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人文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漳州市人文城市建设的实践分析
2017-03-22林慧贞林玉宝
林慧贞,林玉宝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人文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漳州市人文城市建设的实践分析
林慧贞,林玉宝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战略之一。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体现了中国城市建设应该更加注重人文内涵的重大转型。近年来漳州市人文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个性不足、文脉缺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在重塑人文理念、培育人文元素、完善公共设施、发展文化产业、塑造人文形象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人文城市建设水平。
人文城市;历史文脉;文化个性;城市形象
城镇化理论起源于欧洲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城市模式,历经了乌托邦式理论、田园城市理论、现代城市理论等发展历程。2012年,我国确立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目标,强调“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1]。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引发学者围绕人文城市命题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应从注重人文城市基础理论研究开始”[2],“城市化归根结底要以人为本”[3],建设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社区[4]等观点。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多数是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对区域的实证研究偏少。我们以漳州市人文城市建设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当前人文城市建设的路径,希望对丰富城市建设理论,推进人文城市建设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漳州市人文城市建设现状实证分析
2011年,漳州市把城市化建设定位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确立了建设富美漳州的奋斗目标。
(一)生态文明与城乡建设有机融合
将漳州定位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制定了相关的建设规划,如《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进行了“点”“线”“面”攻坚突破,把闽南古厝文化元素融入沿途村庄、驿站建设,并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彰显了“闽南风·漳州味”的人文特色。
(二)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
坚持宜商则商,宜住则住。在老城、老街改造中,采取综合保护、有机更新的模式,保留原住民居及其承载的街巷文化。坚持“土、淡、简”的原则,针对漳州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遗存、名人故居、特色街区等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修缮、更新,不大拆、大建、大挖、大填,不随意砍树炸石,确保城镇建筑与人文环境、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三)文化产业与支撑产业同时提升
在人文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地规划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了新型城镇经济新的增长极。同时,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打造文化产业特色城镇。
(四)公共服务与城乡建设统筹规划
统筹文化资源分配,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例如,在市区重点规划建设“五馆一歌”等文化设施。在县(市、区)规划建设文体中心、文博中心、数字电影院等。在农村乡镇(社区)规划建设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点等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同时,加紧推进郊野公园、城市园林、内河水系等规划建设,组织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彩化和亮化规划方案。
二、漳州市人文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问题
通过考察调研发现,尽管漳州市人文城市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城市重复建设,文化个性不足
城市盲目建设,重复投资。城市主题文化模糊,缺乏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元素,建筑风格不明显,缺乏独特的民俗风情、古镇风貌,城市建设文化个性缺失。
2.服务能力不强,历史文脉缺失
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没有文化馆舍或者馆舍面积不足,如漳州市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到位,一些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址、民间工艺品和民俗物品等被损毁或破坏的风险比较大。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也不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
3.产业支撑不足,城市竞争力不强
文化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与文化融合开发不足,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不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工艺美术生产企业由于资金、销路、人才等原因,有的停产停业,有的破产倒闭,目前只剩下漳州八宝印泥厂、刺绣厂、工艺厂和东山县金银首饰厂还在正常生产。由于城市建设缺少个性,重复建设严重,资产库存过大,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导致城市竞争力下滑。
(二)原因分析
1.理念落后,盲目跟风
由于没有从实际出发来科学地确立城市建设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城市建设中,盲目跟风,不考虑自身发展的需要,一味搞“接轨”,没有突出城市的个性和性格,最终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2.盲目攀比,崇新崇洋
盲目攀比,片面认为建筑越高越好,越现代化越好,忽略了当前人们生活追求宜居环境、和谐自然的趋势。追求所谓的“新面貌”,看不起自己的“老模样”,盲目崇尚欧化。
3.技术崇拜,忽视规划
过分强调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误将令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街道的喧嚣等同于现代化城市。由于缺乏科学的分析系统和城市综合营销策划,以及缺乏整合规划和内在意韵的提升,因此导致特色缺乏。
三、当前人文城市建设的路径探讨
人文城市建设具有共性和个性。就目前而言,应该吸收有益经验,克服建设中的不足,坚持以人为本,以低碳、智慧、绿色、人文为原则,在理念上、规划上、产业支撑上、形象塑造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人文城市建设。
(一)融入人文理念,推动文化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
既要考虑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景观要素,更要把握城市的文脉,融入人文理念。
1.开展人文特色研究
组织民俗、建筑、文化、艺术等有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开展专题研究,把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现代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厘清区域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提炼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使之成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建筑理念,并物化到人文城市建设之中,从而提升城市的人文魅力。
2.做好人文识别设计
按照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针对各阶层的个性和差异性,立足群众的生活需求,科学地做好人文理念识别设计、人文视觉识别设计和人文行为识别设计,从而唤起群众对该城市的热爱与向往。
3.制定人文建设规划
把人文资源分布与城市建设规划进行整体空间布局,科学统筹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交通体系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做到有人文考量、人文表现和人文分量。
(二)培育人文元素,彰显人文魅力
要善于吐故纳新,将具有历史特点的人文元素植入城市建设的细节之中,充分展示人文城市的历史风貌。
