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研究

2017-03-22严雪峰

商情 2017年1期
关键词: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控制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文章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从机构设置、控制标准、控制手段等方面构建保障机制,并指出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审计;审计质量;质量控制

我国的审计制度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内部审计是现代审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审计事业兴亡的重要力量。内部审计的关键工作是质量控制。内审质量控制是指内审机构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内审规范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而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和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则是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一、内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企业内审质量监督检查发现,企业的内审质量控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审机构设置不规范

独立性是保证内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现行内审机构设置不规范,有的未设立内审机构;有的虽设立了内审机构,但是与财务机构权责不清;有的未设立专职审计岗位,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甚至是由财务人员兼任。内审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审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内审业务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从而无法保证内审质量。

(二)内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

内审质量控制标准是内审质量的控制依据和内审业务的作业规范,是内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审计规范体系建设更多的是面向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明显地偏重于法律、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而忽视了内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造成了内审质量标准不明确,内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而且就内部审计本身而言,由于每个企业内部的经营目标不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授权不同,使得内部审计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导致内部审计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三)内审质量控制手段不全面

有效的内审质量控制手段应包括内审制度约束、内审督导复核、内审工作考核、内审责任追究等。但企业内审在这个环节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制度建设比较薄弱,某些已经建立的制度甚至也形同虚设。(2)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或督导复核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执行不严。(3)内审工作考核未能有效执行,且缺少较完善的量化指标。(4)内审责任追究不到位,有的责任追究形式化,没有切实得到落实;有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使责任追究无法实施,有的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内审组织保障机制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企业必须成立审计委员会和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机构在企业中应处于较高的层次,这样可以保证内部审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审计的独立性越强,审计的质量就会越高,其审计成果运用就更有效。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如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最高管理者领导内部审计机构,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使内审机构独立于甚至高于各职能部门。这种模式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提供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有效地提高内审质量。

(二)建立健全内审质量控制标准的评价体系

要建立科学的内审质量控制标准评价体系。要建立科学的审计质量评价标准,注重科学性、操作性、可行性,引导审计人员自觉地按照审计质量评价的要求进行审计,从源头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要把审计人员是否规范审计、廉洁审计、高效审计、优质服务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每年邀请被审单位和相关人员对审计人员进行民主评议、征求意见,并充分运用好评议结果,明确奖惩办法,促进审计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审计业务操作程序和办法,明确审计工作目标和责任,加强监督检查。逐步实现对审计质量的实时监控,在审计项目立项时就提出明确的审计目标,根据目标要求结合被审单位实际,制定思路清楚、重点突出的审计方案,审计小组要严格按方案实施,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机构负责人把好审计方案关、审计实施关和审计报告关,以保证查深查透、查清查实,充分揭露问题。每年还可以定期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进一步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内审质量控制的手段保障机制

为了实现内审质量控制的日常监督与定期监督相结合,首先,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所谓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审计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机构负责人对具体审计项目履行情况进行逐级审查的制度。各级复核人员应明确其具体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自始至终都处于适当层次的控制之中。其次,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能够促使各级内审人员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强化质量控制的责任意识,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并将奖惩制度落实在内审质量控制的實际工作中,有效地提高内审质量。最后,应当定期组织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及时发现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结论

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组织的治理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管理层在面对全球激烈竞争时所做出的反应,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及时、可靠、相关的信息,而内部审计则被视为帮助改善质量、支持关键治理程序的最合格的职业团体。

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审计工作的更加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越来越高,审计业务也越来越复杂,从财务审计到工程审计到合同审计再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等,都是内部审计业务的覆盖范围,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有足够的水平与能量来保证完成审计任务,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审计质量,这就需要一个全面的、适当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要想屹立不倒,需要时刻对自己做“体检”,这个“体检”如果做的好,那么就会让企业“增值”,提高“免疫力”,即增加企业的价值、控制企业的风险。因此,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不仅是企业提高综合实力的需要,更是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必备要素。

参考文献:

[1]张力军.内部审计质量研究评述[J].会计之友,2015.(24):111113

[2]董君飞.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6.(2):6869

[3]颜毓洁.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4,(10):8890

作者简介:

严雪峰(1981.12-),男,汉族,上海人,就职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科,研究方向:审计。

猜你喜欢

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