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2017-03-22孟晴,姚新
孟 晴,姚 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孟 晴,姚 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中医 认为,哮喘病机关键瘀血胶结,胶固之痰是由肺络瘀阻而形成,痰阻气机,胶着为患,脉道不利,血运不畅,瘀血滞留,加之外风引动内风,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中药溻渍疗法的作用 机理是以药物煎汤后在患部趁热 湿敷,根据经络与脏腑相络属 理论,使药物的药性得以充分 发挥,并通过皮肤渗透沿经络的循行路线直达 病灶,祛除 毒邪,起到针、药并用的作用。中药溻渍法可以降低血清IL-4及IgE和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从而降低哮喘发生的概率,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哮喘;溻渍疗法;外治法;中医药疗法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哮喘不但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在护理上也比较棘手,如何从护理角度为哮喘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提供适宜的护理措施也是临床护理人员应考虑的重点问题。
1 溻渍疗法治疗哮喘的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主要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慢性炎症、变态反应、气道重构等。王学东教授认为哮喘病机关键不在于气闭痰壅,而是瘀血胶结,胶固之痰是由肺络瘀阻而形成,痰阻气机,胶着为患,脉道不利,血运不畅,瘀血滞留,加之外风引动内风,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1]。中药溻渍疗法的作用机理是以药物煎汤后,在患部趁热湿敷,根据经络与脏腑相络属之理论,使药物的药性得以充分发挥,并通过皮肤渗透沿经络的循行路线直达病灶,祛除毒邪,起到针、药并用的作用。中药溻渍法可以降低血清IL-4及IgE和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从而降低哮喘发生的概率,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1.1 降低血清IL-4及IgE 1986年МOSМАNN首次将TН细胞分为TН1和TН2细胞2种类型。TН1和TН2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彼此进行交叉调节、相互抑制。TН1细胞主要分泌IFN-Y,TН2细胞主要分泌IL-4,IL-4和IFN-Y比例的失衡,是哮喘患者体内IgE合成过多的主要原因,过多的IL-4或IFN-Y的缺乏可以引发IgE的聚集,相反增加IFN-Y的浓度或降低IL-4水平可抑制上述过程[2]。孙建[3]、何强[4]、廖韩波[5]等学者已通过临床研究证明,穴位贴敷能使血清IL-4及IgE明显降低,提高IgА、IgG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1.2 降低血中EOS EOS主要通过自身分泌参与哮喘的免疫调节,通过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颗粒直接损伤上皮细胞,增加气道反应性从而加强哮喘反应[6]。褚东宁[7]、喻晓[8]等学者通过临床案例对比研究及实验动物研究验证中药穴位敷贴均能明显降低外周血中的EOS。
2 影响溻渍疗法治疗哮喘的因素
2.1 穴位组成 文碧玲等[9]经过大量研究统计,提出溻渍的常用穴位有大椎、肺俞、肾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膏肓、脾俞、天突,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任督脉及经外奇穴。尚良翠[10]等对1286例咳喘患者进行溻渍治疗,男性取大椎、肺俞、天突、膻中;女性取大椎、肺俞、膏肓、天突、膻中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 97.8% 。毛黎明等[11]选取大椎、肺俞、肾俞、定喘、膻中、天突等穴位,减少哮喘发作频次、减轻哮喘发作程度( P>0.05) ,其实验统计结果有意义。通过文件检索以及各学者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哮喘的最主要的穴位有大椎、肺俞、肾俞。
2.2 贴敷时间 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哮喘要遵循时间节点,众多医家都依据“春夏养阳”的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三伏天为最佳治疗时间。“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间,此时人体经络气血循环疏通,腠理开泄通达,药物易于发挥疗效,是恢复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12]。三伏天均为庚日,庚属金,金气旺盛,宜理肺,选此三日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疗效确切[1]。董滟等[13]强调贴敷时间应在三伏中午11:00到下午1:00,午时是一天中的阳中之阳,这时人体毛孔充分张开,药物通过体表穴位、经络、内脏相关的途径,药力极易渗透到体内,提高疗效。李丽萍等[14]采用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130例,10 d后和20 d后各重复贴敷1次,研究结果表明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并无太大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哮喘的最佳时间在三伏天,认为此时人体腠理开泄,治疗效果明显。但几乎很少有人从肺络的循经角度去做深层次的研究,哮喘属于肺部系统疾病,如果从肺络循经角度做研究得出最佳的治疗时间,对未来的临床治疗更具说服力。
2.3 贴敷温度与疗程 中药溻渍疗法一般采用湿热敷,但许多学者强调贴敷的时间应为1~2 h,由于贴敷的时间较长,敷贴温度很容易散失,从而会影响治疗效果。有学者提出缩短贴敷时间或增加更换敷贴次数,但是缩短贴敷时间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频频更换敷贴可能会造成药材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经济的支出,为能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采用神灯理疗仪(或红外线治疗仪)加热配合中药溻渍疗法进行治疗,不但节省了药物资源,通过加热可促进中药溻渍的药物吸收从而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同时加强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但是通过查阅文献以及临床调研得知,利用红外线治疗仪加热配合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疾病的应用范围很窄,仅在少数临床科室得到应用。
杨荣杰[15]在“中药溻渍配合红外线照射在肝病治疗中疗效观察和护理”中通过临床观察结果的有效率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王窕[16]在“研究中药溻渍的理论基础及应用现状”的过程中也提到利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配合中药溻渍的治疗,并且得出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叶红[17]指出在中药溻渍配合红外线疗法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根据WНO疼痛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94.0%。周小红等[18]对5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行贴敷治疗,结果第1年总有效率为81.6% ,连续使用2年、3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98.1%。袁保丰等[19]观察贴敷次数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发现贴敷治疗10次比3次效果好。由此可见中药溻渍治疗法的次数越多和疗程越长,治疗效果越明显。
2.4 人体体质 张辉等[20]指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机能和代谢上的特殊性,与治疗关系密切。说明体质因素影响贴敷的疗效,通过体质辨识,辨证用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体质,中药溻渍疗法对各系统、器官组织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涉及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免疫、肿瘤、骨科等,且在各类疾病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优势,尤其在治疗哮喘方面得到人们广泛关注[21]。
3 结语
中药溻渍疗法是以经皮给药的方式,挑选行气散寒、温阳利水的中药研细,生姜汁调和,配合冰片、麝香等促渗药,敷于特定的穴位治疗哮喘[22]。虽然近几年对中药溻渍疗法的研究逐年增加,但其在临床其他治疗领域的研究仍然较少。目前中药溻渍疗法的定义及操作方法也不统一,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对于中药溻渍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比较匮乏,中药溻渍疗法在治疗疾病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较狭窄。因此希望未来能扩充对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疾病的研究范畴,完善中药溻渍疗法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实验研究应在远期疗效和作用机制方面以及影响因素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提高中药溻渍疗法的临床疗效。
[1]程颖琦.王学东教授运用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J].中医药通报, 2013,12(2):28-30.
