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总目次

2017-03-2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艺术研究

—(—)

特别策划·纪念姚水娟诞辰100周年

我是怎样演旦角的

姚水娟(1.1)

论姚水娟对中国越剧的贡献

——纪念姚水娟诞辰100周年

蒋中崎(1.10)

解读姚水娟的越剧表演与革新

王新新(1.24)

姚水娟生平纪年

周立波(1.30)

2017艺术教育高峰论坛特稿

以“大势”再论艺术教育的时代性

仲呈祥(2.1)

传统戏曲科班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性启发

巴图(2.5)

艺术职业教育现状问题的思考

周星(2.7)

科学把握高职教育本质 深度挖掘艺术职教内涵

许平(2.9)

特别策划·中国传统乐律学研究

我的敦煌乐谱研究

陈应时(2.16)

纯律实施的历史和展望

应有勤(2.22)

元、明乐律学家地理分布研究

石林昆(2.29)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律学暨律种学》之教学设计

胡企平(2.37)

特别策划·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专题研究

青年艺术学人的可喜成果

——序文三篇

李心峰(3.1)

“夫乐有适、心亦有适”古代审美主体的接受心理

——读《吕氏春秋·适音》及相关文献笔记

夏燕靖(3.10)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的文质论

张婷婷(3.19)

试论“感悟”的中国经验本质

李新田叶(3.26)

特别策划·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将古琴“请”进中小学课堂

杜亚雄(4.2)

《三六》是《三落》的谐音

施王伟(4.7)

新昌十番的生态现状与保护研究

石菊林(4.13)

传统畲歌字词结构样式及衬词阐析

洪艳(4.22)

特别策划·纪念罗丹逝世一百周年

论罗丹艺术对自然本真的理解与诠释

陈浩波(4.35)

从罗丹到布朗库西

——关于材料在雕塑中的现代化角色转变

马玉婷(4.41)

戏剧与影视

创新主题,辟新领域

——谈《荆钗记》在南戏史上的地位

徐宏图(1.40)

明代戏曲家高濂的生卒问题新考

朱璟(1.44)

关汉卿杂剧词汇研究概述

王中强(1.50)

莆仙戏《魂断鳌头》的悲剧观探究

温彩云(1.56)

永远年轻的本土“批判性”

——论香港新浪潮影评之新

付晓(1.60)

新媒体语境下电影批评新现象

——以导演“反批评”及“弹幕影评”为例

高凯(1.67)

清代史学家赵翼对戏曲艺术的接纳

赵兴勤(2.51)

《董西厢》《王西厢》之争与中晚明戏曲批评

赵春宁(2.65)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意识

——从唐宋婚恋传奇的戏曲改编中探寻

杨玉(2.70)

多重文化意蕴的有机整合

——京剧中的关羽形象

包海英(2.75)

虚拟现实语境下电影镜头的解构研究

鲁璐张峰玮(2.81)

美国汉学家雷伊娜的早期南戏“负心书生”剧研究述论

林施望(3.32)

蔡应龙家世及戏曲改编心态考论

夏心言(3.38)

从《人天乐传奇》看黄周星的人格理想

崔淑晓(3.44)

周乐清《补天石传奇》创作原因探析

刘纪明(3.48)

虎丘曲会发展时期简考

李春妹(3.54)

境况电影的“风景”美学

陈涛(3.61)

回溯早期立体电影热潮期

——美学方法及艺术价值质疑

付茜茜(3.70)

《全明传奇》及其续编的编刊和影响

杨惠玲(4.49)

以考据入《西厢》

——论清初名儒毛奇龄《毛西河论定西厢记》的价值和贡献

张晓兰(4.57)

论晚清刘清韵女性戏曲创作中的时代色彩

裴雪莱(4.63)

乾隆朝江南文人迎銮戏民俗文化探析

王之刘奇玉(4.69)

文化资本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周才庶(4.74)

《战狼2》: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重构

程德香(4.82)

音乐与舞蹈

宁波小调的音乐特征及其艺术价值

高攀徐志斌(1.73)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维吾尔木卡姆研究能否代替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研究

王建朝(1.85)

指尖上的吟唱:手语歌曲的文化源流与艺术特征

张帆(1.90)

