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探析

2017-03-21胡庄方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慢就业毕业生大学生

胡庄方

(淮阴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探析

胡庄方

(淮阴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之分,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内生性的,也有外生性的。“慢就业”具有舒缓毕业生就业焦虑,增加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等积极作用,也有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产生“赖校族”“啃老族”等负面效应。对此,政府、高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均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分类引导,积极应对“慢就业”现象。

慢就业;毕业生;高校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据人社部统计,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795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0万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然而,在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环境中,有一部分毕业生不急于“毕业即工作”或“先就业再择业”,也不打算继续读书深造,而是选择旅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进行创业考察,慢慢思考人生的道路[1],这种现象被媒体称为“慢就业”。智联招聘网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抛弃了传统的就业理念,成为“慢就业”一族。对于这种现象,舆论褒贬不一,有的表示赞成,有的则提出了一定的质疑,但无论如何,“慢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季的一个新现象,给高校和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在此背景下,研究“慢就业”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摸清“慢就业”学生的特点,对于稳定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慢就业”现象成因分析

笔者根据调查访谈,将“慢就业”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选择暂时不就业,他们并非不愿就业,而是不想仓促就业,“慢”是为了提高就业质量;一类则是被动选择“慢就业”,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面对未来感到茫然,因此采取消极方式应对就业。“慢就业”现象是在就业难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其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外生性的,也有内生性的。

1.外生性原因

(1)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同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社会需求结构急剧变迁,部分传统行业人才需求萎缩,导致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同时,部分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则迅速崛起,催生了更多的新职业、新岗位,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部分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还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还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其科学性、前瞻性都有待提高,这使得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结构性就业问题。此外,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办学效益,普遍存在重科研、轻人才培养的现象,教学计划和教材都较为陈旧,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模式不能充分实施,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尚待加强,使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使得部分毕业生学无所用,不得不进入“慢就业”状态。

(2)灵活就业提供缓冲空间与家庭优越经济条件的庇护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灵活就业成为“慢就业”毕业生正式就业前的“练兵场”,他们从事一些临时性、兼职性、自选性的工作(如开网店、做微商、从事网络兼职等),借此机会考察一下市场,积攒实际工作经验,获得不菲的收入,为正式就业或创业做准备。这部分毕业生是主动选择的“慢就业”。

另一方面,“慢就业”需要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撑。调查显示,主动型“慢就业”高校毕业生一般来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或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他们没有经济负担和生存压力。同时,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90后”高校毕业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优越,父母对孩子往往关爱过度,导致一些学生对家庭产生过度依赖,缺少韧性和担当。

(3)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缺位与就业指导目标偏离

高校主动型“慢就业”毕业生利用毕业后的短暂时间规划未来,而被动型“慢就业”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茫然[2]。这说明目前一些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一般,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从角色转化的角度讲,就业指导旨在帮助毕业生尽快适应环境,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讲,“慢就业一族”的出现击中了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软肋。在“就业率”指标考核的压力下,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重结果轻效果,重协议签订轻全程跟踪服务的现象。

(4)个性化思潮的影响

近年来,个性化思潮在我国社会中兴起,对青年人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表现在于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部分大学生受西方发达国家“间隔年”(Gap year)观念的影响,在毕业之后不急于进入职场,而是选择做一次长时间、远距离的旅行,或者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2.内生性原因

(1)就业认知偏差与就业预期设置不合理

一些媒体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夸张报道,使部分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消极认知和畏难情绪,降低了竞争求职的信心,将能否顺利就业归因于外在不可控因素,有的甚至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部分毕业生及其家长就业期望值过高,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毕业后理应获得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有的学生找工作一味求稳,一心要端“铁饭碗”;有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认知上的偏差和就业观念的陈旧使他们在主观上为自己设置了就业障碍,错过了一次次就业机会,最后被迫成为“慢就业”人员。

(2)就业主体性缺失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性质,又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据和条件。就业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动型“慢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缺乏自我探索和认知的能力,对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不了解,求职目标模糊,应聘思路不清;二是就业依赖性强,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在择业上过于追求稳定,缺乏创新精神。

(3)追求个性独立

“90后”高校毕业生个性张扬,独立意识较强,自主意识浓厚,喜欢按照自己向往的方式和轨迹去生活。在就业上,他们往往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不盲从,不简单屈从,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慢就业”也是他们个性化的就业方式之一。

二、“慢就业”的两面性分析

1.“慢就业”的积极作用

(1)“慢就业”有利于缓解毕业生的就业焦虑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在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严重程度随年级而递增。毕业季来临时,毕业生群体中往往焦虑情绪弥漫,部分学生产生了忧虑、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个别情况严重者甚至产生了过激行为。在这种氛围下,选择“慢就业”的同学可以放慢求职节奏,努力使自己不被群体焦虑情绪所裹挟、感染,从容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厘清未来发展头绪。他们利用短暂的时间,或外出旅游、增长阅历,或陪伴父母、静候时机,或考察市场、准备创业。

