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时代的翻译活动新格局

2017-03-22杨丹张志云刘伯书

出版广角 2017年1期
关键词:超文本译作译本

杨丹+张志云+刘伯书

【摘 要】随着书写和阅读的网络化,网络出版势在必行。但是,网络译作的出版作为网络出版的一部分,不仅指传统纸媒译本的电子化,而且必须考虑网络条件下的全新译本形式——超文本译本。该种译本可在译作正文之外开辟互动帖,使得传统印刷媒体中被代言甚至被忽视、被压抑的读者得以显身,他们发表观点,参与讨论,甚至直接参与翻译过程,而读者的心得和讨论又作为后续读者的阅读对象,成为整个网络译本的构成部分。在这种能充分互动的译本中,翻译活动各主体都逐渐演化为“读—译者”,从而实现了翻译活动各主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促进了译本的接受。

【关 键 词】主体间性;超文本;印刷媒体;网络翻译;互动

【作者单位】杨丹,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志云,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刘伯书,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互联网时代翻译和译作出版新格局

在网络化时代,网络媒体不仅是工具,更作为“人类生活的延伸”(McLuhan,1964),成为人类社会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数字化生存”(Negroponte,1996)。随着读者阅读方式越来越网络化,网络写作和翻译也越来越流行,网络出版也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作为网络出版的一部分,译作的网络出版不能被简单视为传统纸媒译本的电子化,二者无本质区别,本文统称为平面印刷媒体译本。事实上,跟网络文学一样,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翻译活动的内核,深刻改变着翻译活动的格局,而不仅是外在的翻译技术手段。在我国,《哈利·波特》《魔戒》《论中国》等作品掀起的网络翻译热潮展现了一系列网络条件下的翻译活动新现象,也涉及译作的网络出版问题,引起译学界的宏观思考,值得出版界关注。

在《魔戒》翻译活动中,网络和读者对译作接受(出版)的影响首次凸显,广大读者开始借助网络积极参与翻译批评,体现了读者期待和出版社译本局限性的矛盾。针对译林出版社译本《魔戒》出现的问题,托尔金迷们提出了大量深刻、专业和激烈的批评,甚至提出口号要抵制译林出版社译本。对此,责编和主要译者做出了积极回应,译林出版社更是在其官网专门开设了关于《魔戒》译本的讨论专版,并承诺在修订译本时参考读者意见。

《哈利·波特》的网络翻译为国内首次大规模的网络翻译活动,同时,读者也开始参与翻译过程。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刚在美国上市,国内部分哈迷们便因等不及出版社译本,甚至不满官方(出版社)的翻译而在网上自行翻译并陆续发布自己的译文。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上市第二天,整部原作就被传到网上,哈迷们通过集体合译、网上竞译,甚至在人民出版社之前率先译出《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另外,充分体现读者参与(读者、译者互动并分工合作)性的当属天涯论坛On China的翻译。这种充分的互动和参与是通过译文正文之外的互动帖(分为交流帖、心得帖、碰撞帖、策略帖和讨论帖五种形式)得以实现和加强的,使得读者可以在译文正文之后充分讨论并制定翻译策略,甚至参与翻译,并在见仁见智的分享和争论中汇聚尽可能多的读者视角,有效促进译本的接受,使得该译本成为能充分互动的译本。

前两个案例中,出版社、读者的论战和对抗体现了网络对传统翻译的挑战,读者试图通过网络互动参与翻译过程的努力,也正表现了传统翻译交际性与线性平面表达的内在矛盾。第三个案例中,基于网络的超文本作为一种多维立体的互动型文本,使得翻译活动各参与者(主体)得以在超文本译本中转化为“读—译者”,并通过民主协商实现“同台合唱”,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间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译作的接受。此外,超文本译本将翻译活动的组织、过程、出版和接受融为一体并文本化,涉及网络译作出版的整个过程。

总之,与传统翻译相比,网络信息时代的翻译已呈现诸多新特征,而超文本译本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译本形式。因而,网络翻译不能简单被视为纸质译本的电子化,译作的网络出版也不等于将纸质译本扫描后,直接搬到互联网空间。我们只有把握网络翻译的本质,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翻译的独特魅力,才能促进网络信息时代翻译的繁荣。

