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中的哆来咪

2017-03-22徐敏贤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阶蜗牛绘本

徐敏贤

随着大量优秀绘本的出现,广大幼儿教师在被绘本吸引和打动的同时,也力图将其引入幼儿园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之中。这一做法不仅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视角,也使之成为各个领域教学相互渗透、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使教师所组织的活动更注重综合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并使之获得多元发展。本文我想通过一次结合绘本《啪嗒啪嗒的蜗牛》而研磨出的小班音乐《蜗牛啪嗒啪嗒》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些设计活动过程中的感触。

《啪嗒啪嗒蜗牛》主要讲的是一只普通的小蜗牛,突然有一天,长出两条腿,变成了“啪嗒啪嗒蜗牛”的故事。故事中的蜗牛上坡路,下坡路,它都啪嗒啪嗒走得可快了。而且它超过了乌龟、青蛙、蝗虫……甚至超过了小兔子!可是,走着走着,它才突然想起,原来自己是出来散步的!

一、寻找音乐要素

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幼儿的心灵,它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发展智力,音乐情境的创设更能提高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绘本中的故事主线正好是一个情境创设的载体,但是前提也需要考虑绘本故事的内容是否有趣且富有变化,是否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就如何运用绘本开展音乐活动来说,故事内容中必须有恰到好处的音乐切入点,能够以趣引人。教师还必须从音乐活动的性质出发,进一步探讨该绘本故事是否适合变化的节奏和音色等手段加以演绎,使故事情境与音乐更为契合,变得更为生动引人,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共鸣。就《啪嗒啪嗒蜗牛》这个绘本故事而言,其中可挖掘的音乐要素包括:

1.故事主角突破常规有脚走路,并且有象声词描述,便于塑造音乐形象。

2.故事中的上坡、下坡、上猪背、下猪背等情境可以结合钢琴上行、下行的音阶以及歌曲《小老鼠拍楼梯》进行改编,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的高低区别。

3.故事过程中,蜗牛是以散步为主线,所以路上遇到了很多小动物,形象比较吸引幼儿,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吸引幼儿进行学习。

二、合理改编故事

不是每一个绘本都能适合幼儿在音乐活动的使用,也不是每一个绘本的每一部分都能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去。在音乐活动中绘本的另一有效运用方法就是将绘本稍作修改,使之能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本次活动中我在修改绘本内容中所用的几个方法:

1.删减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去枝强干法。在符合目标及不打破故事完整性的前提下,将绘本故事中不需要的情节进行删减,使内容更为紧凑。本次的活动是一次小班幼儿的歌唱教学活动,所以内容必须精炼,歌唱段数不能太长。在研磨过程中首先我去除了大部分与音乐不能结合的故事情境,留下了符合音阶上行、下行特点的上下山坡、上下猪背情境,并且考虑到情境延伸中需要的音乐的变化、幼儿的创编,我们还留下了小蜗牛遇到兔子和乌龟这两个有明显不同的故事角色进行一些节奏上的变化。

2.提炼法。选择好的绘本内容在经过第一步的筛选后,还需要进行提炼,取精去糟。就像这个活动中,初期的预想是这几段删减好的故事情节正好成为活动的三个主要环节,上、下上坡的情节为学唱音阶的部分;上、下猪背为巩固音阶的部分;见到乌龟和小兔为节奏变换部分,但是在之后的试唱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存在问题:第二部分于第一部分意在巩固,但是内容大致相同,反复演唱既增加了幼儿歌词的负担,同样也拖长了活动时间,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于是在经过讨论过后我们在这三个部分内容再次进行提炼,选择在之前的导入环节中先解决音阶的学习,这样后面的故事情节就选择上、下山坡出游,来创设散步的情境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再选择有变化的见到兔子和乌龟的部分进行歌曲的变化。

三、选择适合音乐

将绘本故事设计为音乐活动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教师选择的音乐,用音乐“说话”,用音乐表达画面,音乐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时,切记要符合故事人物和故事情境的特点,使之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就拿本次活动为例,在挑选音乐时,我反复思考的就是该音乐是否能使幼儿感受到角色动态,能否符合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以便幼儿更好地感受并能自如地表达。

本次绘本我选用的是《小老鼠爬楼梯》为音乐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这个音乐的选择也是一次机缘巧合。正好在之前的音乐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学习了歌曲《小老鼠爬楼梯》。我发现这首有趣且简单的歌曲,孩子们通过两三遍的学习就能演唱。同时歌曲将音阶中音高的变化与上下楼梯这一较为具象化的情境结合在一起,也让我不禁联想到在歌唱教学中我们一直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幼兒的音准问题。如果能用具象的感受表示音阶中音高的变化,这其实对于幼儿音准的掌握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我就默默地记下了这首歌曲。当研磨本次活动的时候,我立刻捕捉到了里面上、下山坡,上、下猪背这两个情境能够很好地融入这首音乐中,也很符合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以及难度。同时为了增强音乐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我将最后段音阶的节奏进行了一点改变,一个歌唱活动的选材就完成了。

四、适时引导推进

整个教学活动,我并没有使用过多的教具,而是通过课件的帮助以背景音乐、范唱等形式贯穿始终,使整个活动体现出极强的音乐性。在活动中我也较为重视在各个环节中分解难点,使各个环节紧紧相扣:

第一环节:通过猜谜出示蜗牛形象,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这只蜗牛的不同——有两条腿,然后学习蜗牛走路的象声词“啪哒啪哒”,根据歌曲中的节奏练习“啪哒啪哒”,最后加上音阶再次进行练习。

第二环节:根据绘本内容创设情境,在引导幼儿通过音节演唱与蜗牛共同的上、下山坡中巩固练习音阶,同时学习歌曲第一段内容。

第三环节:推进故事情境,通过为小兔和乌龟配对“啪哒啪哒”节奏型,感受音阶节奏的变化,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第四环节:总结故事内容,根据图谱完整进行演唱。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安排,再加上教师适时引导、适度推进,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一一化解,又及时抓住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我的绘本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是在这次活动的研磨中我也发现了绘本故事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所展现的魅力,它也是我们设计音乐活动可以开辟的素材之一,优秀的绘本故事为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搭建了崭新的舞台。就像应彩云老师的一句话:“让绘本的情景教学成为教师体验多元教育元素的有效捷径。”希望在以后的音乐设计活动中,我能继续在丰富的绘本世界中挖掘出有效的音乐素材。

猜你喜欢

音阶蜗牛绘本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和声小调音阶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绘本
绘本
绘本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