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意蕴

2017-03-22刘朝霞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理念发展

刘朝霞

(武夷学院 思政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中国社科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论“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意蕴

刘朝霞

(武夷学院 思政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中国社科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在社会主义语境下,共享不仅是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现。其实质是建立共享发展机制,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共赢共发展和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制度性和渐进性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找寻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原因,抓住其内涵特征并积极地实施准确的对策,这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共享发展;提出的原因;内涵特征;实施策略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古往今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权,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1]。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其遵循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症社会发展问题,体现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深化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党的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道路发展的新阶段。从字面来讲,理解“共享”比“理念”容易,据《辞海》字典解释:“共享”是指共同分享或共在一起享受或庆祝,而“理念”是指思维活动的结果,是指把观念上升到理性的角度,是对客观事实本质性的反映,具有客观性、概括性、逻辑性和深刻性等特点[2]1,因而,共享发展理念,在社会主义语境下,可以解释为把人民共同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成果作为社会主义发展指导性原则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时指出:“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3]。这明确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目的、要求、本质及方向,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深刻理解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原因、内涵特征及落实对策,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百方针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1 为什么提出“共享发展理念”

1.1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发展理念服务奋斗目标,伟大的奋斗目标需要科学的发展理念[4]。“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决胜期,是双百目标实现的第一步,意义重大。小康是全民的小康也是个体的小康,是共享的小康也是共富的小康,但目前我国还有7000多万的贫困人口,由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不让一个人掉队,要人人享有改革成果,共建小康社会[6]。共享发展理念之所以在“十三五”期间着重提出,与这一时期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紧密相关。因而,共享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统率“十三五”所有重点任务的契合和保障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是贯穿“十三五”规划建设的灵魂和主线。另外,这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完成,而且也关系到“双百方针”的发展进程,因此,要以新战略赢得新优势,以新作为夯实新台阶,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是协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国内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念,让一部分人先富带动共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沿海带动内地的阶梯式、层次式发展模式,使我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中国模式也被国内外津津乐道,这种模式有其历史选择的必然性,但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如今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贫富差距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环境严重污染等等。各类问题和矛盾,成为困扰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的障碍[7]。另外,从外部环境来讲,当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下降,下行压力加大。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占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但进出口贸易同比下降8.5%,出现“双降”[8]。因此,基于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而要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导力量,这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和购买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因此,共享并不仅仅是民生范畴内的共享,而是对症社会发展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动力,为解决我国经济深层次矛盾指明了方向[9]。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国内消费的增长,经济转型就不可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阻力就会增大,可以说,共享发展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办法之一。

1.3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也曾经明确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有为目的。”[10]建国后,在走中国道路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50年代到70年代,曾出现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脱离现实的发展阶段,但这也是从反面体现出对共享的追求,对社会公平的憧憬。80年代以后,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及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观,而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共享作为党的发展指导思想,这与党始终坚持的共同富裕目标高度一致,并丰富了党的发展观。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共享发展的美好愿望要切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因而,共享发展理念既有其理论基础的建立,也有实践过程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本质要求,是党执政的一贯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目标。

1.4 是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一直追求的美好诉求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2]1。共享作为一种意念或者说观念的提出,我国自古有之: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吕氏春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北宋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对贫苦农民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南宋农民起义领袖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清朝末年太平天国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平均主义思想;以及近代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其实质就是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财源,要实现共享。这些思想反映了对共享的诉求和愿望,是千百年来人民追求的一种美好期许和目标。因此,共享理念不是一个抽象的,超历史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实践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11]。如今,只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将共享共富共发展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

2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特征

共享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今中国发展实际、群众期盼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创新成果[12]。共享发展理念内涵要求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维护和满足,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提升,在共建中共享,其实质是构建社会与个体共享共同发展机制,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共赢发展,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在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内涵具有多重属性[13]。

