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实录

2017-03-22蒋崇勇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陋习孙中山眼泪

一、交流谈话,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一起看屏幕(展示中山陵图片),这是我们南京的一个著名的景点,它叫——

生:中山陵。

师: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有很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因为这里安葬着一位曾经领导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并且当了临时大总统的一个人。他叫——

生:孙中山。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发生在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谁来读课题?

生:《孙中山破陋习》。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当中哪个字或者是哪个词语的意思?

生:“破”的意思就是废除。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最后一自然段中写了:“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师: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理解题目当中关键字的意思,这是一个好的方法。

生:“陋习”在这篇课文中指的是缠足。

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題目的意思是,孙中山废除缠足陋习。

二、引导质疑,确立话题

师:题目就非常好地概括了这个故事所要写的内容。关于这个故事,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生:孙中山为什么首先废除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生:为什么破除这个陋习?

生:缠足到底有多痛苦呢?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事重点描写的内容正是孙中山为什么决心破除缠足陋习。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标画出你的发现。(出示阅读提示:孙中山为什么要破缠足陋习?边读边思考,标画出你的发现。)

三、感受情节,聚焦表达

师:谁愿意第一个先来分享?

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因为他很喜欢,不想让姐姐受到痛苦和伤害,所以要破这个陋习。

师:孙中山喜欢姐姐什么?

生:他最喜欢听姐姐唱歌。因为“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师:你读到这样的场景就仿佛看了姐弟俩说话唱歌的场景,是不是呀?谁愿意读出这样一个温暖的快乐的画面?

生: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师:这是多么好的一对姐弟啊!还有谁想说孙中山喜欢姐姐什么?

生:孙中山还喜欢姐姐不怕吃苦。“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这么多劳累的事情应该是大人做的,可孙中山的姐姐却不怕吃苦,把家务活都做了。

师:姐姐不怕吃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具体表现在姐姐做的各种事情上,她会洗衣、烧饭、插秧、挑柴,而且样样活儿都干。

师:还可以说她平时会干什么事,也能看出她不怕吃苦?

生:她应该还会砍柴、挑水……

生:她一定还会种菜、打扫卫生、喂猪……

师:想象着姐姐在干这些活的时候她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

生:“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

师:她刚才朗读时,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觉?

生:我发现她读的时候,嘴角还弯弯地翘着,仿佛姐姐是面带着笑容、每天快快乐乐地在做这件事。

师:你的发言表明你听懂了她的朗读,真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么好的一个姐姐要被缠足受折磨,所以孙中山因为喜欢姐姐要——

生:破陋习!

师:接着聊,有没有找到第二个原因?

生:我找到的是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我从这一句话看出了姐姐非常痛苦,眼泪直往下流。

师:读到这样一句话,很多同学在预习作业中就写下了自己的疑问,谁来说说自己的疑问?

生:姐姐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不怕吃苦,为什么一缠足就疼得眼泪直往下流?

师:有没有女孩子和她的疑问是一样的?

生:我的疑问和她一样。

师:有没有男生和她的疑问一样?

生:我的问题和她的比较接近,我想知道缠足究竟有多疼,让姐姐疼得眼泪直往下流呢?

师:关于这个问题,不仅女孩子关心,男孩子也关心。老师相信同学们读了下面这段资料,会对缠足之痛有更深切的体会!

配乐朗读资料《最残忍的刑罚》:缠足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时间最长、迫害人最多的“刑罚”。女子缠足从小时候开始。缠足时,先用白矾洒在脚缝,五个脚指紧靠一起,脚面用力弯成弓状,然后用白绫缠裹。缠上两层,用针线密缝,一面狠缠,一面密缝。缠完后,脚如炭火炙烧,疼痛难挨。随后日子还要他人搀扶走动,以活络筋骨。如此日复一日紧紧纠缠,并用药水薰洗,不到半月,脚面弯曲,折作四段,十指腐烂,鲜血淋漓。久而久之,腐烂的血肉变成脓水,流尽后只剩几根枯骨……“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真切地反映了女子缠足被摧残的痛苦。

师:资料读完了,作为一个女孩子,当你看到这段文字,看到这些缠足的图片时,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好好感谢孙中山破掉这个陋习,要不然现在我们女孩子的脚也要变成这样了。

生:缠足实在是太残忍了!那种疼痛一定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师:见到此情此景,男孩子们想说些什么?

生:这个刑罚太残忍了!要是我也一定会疼得哇哇大哭的。

生:以前做女孩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师:同学们,老师将文中的句子作了一点删改,请你们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出示原句及修改的句子:

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姐姐痛苦极了!

生:老师把“眼泪直往下流”去掉了。

师:对比着读一读这两句话,想一想文中这样写更能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有了“眼泪直往下流”这句话,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姐姐缠足时的痛苦,疼得受不了!