舞蹈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超越“零点项目”和“多元智能”

平心郑兰(1.97)

中国古典舞蹈“身体文化”的建构与解构

张大策(1.107)

中国音乐教育的传承主体与多元化音乐视野

郁菊萍(2.85)

原生态舞蹈在舞台形式上的传承

——以《云南映象》为例

张茈文(2.90)

崔遵度二十三徽“自然之节”新解

桑坤(3.76)

民族歌剧语境下的传统经典发扬

——复排歌剧《星星之火》的意义及其音乐研究

王安潮(3.80)

平湖派琵琶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征

赵瑾(3.93)

江山村歌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周李清(3.100)

“动态”辨析及舞蹈言语功能探究

——基于舞蹈本体研究及传统乐舞当代复建的途径挖掘

张薇(3.105)

新常态环境下音乐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策略

李晶(4.88)

琴曲《良宵引》作者考辨

石玉(4.95)

《炎黄风情》主题结构研究

朱培宾(4.99)

国际标准交谊舞的“标准化”发展研究

蒋佳峰(4.106)

美术与设计

文人画的色彩观念及其流变历程

安博尹沧海(1.113)

唐朝时期越窑青瓷的造型图案研究

刘淑娟(1.118)

文化触变视角下中国晚清本土市井图像的“自我”映象

——以《点石斋画报》为例

胡庚申(1.124)

设计学高等教育中的比较优势

付强刘雁(2.95)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东阳木雕传承与创新

许元(2.100)

实验动画艺术创意中新语言形式

潘晶晶潘修强(2.105)

从“时代号角”到“艺术本体”的中国现代木版画

张彩霞周保平(2.110)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写生课程教学的实践策略

曹卫国(2.116)

失度、异化与丧失:消费逻辑主导下的中国设计危机

丛志强(3.111)

感觉的意义:中式图绘西学释读的反思

李杰弓淼(3.117)

摄影发展进程中的技术进步探析

杨骥(3.123)

立场与方法:中国美术考古学理论体系纲论

李杰弓淼(4.114)

我国古代早期工艺思想的萌蘖、发展与分化

李传文(4.122)

艺术学理论

汉译“Design”:东西方“设计”概念的交汇与衍变

何振纪(2.120)

《周易》哲学精神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

曹景年(2.116)

《庄子》 “真画者”何以可能?

——“解衣槃礴”析论

王陶峰(4.130)

非遗研究

浙江摊簧传承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邬玮砾(1.128)

清末民国婺剧大事记

——一位婺剧名家眼中的那个时代

论全球化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国际化

林慧(1.145)

羌绣刺绣审美文化探析

王李羊(2.130)

绍兴古台门保护与传承的环境艺术恢复研究

沈坚(2.135)

沭阳小调札记

周玉波(3.129)

该怎样让昆曲走向市场?

——论非遗保护与昆曲产业化

任孝温(3.142)

非遗视野下板龙舞的现状与传承

——以河上龙灯胜会为例

李丰意(4.136)

艺术札记

我所了解的蒋星煜先生的戏曲文献研究

——治学理念、治学方法和学术影响

周巩平(2.139)

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吴烈栋(2.144)

诗回青山绿树多

——写给冯健亲先生油画展

许江(3.147)

时代的印记

章剑华(3.148)

热爱画画的人有福了

陈丹青(4.143)

画中之画or画外之画?

——陈丹青新作之初印象

张德明(4.144)

2017年总目次

(4.145)

美术作品

下午茶(水墨画·局部)

徐乐乐(1.封面图)

浙江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

(1.封二)

徐乐乐、段革新绘画作品选

(1.彩页)

南京长江大桥(油画·局部)

冯健亲(2.封面图)

浙江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吹打

(2.封二)

冯健亲油画作品选

(2.彩页)

江宁之秋(油画·局部)

冯健亲(3.封面图)

浙江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

(3.封二)

冯健亲油画作品选

(3.彩页)

被书帖包围的文徵明(布面油画·局部)

陈丹青(4.封面图)

浙江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鼓词

(4.封二)

陈丹青油画作品选

(4.彩页)

张德明水彩写生作品选

(4.彩页)

猜你喜欢

艺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可爱的艺术罐
纸的艺术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