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2017-03-21吴阿二
吴阿二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而文化教育主要靠文化意识的渗透,它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除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学习兴趣和策略的培养之外,还特别强调要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现在的译林小学英语更是在每个单元嵌入了culture time这个板块,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可见在我们的教学中渗透文化的必要性。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文化的。
一、收集、整理并归纳是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前提
我们平时要利用各种途径注意收集中西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并加以整理归纳。这样才能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知识,才能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壶水。以下我举3个例子。
1.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人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却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l Lesson 10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Read?”“Ah,it is a 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2.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3.介绍。在英语书中“Whats your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因此在牛津英语中“Whats yourname?”也已经很少出现,只是在自己介绍自己的时候运用了“Im xxx”的句型。
二、課堂教学是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途径
1.突出culturetime板块,体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译林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安排了culture time这一部分,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介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更是要上好这一部分,让它充分展现它的魅力。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从兴趣出发,引着学生感兴趣地学习、了解。让学生通过观看配套光盘了解大意,尝试通过查阅词典等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学习新单词,然后重点就是介绍与内化!特级老师沈峰在省新教材培训会上还指出:可以放大文化板块的资源利用。如5A unitl中不仅让学生知道western countries很流行coffee,China流行tea,还可以谈谈咖啡和茶文化。
2.转变思维方式,强化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常常会带着我们中国人一贯有的思维来回答。即使他们对有些固定的表达方式或习惯用语了如指掌,但在真正使用时,仍然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某位学生在儿童节那天穿了件漂亮的衣服,显得格外精神,教师适时地对他说:Your skirt is very beautiful.这位学生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又如,在教学打电话这一内容May I speak to xxx?学生经常会脱口而出Who are you?他们并非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缺乏联系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活动,如pair work,groupwork,role play等,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学说英语。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与英语之间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不同,从而获得一种跨越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三、英语活动是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补充
英语活动是英语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灵活、恰当地运用知识的平台。要把英语活动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
活动1:写英文信
当学生学习5A unit 6时,让他们了解英语中地址的写法和我们中文的写法有着很大的差异。老师在教学时就把这两种写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并适当讲解中、英文化在地址书写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学生认识了这一文化差异,然后在写英文信活动中,就能注意而不会弄错。
活动2:圣诞节
在圣诞节,就可以在教室里放上Christmas tree(圣诞树),让学生在树上扯起小彩灯,意示等待圣诞老人可以循着灯光来到这里,给孩子们送礼物。在等待圣诞老人的时候,教师就讲解圣诞夜,圣诞卡,圣诞老人的故事。钟声响了,请一位扮演圣诞老人的学生在圣诞树上缀满许多的小礼物。每件礼物的背面都可以用英文写上节日的祝贺语,也可写上有关礼物的名称,用途等。
活动3:收到礼物时
受到别人送来的礼物,我们总要先推辞一番,然后再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送来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并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A:This present is fOr you.
B:Let me open it.Oh.how nice!I likeitverymuch.Thankyou.
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适时传播文化知识。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每一个细节,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播一些浅显的文化知识。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渗透的意义十分重大。英语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文化意识”这一新内涵,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设计者对语言本身提出的要求,而且对英美人士为人处事的方式和规矩有个大致的了解,当然,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只是一个启蒙阶段,但是它同样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从而达到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因此,在每个单元嵌入culture time板块的意义深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