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综述(2011—2016年)

2017-03-22

关键词:文化遗产价值农业

陈 丹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综述(2011—2016年)

陈 丹

自2010年10月举办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后,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指出未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不仅要加强遗产资源的调查,还要实现多学科的联合参与,并加强对文化遗产承载主体的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基础研究;保护研究;分类研究

中国是一个有着5 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的根基是农耕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各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利用勤劳、智慧不断创造、积累下来的,并世代相传的生计手段和知识体系。它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的社会生产,满足人们生计的需要,是人民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的表征和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我国对农业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万国鼎先生在金陵大学开展的农业史研究。在之后的70余年中,除“文革”10年外,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农业史和农业古籍资料的整理、摘抄和编辑出版方面。进入21世纪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渐升温。在最初的10年中,学术界主要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范畴、内涵、价值与功能、保护及旅游开发等主题展开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学术界对农业文化遗产丰富的人文内涵,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在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但是,由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任何经验可循,而且农业文化遗产的范围、规模又过于庞大,加之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10年的研究成果虽然丰富,但研究的散漫性非常突出。

2010年10月23—24日,“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政府、学术界和遗产保护地的研究者汇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论坛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地域农业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以及相关农业史研究等主题展开。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 “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已从摸索阶段逐渐走向理论探索和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我国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2011年10月23—25日,“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在第一次论坛成果的基础上,此次论坛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区域农业文化遗产与水利工程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这两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不仅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资源进行了整合,结束了过去研究相对散漫的状态,而且拓展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个研究领域,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因此可以说,这两次论坛的举行在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继承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1—2016年我国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除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原有研究议题的认识外,还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工作。

一、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农业文化遗产内涵的界定始终存在争论。尽管“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并非是本土的创造,但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立法保护时也沿用了国际粮农组织的定义。另外,中国毕竟有自己的国情,在不背离“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增进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对话以造福人类”初衷的前提下,学术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对中国国情语境下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而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其中,王思明的《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保护中应注意把握的八组关系》是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他沿用了石广生“大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即“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时期人类农事活动发明创造、积累传承的,具有历史、科学及人文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系。”并在继承石汉生相关著述的基础上,将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扩展为十大类:农业物种、农业遗产、农业技术方法、农业工具与器械、农业工程、农业聚落、农业景观、农业特产、农业文献、农业制度与民俗[1]。王思明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界定有利于厘清思路,推动学术界不同学术背景的力量相互协作,并对改变过去因学术背景差异而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范畴认识的混乱状况有重要的启示。需要强调的是,文中所提到的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的8个问题,对于当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观学界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问题的探讨,如果说2011年前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经济学、旅游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那么,近几年来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从多学科视角进行综合研究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闵庆文、何露援引《中国的农业生态农耕系统》一书中的观点:“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提出农业文化遗产“还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示范价值等,这些价值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多种价值,可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2]认为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不仅可以弥补当前片面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培养地方民众的文化自信。李明、王思明针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综合性特征和价值主体的多样性特质,提出从历时和共时2个维度来探讨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静态构成和动态构成,以深化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启发我们抛开门户之见,从多个视角和维度去探讨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3]。

二、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文化事项的价值判断。但从文化主体的角度来看,任何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当前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也不断有新的关照维度出现。例如,张建国、何方、肖胜和、胡云平分析了梅源梯田保护及旅游开发的状况,并对发展梅源梯田旅游的主题定位与产品策划提出了建议。该研究对探索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赢途径,以及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原地活态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曹幸穗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产业开发对于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开发是增进世界各族人民的友谊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5]。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从当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所遇到的瓶颈去反思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原始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而且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6]。熊礼明、李映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等问题,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涵义,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论述了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受到的挑战,提出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7]。王德刚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化保护新模式。认为通过提高单位土地和地上资源的经济价值,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跨越式提升,从而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找到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模式[8]。崔峰、李明、王思明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建议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关注社区居民的感知与利益诉求,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参与机制来协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9]。曹幸穗、张苏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业基础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提出合理保护和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必须加强政府引导,构建农业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和资料库,合理规划和组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并处理好保护、开发和传承的关系[10]。魏峥在反思现代农业产生的弊端和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了通过推进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来保护鄱阳湖周边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11]。李文华介绍了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及项目进展,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在促进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从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角度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12]。滕新才、李虎对三峡库区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代表性项目——重庆市万州区太安镇大石板千层梯田文化遗产的饮食、民俗、宗族、建筑和民间信仰等文化内涵,以及保护中要遵循的“动态性”“整体性”“原址性”及“可持续性”等原则[13]。

