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2017-03-22蔡太芝

关键词:教育者社交政治

蔡太芝

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蔡太芝

社交媒体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也削弱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冲击着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针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了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教育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社交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社交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互动沟通提供了新平台,具有传播主体的平民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播的极速化、受众的交互性、空间的虚拟性等特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应抢占社交媒体新阵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掌握社交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努力做到趋利避害,使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以增强教育实效性。

一、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社交媒体是用户可自由编辑,通过转发共享信息、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新型网络媒体,是用户自发创造新闻资讯,自觉参与信息传播、信息交流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一)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传统的高校教育活动易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覆盖面较窄,影响力较小。社交媒体则克服了这些不足,打破了时空界限,使传统教育中“围墙”的概念逐渐消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广阔的教育平台。一是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阵地。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高校能更便捷、更广泛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高校教师、辅导员可主动占领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思想阵地,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带头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师生间提供思想引导交互的新平台。二是为大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提供新平台。社交媒体平台可以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社交媒体网络“全年无休”,大学生可通过社交平台随时随地获取自身所关注、所需要的信息,使其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从“静态”“平面”向“动态”“立体”转变,自主灵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关注高校教育平台提供的丰富、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是媒体人”,大学生也有经营各自“媒体”的权力。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自身对网络热点话题的评论、见解等,从而实现其个性表达和自我展示,加强了大学生独立思考的主体性,有利于促进其个性思想的发展,为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自为性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二)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或图书馆获取知识,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运用微信、QQ、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拓宽教育资源。一方面,社交媒体具有信息承载量巨大、传播迅速、实时性、开放性、超时空性等特征,使得全球范围的教育信息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改变过去教育内容、结构单一的局面,建设内容丰富的主题网站。大学生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本校提供的教育信息,而且可以及时、便捷地获取外界的多元化信息。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有文字信息,还有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生动的教育信息,克服了传统教育单调乏味的缺陷。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内容,可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二是创新教育手段和方式。如高校可通过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使用微言微语,用平民化话语开展网络宣传,使教育活动不再枯燥无味,以增强教育感召力。整合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教育信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原来以“理论灌输”为主,注重说教、指示的教育方式向更为生动活泼、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育方式转变。社交媒体操作简便快捷、交互性强等特征也使得教育者可以更便捷地传递教育信息。大学生是教育内容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实现了对信息内容的再创造、再传播,这既有利于保证受众面,又能使大学生在自觉参与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教育内化。

(三)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可接受性。社交媒体这一多样化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内容和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死板的知识信息变得更加灵活生动,有利于提高教育活动吸引力,促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网络文化活动。同时,大学生由“被灌输”对象转变为自由获取教育信息者,这也在无意中提高了教育的可接受性。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教育信息,而是实现了“双向互动”,甚至是“多向互动”,从而使大学生由被动教育向主动学习转变。二是增进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传统教育中,教育者通常居高临下,无法和大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有效沟通。社交媒体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相对开放、平等的良好平台,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性。教育者实施的是 “平等互动”式教育,师生之间的沟通也由“面对面”向“屏对屏”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拉近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社交媒体的隐蔽性和平等性特征,使大学生更易敞开心扉,在自由的交谈互动中提升师生双方的信任度,建立起和谐、宽松、友好的人际关系。三是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传统教育采用的是千篇一律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个性特点,无法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社交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固有模式,应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开展教育活动。社交媒体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高度契合,成为大学生表达心理诉求的主要平台,社交媒体的“窄播”“互播”特征,迎合了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其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教育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时、敏锐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只有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群体细化到个体,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社交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