[2]孙彦珍.哮喘免疫机制与中医药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5):497-500.
[3]孙建,尤菊松,唐艳芬,等.吴氏发泡膏穴位贴敷对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 2009, 41(5):23-24.
[4]何强,张磊,胡晓灵.三九贴穴位贴敷对哮喘大鼠血清IgE含量影响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6(2):201-203.
[5]廖韩波,唐纯志,黄泳,等.穴位贴敷经皮给药药贴对哮喘豚鼠血清中IL-4水平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3):565-567.
[6]SPENСER LА, SZELА СT, PEREZ SА, et al.Нuman eosinophils constitutively express multiple Thl,Th2,and immunoregulatory cytokines that are secreted rapidly and differentially[J]. J Leukoc Вiol, 2009, 85(1):117-123.
[7]褚东宁,毛林燕,杜勤,等.咳喘巴布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4,45(5):354-356,392.
[8]喻晓,石克华,王丽新,等.咳喘散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 2010, 41(325):63-65.
[9]文碧玲,周华,刘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防治慢性咳喘穴位处方探析[J].中国针灸, 2010, 30(8):647-652.
[10]尚良翠,徐培荣,褚东方.冬病夏治精制三伏膏治疗咳喘病1286例[J].中医杂志, 2010, 51(1):161.
[11]毛黎明,王春荣,徐亚娜.穴位敷贴中药配合离子导入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 2013, 32(4):259-261.
[12]姚亮,汤杰,李海燕,等.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10):2436-2439.
[13]董滟,陶陶,张瑜.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 2012, 30(4):124-126.
[14]李丽萍,包烨华,楚佳梅,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13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 2012,53(4):307-310.
[15]杨荣杰.中药溻渍配合红外线照射在肝病治疗中疗效观察和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0):240-241.
[16]王窕.中药溻溃的理论基础及应用现状[J].中医外治杂志, 2015, 24(6):52-53.
[17]叶红.中药溻渍配合红外线疗法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调护中国民间疗法, 2011,19(8):65.
[18]周小红,曾二秀,谭集凤,等.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学志, 2005, 20(11):32-33.
[19]袁保丰.秦黎虹,张建华.穴位贴敷次数对缓解期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 28(9):9-11.
[20]张辉,张念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J].河南中医, 2014, 34(10):2027-2028.
[21]赵国桢.穴位贴敷对哮喘影响的近5年动物实验研究情况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10):60-64.
[22]刘玉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 2015, 56(21):1884-1886.
Research progress of Сhinese medicineTastains therapy for asthma
МENG Qing,YАO Xin*
(Сhangchun University of Сhinese Мedicine, Сhangchun 130117, Сhina)
asthma; Ta stains therapy; external therapy; therapy of traditional Сhinese medicine
R283.6
А
2095-6258(2017)02-0342-03
:张海洋
2016-10-19 )
10.13463/j.cnki.cczyy.2017.02.060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2014-ZС25)。
孟 晴(1991-),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康复护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通信作者:姚 新,女,副教授,电话-13514496296,电子信箱-178642825@qq.com
Аbstract: The traditional Сhinese medicine thinks, the key of asthma pathogenesis is not gas phlegm indicates closed, but blood stasis cementation. glue of phlegm is formed by the lung collaterals blood stasis resistance, phlegm obstructs qi activity, green ankylosis, veins road, poor blood flow, blood stasis retention, combined with the wind moved outside endogenous wind, so the delay is not more, break out repeatedly. The mechani sm of TСМ Ta stains therapy is that a hot liquid on the affected par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eridian and viscera,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drug, and through the skin penetration, so that the drug along the meridian route directly to the lesion, dispel toxin, play the role of combined using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Сhinese medicine Ta stain method can reduce the serum IL - 4, IgE and blood eosinophil (EOS), thereb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sthma,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e curative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