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7-03-22赖素琼
赖素琼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课改也在不断地加强,如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正确地运用“层级教学”是留给当下小学数学老师们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层级教学”是仁者見仁智者见智,看见“层级教学”的运用一定要得当,凡事过犹不及,本文通过介绍“层级教学”的概念和内涵,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正确运用“层级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关键字】 层级教学;小学数学;内涵概念;意见建议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学校教师要全面地创新课堂教学的设置,“层级教学”作为教学新形式,引起了小学数学老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充分发挥“层级教学”的教学优势,要不断地探讨和试验,因此,在课堂中“层级教学”的应用变得十分重要。
一、“层级教学”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是当前教育提出的重要目标,因此“层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浮出水面,总体而言,“层级教学”和古代提出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层级教学”教学的提出是符合当下教改要求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引导中给予不同的教学辅导和帮助,实现了不同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共同发展的目标,因此是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化的趋势。
“层级教学”就是根据当下教学改革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素质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不同的需求制定符合全部学生的教学目标,同时展开教学辅导,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设定,给予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学习基础强的学生要求提升他们的思维素质,而且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侧重让其掌握书本的知识点,各有侧重,因材施教,最后的目的就是实现不同素质的学生整体都得到提升。
“层级教学”作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不仅能够让不同学生得到相应的水平的提高,避免高难度,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制定“层级”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整体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正确运用“层级教学”的意见建议
为充分发挥“层级教学”的优越性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们要正确运用“层级教学”,结合实际经验,认真分析探讨,提出几点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正确运用“层级教学”的可行性意见建议:
1.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可采取“分级”设置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时,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目标,尤其是教材的难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性和学习兴趣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已达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效果。因此,老师在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结合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2.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层级”教学
任何事物都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中分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如果说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一,对于表现活跃的学生,老师可以不用主动地调动,而表现沉默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其课堂表现得活跃程度,这就是所谓在实际中,制定“层级”。
3.在课后练习中,实施“层级”教学
由于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不同,对于课本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就不同,所以对学生的课后练习的要求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在数学应用题设置时,可以设定选做题供有能力的学生练习,促进其能力的提升和延伸,而能力稍差的学生也不会因不会做题而犯愁或者尴尬。
4.在学生评价时,实施“层级”教学
现实中每个学生对待别人的评价时反应不一,有的可能面对积极的鼓励后会比较骄傲,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奋发有为继续努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不同的对待。而且在对待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也应该采取“层级”教学,对于学习靠前的要给以压力,继续督促前进,而学习后几名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学生自信,迎难而上。
层级教学作为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被不少学校老师所采纳,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具体学生具体对待,有利于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地运用“层级教学”模式,不能因为“层级教学”让学生产生被歧视的想法,要通过“层级教学”让所有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红梅.小学数学分层级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4,(2):125-125.
[2]杨宇.实施异步层级教学促进学生最优发展——层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1):141.
[3]楚思成.树主体之“的”,发主导之“矢”——浅谈层级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1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