(一)削弱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

社交媒体环境下,“你传我受”的教育模式被打破,大学生不再局限于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得信息,还可以及时、自由、全面地获取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这对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一是动摇了教育者信息优势地位。传统教育活动以教育者为核心,教育的目标、计划、内容都由教育者决定,教育者有着绝对信息优势。社交媒体环境下,教育者以往拥有的信息优势减弱。有的教育者由于思想观念不够开放、精力有限等原因不愿接触社交媒体,或因媒介素养欠缺,无法正确掌握社交媒体环境下教育活动的新规律、新特点,从而出现信息量、知识量的获取比学生还少的尴尬局面。二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一些教育者思想陈旧,习惯采用老套的教育方法,甚至排斥新技术手段,不会也不想使用网络。教育者只有树立时代意识,更新教育理念,自觉提高媒介素养,掌握新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科学、灵活、有效地运用社交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给传统教育方式带来冲击。传统教育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中“上面讲,下面听”的教育方式,这种单一、机械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大学生的需求,也将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多元,内容短小精炼,更易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和课堂教学相比,他们更愿意通过微博、微信等更具趣味性、吸引力的平台来获取各种信息。课堂上的“低头族”比比皆是,一些大学生不再重视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社交媒体环境下,无所不在又无所寻形的隐蔽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无形中给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冲击着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社交媒体环境下,部分大学生患上“手机依赖症”,手机不在身边便出现焦虑、躁动等不适症状。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庞杂性、异质性对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一是大学生对社交媒体过度依赖,网络媒介素养有待提高。一方面,“微信控”“QQ控”无处不在,大学生“每日必网”“无网不在”,甚至出现沉迷网络,脱离现实生活的状况。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信息良莠不齐,加上网络媒介素养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科学合理地判断信息,对视觉化、感官化的不良信息缺乏抵御能力。或因信息分析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传播虚假信息。二是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约束功能。社交媒体具有虚拟性、匿名性、较强私密性的特征,迎合了青年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其更易完全释放自己。大学生逃避现实世界,沉浸于虚拟空间,毫无顾忌地扮演着各种角色,隐藏着自己的真实形象。自我克制、自我约束的缺乏,网络认知的偏差,高校有效监管的缺乏等原因,可能诱发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如运用社交媒体宣泄不满情绪,用粗俗的语言谩骂、诋毁、攻击他人,甚至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等。三是影响了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塑造。社交媒体具有低门槛、平民化的特征,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量难以想象,这也增加了信息审核的难度,导致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作为接受信息资讯的最大群体,通常会因为这些不可控、未审核、真假难辨的信息影响思想,模糊视听。社交媒体上不良文化的传播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易使其价值观混乱,从而影响其良好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的形成。

(三)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无屏障性”,使高校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更难以把控。一是信息供给的泛娱乐化倾向明显。为了在市场化竞争中获得更多利益,一些媒体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什么都可以拿来恶搞、开涮、娱乐。“标题党”“图片党”盛行,恶搞经典、歪曲历史,软新闻大行其道。娱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大学生也越来越热衷于“快餐式阅读”。社交媒体信息供给的泛娱乐化倾向从一定层面上来说,确实是对大学生审丑、释放、好奇心理的满足,是其对快乐的一种本能追求,但也使高校教育环境更加纷繁复杂,侵蚀着校园的清朗育人环境。二是霸权文化、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西方国家基于不良企图,凭借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打着“信息自由”的幌子,肆无忌惮地传播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观念。这些不良思想观念的灌输对大学生的影响如“温水煮青蛙”,腐蚀着大学生的头脑。同时,还存在一些反动势力、不法分子借助社交媒体传播各种反动信息,借机煽动大学生反动情绪,使其误入歧途。色情、暴力、虚假信息横行,也进一步污染着高校教育环境。三是社交媒体的多元性增加了高校把控教育环境的难度。社交媒体传播信息具有即时性、裂变化的特征,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增多,传播信息多元化。在释放大众话语权,开拓高校教育环境的同时,先进、腐朽文化并存,也使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可能产生思想消解和文化冲击的影响。各种消极观念、不良思想在社交媒体平台蔓延,降低了高校教育环境的可控性,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三、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2]。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度重视运用社交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加强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不仅决定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还决定了教育的最终效果。一是提升教育者媒介素养。一方面,教育者必须强化网络阵地意识,发挥主动性,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自觉履行运用社交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高校应定期开展适当的网络技术培训,为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提供技术保障。提高教育者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分析、使用能力,使其能有效行使话语权,当好社交媒体的“把关人”、正能量的传播者、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二是转变教育者教育理念。高校传统教育教学经常是“一言堂”的局面,大学生通常处于“失语”状态,高校教育者应树立教育双主体的教育理念。“交往合理性是互主体性的”,教育者应放低姿态,实现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沟通交流,引导大学生适度、科学地使用社交媒体,选择好关注对象,降低过度娱乐化。同时,教育者也能因此获得大学生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三是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媒体的运用中,“教育主体缺位”现象明显。因此,在建设具有高素质、先进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同时,也要致力于挖掘和培养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借助同辈群体的独特优势,通过主动设置议题,给出主导性看法,引导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关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

