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奥尔夫教学法优化音乐教学策略
2017-03-21王月津
王月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型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学立足于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活动中采取奥尔夫教学法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提升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1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112
一、运用游戏策略,激发主动学习
把游戏活动融入音乐知识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化解小学生好动、不专注于学习的缺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充分体现了奥尔夫教学法中强调的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欲望。因而,教师应立足音乐教材内涵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采取奥尔夫教学法活动策略,把音乐教材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的个性情感与音乐情感相互融合,变被动学习成为主动学习,享受学习音乐知识所带来的情趣体验。
例如,教学《森林与小鸟》学唱欣赏时,教师先创设游戏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同学们,森林里要开大会了,王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做客去。你们扮演小鸟的角色,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去森林里……”接着,教师运用班班通多媒体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学生头上戴着小鸟的头饰,在优美的乐曲声里,学生仿佛正走在宁静森林的小路上。学生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仿佛就是小鸟欢快地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之声,教师则在一旁运用柔和的声调朗诵着,让参与游戏中的学生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通过播放这一段音乐,让学生以小鸟的角色,感受到在森林中小鸟高兴的心情,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促使學生以积极的学习欲望参与新课的学习活动。
二、诸多元素运用,锤炼随性创造
奥尔夫教学法中强调音乐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简单开始。无论是简单的音乐节奏,还是简单儿歌音律,都要善于把音乐知识与舞蹈表演、语言运用或绘画表现等等诸多元素相结合,这就是奥尔夫教学法教育综合性的体现。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做到即兴地辅以这些因素,把唱、演、奏等因素以多种形式进行表现,使所学的音乐知识充满生动形象化,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较为和谐整体情感体验,锤炼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技能,也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意识,促使学生能随时随地根据音乐知识学习而进行创造活动,提升学生音乐编创能力。
例如,教学《森林与小鸟》时,教师设计一个情景:多媒体屏幕展现了一个被破坏的地球环境,垃圾到处都是,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鸟儿哭诉着:“谁把我们的家园毁了呢?”学生观看这个情景,初步感受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则提出:“让我们一起帮助小鸟重建美丽的家园。”教师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在乐曲声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室一旁的道具,如蓝天、白云、森林、树木、鸟儿、花儿、草地、太阳等,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这些道具摆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美丽的森林家园,人人都为森林添上一道美丽风景,让森林家园更加美好。通过这种类似绘画表现方式,让学生经历环境被破坏的痛苦,懂得珍惜、爱护、美化环境。接着,教师播放第二部分乐曲,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模仿小鸟飞翔的舞姿,随着节拍即兴进行哼唱,然后在小组中相互说说自己欣赏的感受,阐述主旋律的交替所出现的变奏。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聆听第二圆舞曲,并做了一些相应的提示动作,要求学生继续随着乐曲的进行而舞动,促使学生较为深入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学生跟随着教师的琴声哼唱圆舞曲的主旋律,在教师用琴带唱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了主旋律的谱子。最后,教师弹奏圆舞曲主旋律,学生在主旋律的琴声中用舞蹈表现主旋律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圆舞曲中那种活泼、节奏欢快、优美、抒情的曲调。
三、使用简易乐器,训练节奏声势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之处就是即兴性,剖析其原因就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课堂学习活动,去寻找并且个性化地创造音乐。要使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根据奥尔夫教学法其中要求的简易乐器,诸如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手、腿,跺跺脚或捻捻手指等等),运用简单的碰铃、沙锤或锣鼓之类的乐器,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活动中即兴使用这些简单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质音色,训练学生表现音乐节奏声势。把教材中的音乐节奏感充分表达出来,从而使音乐知识的和声以及旋律相互共鸣,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活跃了音乐课堂氛围,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升学生音乐独创能力。
例如,教学《木瓜恰恰恰》时,学生先完整地欣赏《木瓜恰恰恰》唱法,感受了这首歌曲的内容。接着,教师继续播放歌曲,学生跟随着歌曲声模仿教师在XX X处拍手。掌握了歌曲每段的旋律,学生就开始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在模唱过程中,学生采用了拍手、拍腿、跺跺脚或捻捻手指等形式,把握好歌曲的节奏,学唱了每一段的歌谱,从中也掌握了第二段中的切分音X X XX X X。学会歌谱唱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按节奏朗读歌词,再拍着手跟着琴轻唱整首歌。在这首歌曲学唱过程中,教师提问:“在第一段的‘恰恰恰处,除了采用拍手、拍腿表示节奏,我们还可以用哪些简易乐器边打击表念?老师这里有很多打击乐器,谁能用其中一种来表达?”教师则出示三角铁、串铃、铃鼓之类简单乐器,让学生进行选择其中一至两种,运用打击乐表现XX X。最后,教师为了深化学生对本课音乐知识技能的领悟,要求学生设计叫卖的场面:用各种简易的打击乐器,为第二段的歌词配乐伴奏,设计出氛围热闹的场面。学生各自挑选打击乐器随着音乐进行设计伴奏。
总之,教师实施奥尔夫教学法活动策略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出发点,激活学生的音乐潜能,全面发展学生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