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爱惜粮食教育
2017-03-22吴小琴
吴小琴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幼儿园、家庭、学校中,很多孩子只要觉得饭菜不可口,立马就扔掉。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因此必须要对孩子进行爱惜粮食教育,让其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关键词】粮食教育 言传身教 培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89-01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优越,基本上脱离和摒弃了拾粪割草、喂猪放牛、打柴割草的生活,他们不会体会先辈们的艰辛与劳作,更不会体恤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白白米饭的不易。然而这些孩子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没有意识到浪费粮食的后果是什么。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爱惜粮食教育,让其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一、有效结合教学活动,知粮食来之不易。
古诗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日常活动中我常常告诉孩子们: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孩子们知道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粮食。但他们并不知道,粮食究竟是如何种出来,更没有体验种粮食是何等辛苦。虽然他们懂得要珍惜粮食,但实际生活中,不爱惜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不想吃的食物到处乱扔,其浪费现象惊人。为此,我利用主题活动开展“爱惜粮食”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认识到粮食到重要性,体验种粮的辛苦,从而使孩子们自觉地爱惜粮食。
二、以游戏活动为抓手,培养幼儿用餐的好习惯。
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也不是一两次活动就可以巩固的。因此,行为习惯教育需要长期坚持,不断为幼儿创设重复的练习的机会,方可生效。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为此,我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扮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还设计了“喂娃娃吃饭”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喂娃娃吃饭时的感受。并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小宝宝,来来来,张开嘴,吃一口,一勺饭,一勺菜,嚼一嚼,往下咽。让孩子们边喂娃娃吃饭,边念儿歌。几次游戏后,孩子们就会像在游戏时喂娃娃吃饭那样,自己吃饭了,不知不觉中也加快了进餐的速度。
三、教师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孩子。
榜样对儿童有重要影响,教师和幼儿朝夕相处,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教师在就餐时,切忌做出倒饭剩饭的现象,这些都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会直接作用于幼儿。有时孩子们不吃这样不吃那样,我就做出表率:看老师也吃,老师陪你们吃,比比谁吃得多,然后孩子们就高高兴兴地和我一起吃起来。
四、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幼儿好的用餐习惯。
在班里总会有些孩子不愿吃一些不喜欢的食物,因此应该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幼儿好的用餐习惯。首先,允许孩子可以不吃不喜欢的食物,但要让他明白,今天他不吃的食物是很有营养的,避免强迫性的态度,增加孩子的排斥心里。其次,劝孩子吃一点不喜欢吃的食物。当孩子再次碰到不喜欢吃的同一食物时,教师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劝孩子吃一点。
五、让孩子做主人,爱粮惜粮节粮。
让孩子们调查身边的浪费粮食情况,发挥小宣传员作用,发现有浪费粮食的情况,立即进行制止劝阻。孩子们之间还相互监督,如有乱扔,乱倒剩菜剩饭,进行扣分,实行奖惩制度,约束孩子们爱粮、节粮,树立“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荣辱观念。把节粮看作生活中的大事,让勤俭节约成为大家共有的良好品德。
六、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乃至终生性的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这个问题上,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作用,要有节约粮食的意识,并且在生活中注意给孩子正确的引导。面对孩子挑食的问题,应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食物做成孩子喜欢的造型和卡通图案等,以此来刺激儿童的胃口,减少孩子的挑食现象。对于孩子浪费粮食的行为,我们应当严格制止,不能任由孩子胡來。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孩子们才会有一个好的学习榜样,才能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在学校中老师的提点,在家庭中长辈的教育,双管齐下,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言而之,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的事,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从细微处入手,贯彻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并且采用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另外家庭还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瑜.在幼儿园中实施爱惜粮食教育例谈[J].福建教育, 2013(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