师:联系生活想象一下,除此之外,姐姐疼得受不了还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

生:可以换成“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生:换成“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生:还可以换成“把身边的床单都抓破了。”

……

师:说得很好!加上这样的句子,就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让人感觉这一幕如同发生在眼前。谁来读一读姐姐痛苦的表现?

生:“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师:接着聊,有没有找到第三处原因的?

生:我找到的是第七自然段的内容,写的是姐姐被缠足几个月后的变化。

师:第一句话有31个字,一个“痛”字也没写。可是,我相信你们能从中读出姐姐的“痛”。

生:我从“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看出姐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就不像第一自然段中说的活泼开朗,不怕吃苦。这主要是因为缠足给姐姐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师:老师特别欣赏你用“姐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句话来表达你所感受到的姐姐的变化。更要表扬你通过前后对比的方法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人物的心情。

生:我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判若两人”,指的是明明是同一个人,前后给人的感觉就像两个人似的。都是因为“缠足”,让姐姐变了!原来是一个快乐的姐姐,现在是一个怎么也快乐不起来的姐姐。

师:你说得非常有道理。用这个词来形容姐姐的变化非常恰当!(音乐起)同学们,原来那么快乐开朗、那么勤劳的姐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谁来读这段话?

生:“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师:从你的朗读中传来一阵阵对往日欢声笑语的怀念!

生:“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师:我们听到的是满满的惋惜!看到姐姐如今的变化,孙中山告诉自己一定要去做一件事,这件事是——

生:废除缠足陋习!

师:同学们,你还从哪里读懂了孙中山要破除这个陋习?

生:第五自然段中孙中山对妈妈讲的那句话“别人笑话怕什么”,就是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想为姐姐求情。

生:孙中山很心疼姐姐,想保护姐姐,不让她受伤害。但他又没有办法,很生气。所以他对妈妈说:“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师:同学们,“言为心声”,认真读一读孙中山和妈妈的这段对话,文中在写这段对话时有什么不一样?

生:他们俩说的话三段有提示语,其中孙中山第二次的话没有提示语。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我们知道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心情或内心想法。那孙中山第二段话没有提示语了,你能读出他内心的心情或想法吗?

生:我感觉孙中山心里肯定特别心疼姐姐,特别气!

生:我还觉得他因为没有别的办法帮姐姐,一定特别着急!所以冲着妈妈嚷起来。

师:你们跟故事中的孙中山年龄差不多大,能通过这样一段语言就明白了孙中山内心复杂的心情和情感,了不起!如果让你来说,你可能会对妈妈说什么?

生:女孩子不缠小脚怎么就会被人笑话了?明朝的马娘娘就是大脚,有谁笑话她了?

生:你也知道是害人的!祖宗传下来的就不能改了吗?

师:从大家的话语中,我们同样听出了内心的气愤和急切!谁来读孙中山对妈妈说的话,读出他心中想法和情感。

(生读相关语句)

师:同学们,看着姐姐现在沉默寡言的样子,想着姐姐曾经幸福快乐的情景,假如你就是孙中山,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姐姐真可怜!真希望她能再回到从前快快乐乐的样子!

生:姐姐受到了这么大的伤害!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快乐起来了!

生:都是“缠足”把姐姐害成这样,我将来一定要破除这个陋习!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根据了解题目的意思,围绕着“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除缠足陋习”这一话题读故事,一起随着文字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内心,体会着文字表达的具体生动,感受着故事内容的扣人心弦。课后大家可以去阅读孙中山先生的故事,把你感兴趣的内容记下来,大家互相交流。

师: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回去以后问问周围的老人或者查找资料,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

(蒋崇勇,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211100)

责任编辑:赵赟

【课例导读】

一直以来,在语文课上,我们究竟应该“教什么”?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或教研活动中经常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然而,在當前的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这些现象:一部分教师在上语文课时不明确到底要教什么,于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结果是教师教得模糊不清,学生学得一头雾水;还有一些教师在语文课中这点要关注,那点也舍不得丢,意图面面俱到,却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语文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未能做到清晰地认识和准确地定位。蒋老师通过《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例,力图呈现对语文核心教学目标的思考与实践,并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真正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价值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核心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在教学中加以聚焦。

【执教者简介】

蒋崇勇,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教务主任,南京市语文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宁区新长征突击手。曾先后获得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南京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近年来,潜心于“会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先后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近十项,公开发表二十余篇论文、案例,应邀公开教学或讲座近百次。

猜你喜欢

陋习孙中山眼泪
孙中山的绰号
眼泪
妹妹的眼泪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彰显气度
炒楼陋习
育儿陋习
完形填空三则
官场陋习
夫妻关系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