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税5000亿 中国税率并非“死亡税率”

2017-03-21龙煦霏

中国商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曹德旺税负税率

减税5000亿 中国税率并非“死亡税率”

一般情况下,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是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升高,利润减少,投资就会减少,政府的收入反而会减少。如果税率是100%或0%时,政府都无税可收;税率在50%~100%之间,适当的减税可以扩大税基,老百姓可以赚到钱,企业也能更好地组织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政府获得更多的税收,这是多赢的局面,是最理想的状态。

文/龙煦霏(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经济网财经主播)

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实行了营改增,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近5000亿元。然而近一段时间,在微信、微博上开始流传着曹德旺们跑了,中国的税负太高逼走了制造企业,甚至提出了“死亡税率”的说法。要解决中国税负的问题,只有直面问题,理性分析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已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政策措施从文件、概念切实落到实处。

自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实行营改增以来,当年5月~10月全国累计减税2870亿元,加上1月~4月营改增减税847亿元,去年前10个月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3717亿元,预计全年减税近5000亿元。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在微信、微博上开始流传中国的税负太高逼走制造企业,以玻璃大王曹德旺为代表的企业家们跑了,甚至出现了“死亡税率”的说法,并将中国近两年经济发展面临压力直接原因归咎于税负太高,实体经济的利润薄的像刀片一样,如果不跑路就只有死路一条。可以说,“死亡税率”的说法严重误导了社会大众。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成本方面要在降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一边是国家已经在降低宏观税负上达成共识,并在积极地尝试,而另一边的曹德旺们依然感觉重重压力,远渡重洋投资办厂。究竟我国的减税之路应该怎么走?

经济下行主因并非税负过重

有关人士认为,中国税负过重,企业利润微薄,薄如刀片,因此没有生存空间,接近死亡线,这样的结构就会使中国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新的动力,是直接拖累中国经济的元凶。这种说法从表面上看,很具有迷惑性,很容易误导社会公众。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体制的原因,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等,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果按照这类人士的解读,只要把企业的税负降低,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就会消除,那是不是中国经济还会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显然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并非只有税负本身。近几年,我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降低宏观税负,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营改增后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而同时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明显。因此,这种税负过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结论很显然是片面的。

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在逐渐消失吗

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中国以制造业大国自居,在制造业的优势非常明显。然而,随着美国近年来一些减税政策的出台,其本土制造业出现了回归,再加上特朗普上台后将大力推行减税措施,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被削弱。曹德旺、宗庆后都在不同的场合表示现在中国的税负过高,实体经济利润微薄,而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较高的税负确实令实体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

根据著名供给学派代表人物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是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升高,利润减少,投资就会减少,政府的收入反而会减少。如果税率是100%或0%时,政府都无税可收;税率在50%~100%之间,适当的减税可以扩大税基,老百姓可以赚到钱,企业也能更好地组织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政府获得更多的税收,这是多赢的局面,是最理想的状态。

我国实行营改增是一个好的开端,值得肯定,但是以后的税改之路还很漫长。曹德旺面对媒体时表示,按照目前税收制度,采购的费用可以抵扣,工资不能抵扣,折旧费不能抵扣,管理费、运输费这些都不能抵扣,不能抵扣的部分大概有40%~50%。这样算下来,按照中国目前一般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大约有一半的营业利润都被收走了。与目前在美国投资建厂当地政府只收取35%的所得税相比,在中国除了所得税还有增值税,叠加起来确实高于美国。而营改增的目的就是解决以前重复征税的问题,但是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营改增的实施效果也有所差别。虽然减税5000亿元,但是并非每个行业都直接受益,某些行业的感受并不明显,甚至有的行业,比如交通运输业,税负比以前还要重一些。

怎样给曹德旺们以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2017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同时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及用能成本、物流成本。

释放的主要积极信号有:(1)继续简政放权,妥善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消除“权力中介”;(2)肯定营改增在税制改革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推进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积极推进房产税、遗产税的立法,将征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增大企业的税基,使税前扣除更加规范和准确。(3)在基本稳定税收规模的前提下,通过改革释放的潜在红利,增加国民收入,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政体制度条件下简单地将中美的税率进行对比,而对两国财政体制差异忽略不计获得的结果是缺乏说服力的,对解决我们自己的税负问题没有指导意义,还容易误导公众作出不理性的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已给出解决办法,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采取积极的财政措施,如振兴民间投资、关注小微企业等,这些都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要解决中国税负的问题,我们只有直面问题,理性分析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政策措施从文件、概念切实落到实处,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猜你喜欢

曹德旺税负税率
不敢存藐视之心
曹德旺的格局
曹德旺 被低估的企业家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增值税税率正式下调16%调为13%
曹德旺洗冤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