三、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际上是在做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下,探索一条生态脆弱、经济落后、文化底蕴丰富的传统农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4]农业文化遗产涉及面十分广泛,王思明将农业文化遗产划分为农业物种、农业遗产、农业技术方法、农业制度与民俗等10类,近年来在多个类别中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问世。例如,何露、闵庆文、袁正结合实地考察和现有研究资料,分析了澜沧江中下游古茶树资源的现状,阐释了重要价值及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15]。崔峰、王思明、赵英分别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协同适应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3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坎儿井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剖析了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提出了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的若干对策[16]。刘馨秋、王思明对江苏特产类茶文化遗产、遗址类茶文化遗产、景观类茶文化遗产、文献类茶文化遗产、技术类茶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类茶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不仅为我国区域性茶文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估、适度开发和活态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17]。丁晓蕾、王思明、庄桂平分析了工具类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分类、利用方式和保护利用的改进途径[18]。朱世桂、周杰灵介绍了武夷分茶技艺“茶百戏”的起源与传承、文化价值、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的对策[19]。何红中分析了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价值、内容和特点,以及该门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途径[20]。

四、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

陈章鑫、林海、应兴华等人对万年贡谷的形态特征和蕴藏的多种基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开发的基本思路[21]。王斌、闵庆文、杜波等人对会稽山区古香榧群进行了生态系统评估,认为将古香榧树资源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协调发展[22]。詹全友、龙初凡以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的生态模式为例,分析了稻、鸭、鱼在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23]。李巧玲、吕耀平等人反思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青田县方山乡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转变生产方式、创新经营模式,以及推进稻田养鱼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24]。

五、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其他研究

任洪昌、林贤彪等人对影响居民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认知态度与行为选择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该研究拓展了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视角,对于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5]。杨庭硕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新的审视,指出认识“本土知识”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研究,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论证问题,而必然是一个涉及不同时空背景,不同生态背景,跨学科的理论探讨问题”,“对优秀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价值认定,都需要借助相关的本土知识和技术提供认证依据,才能确保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成为可能”的重要观点,对如何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如何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等都具有指导意义[26]。王俊回顾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语境的3个阶段,分析了从文化生态角度加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学科理论建构,阐述了加强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是未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语境建构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了逐步规划完成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充分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在国家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是未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语境建构的重点实践路径的观点[27]。

六、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展望

从以上综述看出,2011—2016年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进一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才刚刚起步。因此,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摸清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家底”。要从战略高度进行宏观布局,分批、分期、分地区进行统筹安排,全面开展农业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

其次,要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跨学科研究。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涵盖面广、内容丰富,需要多学科的加盟,共同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光辉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

再次,要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研究。目前,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研究很不够,影响了我们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判断。由农业文化遗产的属性所决定,研究工作必须从人类学视角出发,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研究。否则,我们的研究就是片面的。

[1]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保护中应注意把握的八组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2]闵庆文,何露.中国GIAHS保护试点:价值、问题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6).

[3]李明,王思明.多维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研究[J].中国农史,2015(2).

[4]张建国,何方,肖胜和,等.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江南梯田旅游发展探索:以浙江梅源梯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

[5]曹幸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6]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契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6).

[7]熊礼明,李映辉.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价值与策略探讨[J].求索,2012(5).

[8]王德刚.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9]崔峰,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

[10]曹幸穗,张苏.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简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1]魏峥.鄱阳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

[12]李文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1).

[13]滕新才,李虎.三峡库区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原则:以重庆万州太安大石板千层梯田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

[14]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扶持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评估[J].古今农业,2016(3).

[15]何露,闵庆文,袁正.特有农作物资源:澜沧江中下游古茶树资源、价值及农业文化遗产特征[J].资源科学,2011(6).

[16]崔峰,王思明,赵英.新疆坎儿井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利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

[17]刘馨秋,王思明.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8]丁晓蕾,王思明,庄桂平.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19]朱世桂,周杰灵.农业文化遗产中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发展探讨:以古代武夷分茶技艺茶百戏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0]何红中.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保护利用[J].农业考古,2016(4).

[21]陈章鑫,林海,应兴华,等.万年稻作农业文化系统的开发、保护及发展对策[J].中国稻米,2012(6).

[22]王斌,闵庆文,杜波,等.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服务价值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6).

[23]詹全友,龙初凡.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的生态模式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3).

[24]李巧玲,吕耀平,戴庆敏,等.守正创新:稻田养鱼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青田县方山乡的调查[J].丽水学院学报,2016(3).

[25]任洪昌,林贤彪,王纯,等.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J].生态学报,2015(20).

[26]杨庭硕.本土知识的发掘在农业文化遗产认证中的参考价值[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7]王俊.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语境的社会建构[J].民族论坛,2016(8).

(编辑:文汝)

G122

:A

:1673-1999(2017)06-0086-04

陈丹(1973—),男,博士,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民俗艺术。

2017-02-23

贺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贺江流域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研究”(HZUBS20160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价值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