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7-03-21朱占江
朱占江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有效性研究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使学生学习激情盎然、信心倍增,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情境教学;原则;方法;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048
创设数学情境进行教学活动,逐渐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一些教学中的问题也接踵而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有效性有了一些思考。
一、遵循数学生活化的创设原则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有其自身的基本特点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学生学习活动采取的必要手段,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因此,现实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应该是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如在八年级数学“最短路线问题”中,我设计了“将军饮马”的问题。早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了“两线段之和最短”这个问题。传说亚历山大城有一位精通数学和物理的学者海伦。一天,一位罗马将军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将军每天骑马从城堡A出发,到城堡B,途中马要到小溪边饮水一次,怎样走路程最短?这就是被称为“将军饮马”而广为流传的问题。学生被故事吸引住了,想要马上知道将军饮马是怎么回事,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可见,提高课堂有效性在引导这一环节中体现得非常完美。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方法
(一)趣味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章时,我以《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导入。《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群鸽子,其中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就是整个鸽群的三分之一,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鸽子一样多。”我问学生:“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你想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章内容吧!”这样的导入,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马上被激发出来了,兴趣盎然。
类似的还有《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中关于韦达的故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笛卡儿的故事,勾股定理的历史典故等等。
(二)设置悬念或矛盾,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使人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如在讲八年级数学“平方差公式理”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都是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经常变着法子欺骗农民。就有这样一个狡猾的地主。他把一块长为x米的正方形的土地租给王老汉。一天,他对王老汉说:‘我的这块地,一边减少5米,另外一边增加5米,都不吃亏,你看如何?王老汉不懂数学,一听只是换了个边,增加和减少的数量又是一样的,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回到家中,他把这件事对邻居讲了,邻居一听,说:‘王老汉你吃亏了!王老汉非常吃惊。同学们,你能告诉王老汉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情境创设,设置了悬念,学生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我再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能解释这其中的原因,从而把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了。
(三)利用实践活动和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学到知识,获得成就感,体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比如在讲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一节内容时,我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对折,然后用剪刀或小刀裁去阴影部分,再把裁剪后的直角三角形展开(按图中的虚线对折,剪下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ABC)。思考△ABC是什么三角形?”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自主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教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究学习。在《空间与图形》内容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动,并交流活动的体会,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实现能力培养和获取知识的双赢目标。
(四)直接式的创设问题情境
直接式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方式非常直观,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讲解初中数学《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时,我在屏幕上显示:七年級时我们学过整式的加减,a2+2a2同学们肯定会计算,因为它们是同类项,如果我们把加法转化为乘法,a2Xa3它能计算吗?它能等于多少呢?要想解开这个疑惑的话,就认真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方式非常直观,也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思考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内容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到“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创设情境成为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热点。
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出现了哗众取宠和“片面追求生活化”的倾向,忽视了学生认知水平,导致教学低效,甚至产生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模糊、规律掌握缺失的现象,造成认知困难,引发学习恐惧。我认为情境的创设不在于其形式,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形成学习行为和认知趋向为价值取向;是否有利于沟通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蕴涵数学的内在逻辑;是否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具体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2.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要符合学生生活、学习现状。
3.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要使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认知需要,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推动其思维的发展,达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