二、译作出版与主体间性

随着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发展到认识论,再到存在论,学界的阅读观和翻译观也经历了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本体论以客体为中心和出发点,并将主体客观化或对象化,试图通过对客体进行客观的观察、分析和认识,从而发现、利用或征服客体。因而,客体性翻译观认为,原文是作者原意(甚至包括原文句法,因其体现作者意图)的明确再现和唯一标准,而译者的任务就是以原文为准绳,通过自设藩篱并亦步亦趋,追寻和再现作者原意,体现为严格甚至极端的直译。认识论体现为主体性,强调实践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主体性阅读观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文本本身就是具有诸多空白点的召唤结构,否定原作存在确定的终极意义,意义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感知、想象、理解和感悟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来激活、确定。但是,由于读者在传统翻译中隐身,主体性翻译观只能考虑译者这一特殊的读者,只体現为译者主体性,强调创造性叛逆的合理性,鼓励译者的显身、操纵,使得译者主体性过度张扬,造成“怎么译都可以”的乱象。客体性和主体性翻译观,只体现为绝对的单一主体性,即作者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试图将翻译中特定立场下的暴力合法化,因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逐渐引起了学界质疑。

存在论提出了主体间性原则,以交往理性约束和修正这种单一、封闭、极端和绝对的主体性,强调各主体之间平等的交往、对话、体验和理解,以实现和谐和认同,并达成共识。在存在论的指引下,阅读观也出现了重大变革,阅读并非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而是文本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和对话;阅读并非复制文本,而是在文本开放性基础上的建构;阅读并非局限于文字符号本身,而是还原为鲜活的生命,是双方经验和情感的注入和交融。

翻译过程可分为理解和表达两大基本环节,可视为一种特殊的阅读和创作,因而也必须将主体间性确立为基本原则。此外,翻译活动要想履行翻译之名与翻译之实的双重属性,也要依赖于主体间性的实现程度。所谓翻译之名,即翻译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必须履行翻译之所以成其为翻译的社会文化规范和角色。翻译区别于创作,因而不能脱离原作,翻译行为应该得到作者的认可。翻译之实,即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必须促成作者、译作和读者之间有效的双向交流,并达成共识。因而,在理想情况下,翻译活动参与者必须在作者、译者和读者要求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才能实现最广泛的主体间性,并因此获得合法性。

在图书翻译中,作为翻译活动的委托人和事实上的组织者,出版社不仅拥有最高的话语权,还协调着所有的翻译活动参与者,操控着整个实际翻译过程,并通过各种营销活动促进译作的接受。因而,出版社是发挥翻译主体间性最为关键、最为有力的翻译主体,其应充分认识主体间性在译作出版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促进翻译活动各主体间的平等协商。

三、平面印刷媒体对翻译主体间性的压抑

作为一种比创作更为复杂的书写活动,翻译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视为交流活动,因而对交际性、主体间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约束主体性的过度发挥,现代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的伦理这一理论难题,还有一些学者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了译者的自我反思。但这些主张只是一种道德呼吁,并非可行的机制。因而,现代翻译学理论中的主体间性,只是理论层面上译者单方面假想的理想交流和协商。

事实上,即便是传统平面印刷媒体翻译,也至少经过四个不同过程:翻译委托过程(委托人、译者)、实际翻译过程(译者)、译作审校和出版过程(委托人)。每个过程都有各自的主体出场,而并非仅靠译者一己之力。但是,传统印刷媒体译本遵循线性思维,使得译作的表达只能严格遵循一套主控逻辑,只能将繁复的翻译过程以及各翻译主体努力压缩、简化和融合为一种声音,造成一种客观、透明的假象。因而,译者成为其他翻译活动主体未经授权的天然代言人。一方面,译者通过与原作者的“推心置腹”与其感同身受地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理解作者;另一方面,译者设身处地地推测读者和发起人在既定交际语境中的需求和反应,促成译作的准确、广泛传播。

此外,所产生的译本要想产生应有的效果,还要经历读者接受过程,才能扎根于目的语言文化土壤,获得来世的生命。传统翻译中,读者在译本面世后才能以翻译批评( 多为学术精英的学术成果)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此时读者反馈已无法反映在译作中,更无法最大范围与其他读者共享。而且,长期以来,原作、译者的选择以及发表渠道都由出版社垄断,读者也很难通过市场选票对翻译活动施加影响。由此可见,所谓 读者主体性只体现为译者的读者意识,即译者心中有读者、考虑目的读者的阅读期待。但是,读者主体性可以被代言吗?这种未经读者授权的被主体性合理性何在;现实、充分的主体间性可以通过与假设的读者交流来实现吗?甚至,作者也是被排除在现实翻译过程之外的,所谓作者主体性,也仅因为原作(的意义)是译者进行翻译的基础和依据。但是,原作的意义等于作者原意吗;译者阅读又能多大程度上反映原意;原作者对其作品难道没有最起码的诠释权吗?译者仅从单方面对其他主体的主观推测,就能代表其他主体的意志,代行其他主体的阐释权吗?由此可见,在传统印刷媒体环境下,所谓译者与作者、读者的主体间性至少是不充分的,甚至是假想的。