2.1 创新性

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没有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2002年十六大提出,“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会议提出,“坚持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4];十八大提出,“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15],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共享理念的深化,理论上的创新,当然共享理念提出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发展,有蛋糕才能分蛋糕,但这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另外,基于实践发展中的含义,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经济发展、科学发展和共享发展三个不同发展阶段[16]。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以往发展观的突破和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延伸,共享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上升为发展的指导性原则,不再是一种价值追求,而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2.2 导向性

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是“十三五”纲领的灵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南,也是与四大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协调、开放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组成中国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还是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航标,丰富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其势必将长期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从改革的终极目标来看,改革就是要改出一个让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促进社会的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标的确立,将使我国的改革实践与最终发展目标相统一,也为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确立了科学、明晰的具体方向[17]。另外,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上,对于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等方面提出的措施与对策,对未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全面改善和推进也起到导向性作用。因而,共享发展理念将会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始终,共享是社会主义的真谛,在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是强调在“十三五”期间要求共享,而且对未来赋予了发展动力、发展过程、发展方式和发展性质的新内涵,将会引领中国特色道路的长期发展。

2.3 制度性

政策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好的政策必须要有制度来保障和完善,共享发展作为指导理念,要转变为实际行动,重在制度完善,细节落实。要加快建构对实现共享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起共享发展机制。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坚持共享发展,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要在建立和完善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阶层利益表达机制、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大力气,取得实质性和突破性进展[18]。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制度改革的不到位也有关系,比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与垄断行业的存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第一次分配不公、第二次分配补偿的理念有关。政府应发挥和承担应有的责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各社会阶层的积极性,也能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推进建立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是实现共享发展的两个关键着力点。当然,实现机制创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2.4 渐进性

首先,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不是一种阶段性的考虑,而是将“做蛋糕”和“分蛋糕”有机统一于现代化的每一个阶段,统一于社会每一个阶层成员的价值诉求。共享发展不仅是“十三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贯穿于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始终,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另外,致力于解决我国发展中受益不平衡,共享性不足等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尽管不能以慢慢来作托辞,但确实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一些问题是改革开放将近40年形成的结果,并非一日之寒,要改变也绝非一日之功[19],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领导,全民应对,整体推进。在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共享的发展理念会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文化,夯实改革开放的民意基础,凝聚中国力量。

3 怎样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3.1 解决民生重点突出问题是基本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保障人民的生存条件;二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它首先表现为是一个经济问题、生活问题。因而,各地要积极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结合地方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20]。首先,最基本的是保障和改善贫困人口或弱势群体的生活,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困难群众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格局。切实救助和帮助困难群众,让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尊严能够得到维护和满足,从而提升社会成员整体的生活幸福水准,不让一个人掉队,共享小康社会。另外,对于和群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养老等问题要积极解决,在具体实践中,要把群众的基本利益、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和群众的眼前利益相结合,进行统筹规划,计划推进,不能秉着“有钱就办,没钱就算”“不出乱子不管,出了乱子才管”的观点[21],要切实解决好民生的基本问题。

3.2 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共享发展机制是根本

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在我国,民生问题表面表现为经济问题,其实质更是一个政治问题[22]。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这三者一直处于一个不平衡状态[23],经济发展快,政治发展滞后,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发展不同步,民生问题的解决在制度层面遇到障碍,积累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户籍问题,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模式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均,发展不协调。因而,具体来说,民生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是发挥政府功能,实现由重视行政管理职能向重视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在保证国家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改变政府支出结构,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改善目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享有公共服务的不均衡性、不协调的状态,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24];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让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抓好公共服务、脱贫攻坚、收入分配等关键问题,以此强化共享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践行落实;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并探索与此相适应的各种创新机制,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发展实现机制[25]。当然,共享发展机制的构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具有现实针对性,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具有丰富的内在关联和逻辑,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民生问题制度的安排。共享发展机制的构建,需要建立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机制、调整社会利益机制和平衡社会利益机制。

