时间推动着父亲主动写信,推动着朱自清挥笔写就一篇《背影》。《背影》发表后,朱自清立即将文章寄回扬州老家。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4]至此,这对父子终于回归和平,父亲也安静平和地度过了他人生的晚年光阴。

现实中许许多多的父子之间并非是浓浓爱意、款款情深,相反,更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彼此之间有着大大小小、或深或浅的矛盾。对于《背影》,教师不应该简单浅显解读经典,更不应该盲目虚假地煽情,《背影》中父子之情的八年沉淀以及其中蕴含的回想的艺术有着更加深刻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156

[2]孙绍振.名作细读[M].名作细读·微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6):296.

[3]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205、24

[4]朱国华.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J].人民政协报,1988

(作者介绍:王玲慧,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背影情感
主题:背影里的爱
爸爸的背影
背影
情感
天台植物
台上
背影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背影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