(2)“慢就业”有利于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一部分大学生缺少系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当毕业季来临时匆忙求职,结果很快发现自己并不适应当初的选择,于是工作懈怠,情绪消极,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据统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内其离职比例达35%左右[4]。这给毕业生个人和就业单位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主动积极型“慢就业”在某种意义是对大学毕业生盲目就业现象的矫正,使毕业生从追求就业效率向追求就业质量方向转变。

2.“慢就业”的负面效应

(1)迟迟未就业,易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在人力资源分布中,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群体,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他们的培养,国家和家庭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资金投入方面,目前我国高校理工学科大学生个人年均教育成本为1.4~1.6万元,人文学科大学生个人年均教育成本为1.2~1.4万元,其中,学生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比例在33%左右[5]。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进入“慢就业”状态,不仅给下一届毕业生带来负面的示范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高校毕业生务必要通过职业实现自身价值,否则,对国家、家庭和个人都是一种损失。

(2)拖久成懒,易衍生“赖校族”和“啃老族”

有一部分“慢就业”毕业生长期在荫庇的环境中成长,如考大学依靠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由家长决定,上大学依靠父母供养。到了该找工作的时间节点,他们习惯性地产生依赖心理,主动就业意向不高,有的毕业生甚至在家长的陪护下才到人才市场找工作。“长不大”的心理使他们很难适应需要独当一面的新环境。在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没有规划、缺少目标使他们害怕参与竞争,要么不愿离开校园,要么情愿待在家里,久拖不决,失去斗志,沦落为“赖校族”和“啃老族”。

三、分类引导,做好“慢就业”毕业生转化工作

主动型“慢就业”毕业生,不是拒绝就业,而是为了提高就业质量。这类毕业生的人生规划比较清晰,有自己的主见,不缺乏就业能力,需要的只是宽松的环境和时间。学校须给予政策引导,为其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跟踪服务工作。

要减少高校毕业生被动型“慢就业”现象,政府、高校、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均须做出改变,进行积极应对。

1.政府层面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政府除应采取措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稳定劳动力就业市场外,还应该加强制度设计,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区域差异、地域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灵活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利益,并且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统筹协调的政策,纠正部分用人单位的错误用人观,让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同时,政府要转变管理观念,提高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要普及灵活就业新观念,完善创新创业体系,进一步整合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投资人等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灵活就业和创业活动提供服务。

2.高校层面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供给侧改革,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实践”的供给观念。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方面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要把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之中,通过产学研合作,采取“嵌入式培养”“订单式培养”“分段培养”等方式,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化解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难题。

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把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无缝衔接起来。在师资上,要重视专职师资的引进和培训,满足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咨询辅导需要和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需求。在教学上,就业指导要改变以“就业率”为中心的做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帮助其掌握常见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3.家庭层面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对大学生的性格、品德和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方式上,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或以上几种综合型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子女缺乏自信、勇气、独立性和责任心。此外,有的家长期望值过高,把自己的美好心愿和职业理想强加在子女身上。要解决“被动型慢就业”的问题,家长首先要让子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转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破除一定要进“大城市、大机关”的意识,破除把工作分为高低贵贱的等级意识。其次,家长要引导子女根据兴趣、能力、性格及时代需要选择职业。再次,当子女在择业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要积极协助其分析问题,引导其进行正向归因,增强其就业的信心和勇气。

4.个人层面

作为“慢就业”的主体,高校毕业生本人首先要认清就业形势,打破落后就业观念的束缚,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校毕业生要根据就业的客观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求全责备,能自我评估,能及时调整职业规划的目标。此外,高校毕业生要善于悦纳自我,保持积极心态,既能欣赏自己的优点,又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在求职中学会扬长避短,用积极的心态去获得工作的机会。

[1]苑广阔.宽容看待大学生“慢就业”[N].长沙晚报,2016-09-07(5).

[2]崔玮.“慢就业”可以有 就业服务不能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10-19.

[3]姜相志,魏玮.西方个性化思潮对我国当代青年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10.

[4]白天亮.大学生就业呈现多样性灵活性[N].人民日报,2017-04-27(8).

[5]段玉玲.大学生培养成本研究[J].价值工程,2012(9):243.

10.3969/j.issn.1008-6382.2017.05.003

2017-09-03

2016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策略研究”(2016SJB710106)。

胡庄方(1980—),男,江苏沭阳人,淮阴工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

A

1008-6382(2017)05-0017-05

(责任编辑安然)

猜你喜欢

慢就业毕业生大学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