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017-03-21张玉清苏娟陈璐
张玉清+苏娟+陈璐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如何寻求新的就业途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创业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我国关于创业研究的理论、实证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面对当前推动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23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150
笔者通过对创业相关方面知识的梳理,结合国内外创业研究结果,针对江西省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将收集到的1600多份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在创业意愿的5个维度中,创业教育、家庭支持、内在动机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创业环境、外在动机的影响不显著。
一、 問卷设计与调查
(一)问卷的设计
本文以江西省各地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抽样调查。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同时借鉴前人较为成熟的问卷量表形成初步的调查问卷。为了检验问卷题项中的语句表述是否适当,避免歧义、误导或不恰当的提问等问题,在正式调查之前向华东交通大学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50份问卷,并在被试填写的过程中征求修改意见,对问卷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形成最终问卷。量表的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分值1-5分别表示“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58 份,回收率为92.1%;有效问卷 1602份,有效率为 96.6%。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在所调查的不同高校大学生中:①大一年级学生占12.5%,大二年级学生占29.2%,大三年级学生占32.3%,大四年级学生占22%,研究生占3.9%;②男生51.6%,女生48.4%;③独生子女占31.8%,非独生子女占68.2%;④专科生占11.7%,本科生占84.5%,,研究生占3.9%;⑤来自城镇的学生占39.5%,来自农村的学生占 60.5%;⑥理科类学生占16.2%,工科类占17.3%,经管类占28.5%,文法类占18.7%,农学类占1.1%,医学类占10.7%,其他占7.6%。
二、 数据分析
本论文使用SPSS18.0 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效度、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判断问卷量表的结构效度并验证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维度。样本的 KMO 值为 0.729,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6667.120,自由度为190,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 Cronbach α系数法,检验量表的内在一致性。本次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其各个维度的 Cronbach α系数均在 0.721~0.786 之间,达到了可接受的范围,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二)因子分析
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题项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因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因子(表1),同时删去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a15、a16 因子载荷小于0.5,故而删去)。根据每个因子包含的题项的含义,将因子1命名为创业意愿,因子2命名为创业环境,因子3命名为创业教育,因子4命名为家庭支持,因子5命名为外在动机(创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物质生活享受),因子6命名为内在动机(即创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6个公因子共解释了57.445%的方差。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显示,大学生总体创业意愿及各构成维度的平均值除创业教育外基本在 3~4 之间,即介于“一般”到比较符合(或同意)之间,反映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较高;各构成维度中,创业教育的平均值为2.6028,明显低于其他维度,表明大学生对学校或相关部门实施的创业教育活动的认同度较低;创业环境和内在动机的平均值分别为3.6062和3.5137,明显高于其他构成维度,相对于其他维度,大学生更加认同外部创业环境和内心的成就动机;家庭支持与外在动机处的平均值分别为3.1053和3.2216,处于中间水平,说明大学生对来自家庭的支持态度较不重视,同时创业的目的并不偏重于个人的物质成功。
(四)相关分析
为分析各维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本文对自变量及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构成维度与创业意愿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创业教育、内在动机与创业意愿的相关系数相对高,表明学校及相关部门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或培训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内在成就动机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创业环境、外在动机与创业意愿的相关程度极弱。这说明对于大学生而言,目前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激励作用仍然不足。同时,创业成功带来的物质激励对创业者的激励作用并不如一般情况下那么明显。
(五)各维度与创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以创业意愿为因变量,以创业意愿各构成维度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多元回归分析采用强行进入法,拟合标准为最小二乘法,按照0.05的显著性水平的标准进入回归方程,回归输出结果如表4。回归结果显示,决定系数的R2为0.15,说明创业意愿的各构成维度能够解释创业意愿的15%。F值为56.527,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说明该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
结果表明:在5个构成维度中,创业教育、家庭支持及内在动机的回归系数符号为正且显著(P<0.05),即这三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环境、外在动机的回归系数不显著(P>0.05),说明外部创业环境和大学生个人的外在创业动机对创业意愿不存在显著影响。回归系数数值方面,内在动机和创业教育的系数值较大,說明大学生更多地从自我实现角度考虑是否创业,同时学校及社会给予的创业知识教育也对大学生创业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家庭支持的系数值较小,仅为0.074,说明大学生在决定创业时较少考虑家庭因素的影响。各维度对创业意愿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内在动机、创业教育、家庭支持。
三、建议
创业是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引擎,大学生创业是未来创业者群体的重要力量,为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基于前文的数据分析,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助推器
创建良好的创业意愿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创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着重监管市场主体的诚信经营行为,建立诚信档案,淘汰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欺诈行骗的经济体,净化市场环境。其次,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政策落实。此外,要改善融资环境。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融资问题是阻碍创业项目生存的重要因素,政府及金融机构可设立大学生创业融资基金,对创立年限较短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并简化审查手续,快速救济。
(二)加强创业教育的贯彻落实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应承担主要职责。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承担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监管角色。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承担部分的创业教育实施者的角色。再次,作为创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就业创业课程设置要求开设贯穿本科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并根据高校自身特点设置个性化的创业教育项目。同时,定期验收创业教育成果,积极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三)家庭要给予理解与支持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会遇到许多挫折,家庭特别是父母应给予支持与理解。中国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对于子女就业问题存在较为严重的“求稳”思想,并不鼓励甚至反对子女从事风险较高的创业活动。这需要整体社会的共同努力,如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支持等综合措施,多管齐下,逐步取得家庭的理解。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思想开明的家庭,在对待子女创业时应在精神上多加鼓励并传授一定的社会经验,在条件允许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培养创业意识,强化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是否愿意创业以及创业意愿强度的高低取决于创业知识的储备以及创业动机。创业知识指在创业之前及创业过程中应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如对创业政策、法律法规的了解,技术知识、领导管理能力等。知识的获取不可能在创业之前全部完成,因此,大学生要在创业的过程中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