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初探
2017-03-22卢荣英
卢荣英
【摘要】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而言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阅读,学生体会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到汉语语言的魅力所在,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本文结合教育实际情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体会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56-02
英语教学讲究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于汉语教学也同样如此。阅读教学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取得最优的效果。
一、采用比较朗读法进行构建
比较朗读是指通过不同的朗读方法,寻找最合适学生的一种。通常来说,比较朗读有以下几个侧重点:语音重点,同一个句子,在读的时候重点语音的位置不同,句子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樣。比如,昨天我见过她。这样一个情景中,重音在前面强调的是见面的时间,重音在最后则是强调见面的对象。关键字、词。古人在写诗的时候讲究炼字,通常一个字就能让整首诗大放光彩。如,“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字,“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成其它字之后再也没有之前的意境。语词在句中的位置。一个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同,表达出来重点就不一样。句式,汉语有多种句式,每一种其表达的情感及意思都不一样。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改为反问句,一寸光阴一寸金,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相比之下,反问加强了语气,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强烈。
二、运用多媒体训练法进行构建
多媒体是对人体多个感官的刺激,相对于单一的视觉刺激而言,信息在人的脑海里停留的时间更长,记忆更加深刻。比如,在讲到桂林山水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插件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种效果是单一的纯文字阅读所达不到的。在学生已有的理解基础之上,再让学生阅读,学生会带着想象和自己的感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
多媒体的运用还在于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开拓视野。教学方法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率。能够迎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法进行构建
语文教学中的许多材料都是来自于生活实际,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用文字形式来表达,语文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即将教学置于现实生活之中,将教学要求和生活需要二者之间联系起来,并通过某些方式进行转化,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一方面,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并将其引入课堂,另一方面,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又能走出课堂,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了教学和生活相关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学习某些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联系到生活环境。
四、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法进行构建
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都有一些点睛之笔。对于这些点睛之笔的理解,往往是对全文理解的关键。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句子:第一是中心句,这些句子直接表明了文章的意思,奠定了基调。对于这一类句子的准确把握,基本上也就对文章有了大体的一个了解。关键句,关键句通常是在结尾或是开头,表达是作者的一种态度或是一种情感。比如在《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作者在最后两次强调泼水节的时间并且在句式上是感叹句,表达的意思只有一点,难忘。至于为什么难忘则是在文章的中间部分给予了说明。
除了关键句子外,还有一些关键词语。文章可以记事、写景,议论等等。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里面。对于这些重点词汇的理解,一定要融入文章的环境之中,并且联系生活实际。还是举古诗中的例子,“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唯”字,这首诗所构建的场景是十分宏大的,最后只见长江隐隐入天际,一是说明了送别之后没有马上离开,等了很久,第二则是诗人心情不正如这江面一样空空荡荡吗?再如,“溪头卧剥莲蓬”,诗中两个动词,传神地写出了小孩子的天真无邪。
语文教学不是知识、技术的单一传授,而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感悟、理解。小学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应的阅读教学就应该有自身独特的方法。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读是知识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生活,讲究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到语文的美。
参考文献:
[1]庄作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点滴体会[J].考试周刊,2015(64).
[2]郑玉青.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J].新课程,2014(01).
[3]孙艳霞.语文阅读中如何抓重点词句教学[J].考试周刊,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