(二)打造教育平台

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应运用社交媒体打造教育新平台,开辟教育新阵地。一是搭建合理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公众号,善于运用社交媒体作为了解学生的新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一方面,高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号,开展各类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设计大量富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定时推送信息,积极主动发出有力声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另一方面,教育者要积极开通个人微博、微信,走进青年学生。克服“沉默的螺旋”,倡导主流舆论,传播社会正能量,宣扬核心价值观[3]。通过敞开心扉的交流,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坚定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加强管理教育平台,防止教育流于形式。虽然高校、教育工作者大都开通了微博、微信教育平台,但缺乏管理,甚至存在相当数量的僵尸账号,并未真正达到引导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建立一支强大的教育平台管理团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促使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由“垂直式”向“扁平式”转变,以增强教育实效性。

(三)丰富教育内容

社交媒体平台的教育内容决定了向大学生输出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即增强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必须立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一是教育内容凸显人文性。一方面,高校运用社交媒体传播教育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选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以一种轻娱乐的方式传递教育信息,但也不能为了吸引大学生的关注而走向泛娱乐化,遵循 “三贴近”原则,避免空泛的说教,改变“重教化,轻内化”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教育内容要立足于服务性,多开设和大学生实际问题相关的话题。如关于学习、情感、就业等问题,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二是教育内容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性。文化不仅要发挥娱乐功能,更要发挥教化功能。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面,高校应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交媒体中,通过“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核心价值观灌注到大学生的内心,使他们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教育内容体现继承性和创新性。一方面,教育内容需体现继承性。高校运用社交媒体弘扬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应引导大学生珍惜经典,理解经典背后的巨大文化价值。红色资源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伟大的民族精神,高校可将红色资源融入社交媒体,发挥红色资源的价值引领、道德教化功能。另一方面,教育内容需富有创新性、时代性。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元素,为高校教育活动增强吸引力、注入新动力。

(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获得良好效果息息相关。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平台信息的获取、鉴别、传播能力不足,必然会弱化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媒介批判能力,增强大学生媒介免疫力,实现大学生和社交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教育实效性。一是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高校可以设置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具体的实践教育活动。既要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又要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真正提升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平台相关内容的理解、鉴定、选择和控制能力。提升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技能,使其能自觉抵制社交媒体平台不良信息的影响,自觉运用社交媒体开展自我教育。二是规范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4]168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应树立自我培养意识,在自我实践中提升自律意识,提高信息辨别能力。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道德的内在自觉性和自律性是从外在制约性和他律转化来的”。[4]177若要强化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自律意识,必须通过外在的教育、引导,通过他律的过程才能最终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标。一方面,可通过《校园网络行为管理办法》等媒体网络道德规范标准的制定,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约束,合理表达诉求,文明使用社交媒体。另一方面,高校要当好“把关人”,加强社交媒体平台信息监管,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媒介环境。通过专门网络信息管理部门的设立,校园网络管理体系的完善,过滤屏蔽各种不良信息,从信息源头上实施把控。同时,高校应加强关于社交媒体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使其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不信谣、不传谣,理性、科学地运用社交媒体,主动获取并创造主流价值信息,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1]吴晶,胡浩.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news.qq.com/a/20161208/033976.htm.

[2]曹智,李宣良.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4-11-01).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4/11/01/013224767.shtml.

[3]陈志勇.用好社交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6-03-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编辑:刘姝)

G641

:A

:1673-1999(2017)06-0123-04

蔡太芝(1993—),女,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7-05-22

2016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省委宣传部委托重点项目“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改革发展战略研究”(FJ2016TWA00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教育者社交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社交距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