3.3 以人为本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重要条件

共享发展理念,凸显人民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根本力量[26]。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只有领导干部提高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群众才能有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没有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共享发展理念也难以落实。因此,党和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要做表率,实现与民良性互动。同时,群众也不能被动地甚至是消极地来对待发展,要有主人翁的参与意识,因为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全民的共享,与每个个体休戚相关,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本身也是全民发展的过程[27]。因此,要把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由执政党及政府的良好愿望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共识,努力创造13亿中国人民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升发展的能力,共同提高发展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全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实现共享改革发展目标,真正达到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4 结语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一切,也并不能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唯GDP发展的时代已结束[28]。共享发展理念是解决当今中国民生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良药,共享不是平均,也不是拿一部人的财富去救济另一部分人,而是将“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重,建立共享发展机制,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统一,最终实现民富国强,长治久安,人的自由发展[29]。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其必将开启中国特色道路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中国梦而凝聚力量。

[1] 韩喜平,孙贺.共享发展理念的民生价值[J].红旗文稿,2016:2.

[2] 叶南客.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创新和终极价值 [J]. 南京社会科学,2016.

[3] 唐华.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带给人民满满获得感[EB/OL].[2015-11-02].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5-11/7894770.html.

[4] 舒新城.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41.

[5] 莫贵龙.“两个是否”检验脱贫攻坚[N].城市海报,2016-03-01(2).

[6] 任理轩.坚持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五[EB/OL].[2015-12-24].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5/1224/c40531-27969090.html.

[7]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全文)[EB/OL].[2015-10-29].http://www.caixin.com/2015-10-29/100867990.html.

[8] 全面实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EB/OL].[2015-03-10].http://news.163.com/15/0310/10/AKBBHJAE00014JB5_all.html.

[9] 张贤明,张平.论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权及其实现[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

[10] 刘菁.海关总署:2015年我国进出口额双降是形势最严峻一年[EB/OL].[2016-01-13].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6-01/8371599.html.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

[12] 付莉萍.民之所呼,政之所向:贯彻“共享发展”,增进民众福祉[J].创造, 2015(11).

[13] 吴波.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新探索 [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6).

[14] 唐任伍.五大发展理念塑造未来中国[J].红旗文稿,2016(1).

[15] 柏松.突破二元分割,实现完美融合[N].淮南日报,2013-06-18(1).

[16] 李人寅.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3).

[17] 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2012-11-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18] 田玉麒.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现实诉求与行动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2012(2).

[19] 朱崇实.以社会保障改革促成果共享[N].学习时报,2013-04-15(3).

[20] 胡秀荣.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共享经济改革发展成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3).

[21] 王善业.共享改革成果,共谋发展新篇[N].韶关日报,2010-01-05(A01).

[22] 尹庆双.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四川日报,2015-11-13(7).

[23] 张贤明.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实现机制的理念定位[J].理论月刊,2009(7).

[24] 何志强.建立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机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1).

[25] 刘武根,艾思林.论共享发展理念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26] 崔友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须破除行政垄断[J]. 红旗文稿,2015(21).

[27] 王彦坤.对五中全会共享发展理念的思考[J].共产党员, 2016(3).

[28] 周振国.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N].河北日报,2015-12-16(7).

[29] 刘铮,吴晶,李延霞.让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成果[N/OL].[2015-11-04].http://www.qstheory.cn/politics/2015-11/04/m_1117034992.htm.

责任编辑:沈宏梅

On Socialist Implication of Sharing Development Concept

LIU Zhaoxia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 354300, China;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Under the socialist context, sharing is not only the force of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but also the reflections of the condition of people′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and mass view of Marxism. The essence is to establish the shar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to achieve the win-win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as well as the unity of people′s interest and national interest. The sharing development concept has innovative, oriented, institutional, progressive featur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reasons, connot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sharing development concept,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s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haring development idea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sharing development; proposed reason;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2016-07-23

刘朝霞(1979-),女,山东济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D610

A

1009-3907(2017)01-0108-05

猜你喜欢

理念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凸显理念,学也张扬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