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自主体验教学探索

2017-03-22杨春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叶圣陶学科儿童

我校是苏州工业园区一所非常年轻的自觉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小学。校园中心及其他重要位置的大石上镌刻着叶圣陶“启蒙”等题词。2012年我们申报了“‘教是为了不教教改实验学校”,项目初拟为“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随着实验的展开,我们发现该项目看似目标具体,但容易造成学科间的各自为政,主线不明。在专家的指点下,我们根据本校学生实际,且研且行,互鉴互促,逐渐将实验主题定位于“自主体验学习”,进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并贯彻落实到各门学科,努力践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探索构建“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自主体验教学模式”。

一、自主体验:基于儿童的“为了不教”之教

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育人,将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现代人、现代公民。因此,让学生“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

同时,他又指出,作为教育对象,儿童是“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儿童的天性本是注重事实的,欢喜自己去做的。”儿童又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观,“以直觉、情感、想象为其生命的泉源。”

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根据本校学生和教育的实际,我们提出了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自主体验教学的教改实验假设:学校和教师致力于创设适合儿童自主学习实践的环境与活动,让学生沉浸其中,身体心悟,唤起强烈的探究动机和丰富的情感想象,內化、运用和创新课程蕴含的知识经验,促进主体精神、能力以至整个生命的自然成长,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自主体验教学的实验探索

依据本实验的理论假设,按照小学课程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我们开辟了“体课前、体课堂、体课外”的“三体”模块,进行了自主体验教学的实验探索。

1.“体”课前:引导学生尝试先学,自发探求,在好奇中乐学

“教是为了不教”的自主体验教学,注重在课前引导学生尝试先学,自发探求,让学生在对学习对象的好奇和学习活动的初步体验中产生乐学勤学的内在动力。

语文学科诱导“趣学”,采用自主预习六步法(读课文正字音—描红文中生字—解释词语意思—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写作特点—思考质疑解疑),以及经典每日诵读、楷体书法习字、班刊发表平台等辅助方法;数学学科激发“活学”,开展了口算心算三分钟、生活数学小日记、专项调查统计单等尝试自学活动;英语学科游戏“乐学”,让学生自编情景剧、英语口语角、一起作业网,在嬉乐中进入英语的学习情境……

为了引导学生尝试先学,自发探求,各学科在基础性课程内容和活动上,既做了拓展型的“加法”,又做了整合型的“减法”。例如语文学科的“新体验作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阅读体会拓展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力求呈现出独特的生命色彩。实验教师还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生活和语文经验,把12册课本中的习作安排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从“校园、家庭、社会、自然”四个维度,构建了“校园槐花香”“我的藏宝箱”“赤脚大仙”“快乐走班演讲”“小小通讯员”等备受学生喜爱、促进学生成长的“新体验作文”系列课程。

2.“体”课堂:引导学生交流互学,探讨内化,在合作中会学

“教是为了不教”的自主体验教学,在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交流互学,探讨内化,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合作中深化体验学习。这种带有文萃特色的课堂因体验丰富而活色生香,学生因体验深化而逐渐会学。

在自主体验的课堂教学实验中,各学科都进行了创新探索,作了多样化的模式构建。语文学科构建了“四环式”体验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生成体验;积极引领,丰富体验;积蓄情感,活动体验;延伸整合,升华体验。数学学科构建了“五步式”体验课堂教学:创设情境,进行质疑;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感知体验,进行探索;验证归纳,进行概括;练习应用,进行检测。英语学科构建了“互动式”体验课堂教学:任务感知,活动体验;示范讲解,练习应用;总结评价,自主交往。艺术学科构建了“四段式”体验课堂教学:情境设置、自主创意、活动体验、评价提升。体育学科开展了“循环式”体验课堂教学:尝试体验、示范辅导、练习提高。

3.“体”课外:引导学生拓展自学,实践探究,在创新中活学

“教是为了不教”的自主体验教学,重在课后和课外引导学生拓展自学,实践探究,在学科特色、校园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创新学习和创造实践,焕发生命成长的活力。

一是开发学校本身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后拓展自学活动。语文书香节,漂流书籍阅读、拼音转转盘、字母宝宝书签、读书摘记手抄报、小作家自制一本书、舞台课本剧,将读、写、用多维结合,书香浸润童心;数学数科节,人体拼图变变变、爱心义卖我买卖、鸡蛋比拼撞地球、统计数据画图表、智慧国象心中算,数学、科学、美术、信息学科有机整合,知识充满童趣;双语节、艺术节,英、美、音、体、科诸科融合,英文卡拉OK、儿童课本剧、英语爱心义卖等等,学生在玩转英语中边体验边学习。

二是利用社区社会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广阔自由的课外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课堂学习的问题,走进现实生活,在接触山川河流、园林建筑、社会人生中,拓展知识意义的体验和领悟;让学生运用体验学习的收获,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创造、小发明、观察预测天气、修理家庭简易装备等活动中,加强实践创造的体验,培养能力;让学生立足本土学习的基础,开展国际交流,在连线澳洲、研学新加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开放自主的体验和意识。

三、自主体验教学中的师生成长

在自主体验教学的实验探索中,我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在教育教学的创新中促进了学校和师生的共同成长。

1.营造课堂体验氛围,助力师生自主探究

建校6年来,我校自觉践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努力推进“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自主体验教学”实验,将“自主体验”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要求贯彻于课堂,体现于校园,融入于教师的日常工作和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中。教师们围绕“自主体验教学”而不断学习、研究、实践,自主申报了近10项与“自主体验教学”相关的省、市、区级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不仅如此,我们把学生的自主体验学习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着力打造智慧课堂。借助省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课题,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实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学校掀起了一个“微课程自主体验教学实验”的热潮。“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程”“電子书包”等创新实践,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质量显著提升,教师的教改热情、专业自信和研究意识也充分激发出来,几乎全部参与了国家、省、市和园区组织的各类微课程比赛。仅在2015年苏州市“一师一优课”的晒课活动中,我校一线教师60人共晒优秀课54节,晒课者占全校教师的90%。随着自主体验教学实践和教材开发的深入,师生共建并正在完善着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自主体验课程”。

2.创设校园体验场域,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自主体验学习”在融入课堂、活动时,也悄然改变着校园环境。英语读书角、快乐数学屋、移动发表台、书法办刊廊及各班特色板报等等,均洋溢着“自主体验”的教育气息。各学科的特色“课前三分钟”,朗朗古文诵读声、精打细算速算本、英语口语情景剧、每周一句的黑板文化等等,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一种独特的文萃声音。学生在课间课后,欢呼雀跃于充满生机的校园,在上课预备铃响起时,无需老师督促而自觉进行各学科的各类体验活动。“情动于衷而发于外”,正是有了“三体”学习,学生的人生体验和自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先后发表的体验式作文超过1000篇,全校学生人均2篇左右。

如果说学科成绩的进步是显性的,那么学生习惯的养成则是潜移默化的。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自主体验教学”,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了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成长的生命自觉。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深入开展以“自主体验教学”为项目的“教是为了不教”教改实验,努力取得更大的育人实效。

(杨春芳,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215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叶圣陶学科儿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霜的工作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燕子,住下吧
“超学科”来啦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