1.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理念,深入了解城市的自然景观禀赋,尽可能地保护山、水、绿地资源,因地制宜地精心构思城市形象。加快净化河流和湖泊水环境,打造近水、亲绿、宜人的开放空间,规划建设郊野公园、小花园、风光带、绿化广场。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努力提高城市绿化、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的建设水准。
2.保留历史文化特色
坚持以人文滋养城市,以人文经营城市,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极创建文化名城。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将城市的历史空间形态、传统格局、环境特征、历史建筑(如古桥、古井、古街)等,融合到城市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之中,融合到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牌和广告的设计和建设之中。
3.体现建筑景观特色
通过对城市空间色彩的研究,科学确定城市的主色调,规范城市建筑色彩使用。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建筑或建筑群,创作一批展现区域历史文化、代表城市形象的雕塑,增添城市的文化情调。重视建筑小品的规划设计,无论是雕塑、读报栏、电话亭、果皮箱、标志牌等,都必须进行富有想象力的设计,以增强城市景观的美学效果。
(三)完善公共设施,繁荣城乡文化
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是城市有机体的经脉。建设人文城市,增强城市功能的普惠性,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呼唤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和提升。
1.加强文化场馆建设
要转变单纯搞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上水平的重要内容来抓,高标准新建和改建一批公共文化场馆,形成集文娱、体育、博览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文化体育中心。
2.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要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加强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社区图书室等管理,积极推进国有文化广场、文化馆、文化室等向社会免费开放,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举办各类文化节、特色产业节、艺术节等,鼓励民间文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各类庆典演出活动。
3.塑造人文城市精神
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文化大讲坛”、社科普及周、社区文化节等平台,广泛开展人文知识普及、文化传统传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提高城乡群众的文化修养。运用“道德讲堂”弘扬“谷文昌精神”,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氛围,引导市民以适应新的环境,改变旧习惯,树立新观念,争做文明人。
(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推动人文资源与资本、市场、科技、旅游相结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人文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制定文化与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人才培训、品牌推广、投融资规划,使文化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优化文化市场环境,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拉动文化消费,进一步激活城乡居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
2.培植城市的特色文化产业
通过市场培育,促进民俗文化商品化。通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架起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桥梁。通过民俗节日、民间手工艺竞技、雕塑作品大赛、艺术展览等,培育文化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对民间艺术的新产品开发,更新技术,更新形式,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审美需求,以点带面,打开市场销路。
3.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融合
要推动各种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的价值,促进旅游和文化特色产业链的形成。注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加快文化景观核心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海滨度假区建设,加快古文化、古民居和土楼文化开发,提升文化旅游的内涵。根据市场需要,将书法、剪纸、石雕等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进行加工、组合,形成可供观赏的旅游产品。例如,通过地方戏剧表演、木偶展演等,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旅游产品,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五)塑造人文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
人文形象是人文城市的集中反映。要以城市人文资源为载体,培育和发展城市人文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1.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增强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论证和系统分析,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注意城市主题文化的多样性,突出文化的现代特色和地方特色,使城市人文特色更加鲜明,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围绕城市主题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促进人与城市、经济与文化、文化与建筑之间的系统整合,努力使产业集约化、经济高端化、建筑主题化、社会和谐化、城镇名牌化。
2.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以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积极打造和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人文品牌,扩大人文产品的知名度。充分发掘人文资源,全力打造主题民俗文化。例如,以关帝、林语堂、黄道周为特色的名人文化,以福建土楼、郊野公园为龙头的生态文化,以红军进漳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文化等人文品牌,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城市文化宣传
借助报纸、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QQ群等新媒介,加强对城市形象的推广,让城市主题文化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借助节庆、纪念日和节假日等,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全方位的主题文化宣传推广工作。以文化项目建设为基础,进行城镇创意形象和景观设计,如在郊野公园、文化主题公园等规划建设中,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景点,塑造一批历史名人塑像,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风貌,使城市更具鲜活的生命力、人文内涵的支撑力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持续力。
[1]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15(4).
[2]刘士林.关于中国式城市化的若干问题与启蒙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13(5).
[3]曾繁仁.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建设[J].鄱阳湖学刊,2014(3).
[4]刘晓春.日本、台湾的“社区营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启示 [J].民俗研究,2014(5).
(编辑:文汝)
G122
:A
:1673-1999(2017)06-0093-03
林慧贞(1981—),女,硕士,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与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政府公共管理;林玉宝(1975—),男,硕士,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
2017-02-23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福建人文城市建设研究”(2014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