四、网络条件下翻译主体间性的实现

主体间性不是要抑制交流,而是要解放交流,且只有充分、理性的交流互动才能达成共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从主体间性的相关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互动型媒体的影子。主体间性所要求的理解、对话和沟通,实际上是一种时空错位的距离性交往类型,或者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非共时性沟通。显然,这正是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互动型媒体的新特征。正因为如此,吉登斯指出,在网络时代,“‘时空分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形态的一个重要特质,即人类生活已大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束缚,‘在场与否已不成其为社会互动展开的必要条件,特定场所的人或发生的事件很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时空的其他人或事件的影响” 。作为网络媒体的文本化结果,超文本的出現,打破了纸媒条件下文本的物理边界,实现了文本解读各相关主体最大范围内的跨时空交流。基于网络媒体(超文本)的超文本译本,可充分发挥超文本的节点功能,在译文正文之外开辟多重表达空间,并消除时空距离,构成所有翻译参与者(主体)显身、交流并参与翻译过程的平台。因此,各翻译主体都逐渐演化为读者,每一方都有阐释权,甚至有权参与翻译过程,在讨论、协商、碰撞中形成共识,维系着翻译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把最终决定权留给读者的点击率选票。总之,封印于传统平面印刷媒体译本之内,仅存于理论伦理层面的主体间性,在网络媒体条件下得以充分实现。此外,读者的评价和反馈,不仅发挥着翻译批评的作用,还作为后续读者的阅读内容,成为整个超文本译本的一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讲,所有参与互动的读者又都是“读-译者”,而超文本译本便是一个不断被丰富、挖掘的译本。

此外,相较于平面印刷媒体译本,超文本译本遵循着截然不同的生存法则。传统译本的生命力在于出版和印刷,为出版社和学术精英所操控。但网络译本的生命力取决于转载和基于回复数、点击率的网络检索选择机制。在包罗万象且不断更新的网络信息空间中,点击率高、回复多的作品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信任,从而浮出信息大海,甚至置顶,而点击率低、回复少的作品往往石沉大海,湮没于网络信息浪潮中。网络条件下,以点击率选票、回帖选票和点赞选票为基础,以发帖监管为辅助的网络民主决策机制已经形成,以制定、授权并执行各项共识,确保各方的有效参与,充分地实现主体间性。可见,超文本译本是翻译成品的网络呈现,还把翻译活动的组织、出版和接受融为一体,并将它们作为译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超文本译本与纸媒译本、电子化的纸媒译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被视为一种崭新的译本形式,应该引起译学界和出版界的关注。

如前所述,网络译本不等于电子化的纸媒译本,基于网络的超文本译本打破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译本对主体间性的束缚,是网络条件下的译本新形式,体现了网络翻译和传统翻译的根本区别。出版社作为翻译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应正确认识网络翻译的本质和优势,引领网络翻译活动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McLuhan, M.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M]. New York:Signet Books, 1964:1.

[2]Negroponte, N. Being Digital [M]. New York:Vintage Books, 1996.

Selden, R., Widdowson, P., and Brooker P.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M]. Essex:Prentice Hall, 1997:56.

[3]曹鹏,赵艳丽. .网络时代的翻译文学[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134-135.

[4]段成. 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主体间性[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97.

[5]吕侃. 2008. 从《哈利·波特6》的网络翻译看网络翻译现象[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6]宋晓春. 主体间性与译者[J]. 山东外语教学, 2005(4):88.

[7]王树人. 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5-6.

[8]王曉东. 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问题论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1 (5):44.

[9]夏雨禾.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 (4):68-69.

[10]张艳琴. 网络时代文学翻译读者角色的多重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6):17-21.

[11]张再林.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J].人文杂志,2000(4):12.

[12]张志云. 超文本译本:网络条件下的译本新形式 [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超文本译作译本
例析初中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
what用法大搜索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应用超文本建构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组织能力
超文本阅读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
SOME汉译初探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