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润童心 诗孕人生

2017-03-21黎文丽

关键词:诗歌教学小学语文

黎文丽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国家的独有风景。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对古诗词理解,而且更是要让学生对古诗词有足够的兴趣,在思想中树立古诗词的写作目标,激发探究的自主想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文章从“读占”鳌头,潜移默化;随文练笔,多元迁移;链接生活,升华体验等三方面具体阐述了小学诗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吟诵和感受中,充分理解诗歌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思想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27-02

诗歌以短小精悍又意蕴深刻在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诗歌的欣赏和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有关于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吟诵和感受中,充分理解诗歌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读”占鳌头,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是基础,也是关键。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对诗歌进行理解和接受,在思想意识中对诗歌有所体会,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一)反复吟诵,激活共鸣

诗歌是有韵味的,每一首诗都能够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学习伊始阶段,通过反复吟诵的方式,让诗歌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的出现,而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不断地对诗歌进行理解和认识,逐渐激活出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基于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语文课本中的每一首诗歌,我都在讲解前,让学生反复吟诵,谈自身的思想体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诗歌理解思维。

(二)配乐朗诵,立体理解

朗诵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反复斟酌后编入的。每一篇的内容都很经典,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品味,再加上对语言的品析过程也是感受的过程,这种感受是学生的一种内心世界的丰富。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在备课时选择不同的音乐,挑选学生进行诵读,配以音乐的辅助,给学生带入到一种意境中,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对诗歌进行立体理解。如在讲解《石灰吟》这首诗时,我在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诵后,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这首诗歌蕴藏的那种历经艰辛却不畏惧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我通过多媒体将一首慷慨激昂的音乐对该诗进行了伴奏,选择了一名学生进行诵读,当音乐响起,我并没有立刻让学生进行诵读,而是先让学生闭眼进行仔细的聆听,侧面给学生创设出一种意境,在这种意境的吸引下,学生的朗读也能够抑扬顿挫,尤其对于后两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学生朗诵时,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吐字缓慢,每個字都铿锵有力。从朗诵的状态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对这首诗歌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当提问到对诗歌的理解时,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为了清白不怕牺牲。”这样的感受,由此可见,学生能够对诗歌进行准确的理解,自主地进行记忆和理解。

(三)对比诵读,感悟变化

“在比较中发现”,这句几何名言在诗歌教学中也同样适合。对于诗歌的鉴赏,以往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从字、词、句以及段落上进行感受,通过教师的丰富的语言引导,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篇章的中心内涵和作品的主要内容。而在新的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小学阶段,对诗歌经常采取比较鉴别的方式。通过对不同诗歌的比较诵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意境。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会用比较方式来将诗歌进行诵读,在诵读中找出所列出的语句的含义和差别,对不同句子的不同之处进行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内涵进行深刻的领会。

如在讲解《竹石》这首诗时,这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作品,诗中写出了竹子坚忍不屈的傲骨,表达了作者以竹子自喻的一种执着的信念。在讲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完全的领会,我同时找出了课后的一首诗《青松》,这是陈毅的一首经典诗,两首诗歌都是描写植物,一首写竹子,另一首写青松,而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对于这两首诗我并没有先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们进行仔细的阅读,针对每一首诗都进行诵读,两首诗歌的结合对比,在诵读中感悟着作者流露的感情变化。“大学压青松,青松且挺直。”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所含的韵味,学生的回答是“虽然一个写的是树干,另一个写的是根,但都表现出了一种坚毅的品格。”通过这样比较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每首诗歌不一样的情感。

二、随文练笔,多元迁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诗歌的阅读鉴赏中,随着对诗歌不同写作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中,将阅读中的写作因素进行充分的挖掘,将读与写进行有效的结合和统一,抓住诗歌的描写,从而感悟诗歌的诗情,体会诗歌的意境。

(一)随图想象,美感熏陶

随图想象即将古诗中所展示的图画进行分析和观赏,通过图画中描写的景物、人物以及事件,分析到的情感来综合对此进行考量,通过图片来重新进行写作。在教材中,很多的诗歌都配有简明的插图,这些图很多都是作者原创,最能表达作者的想法。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对诗歌进行重新的想象和描写,熏陶诗歌的不一样的美感。

(二)随诗补白,启发情感

补白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并不罕见。近几年的教学改革,让语文课堂上的知识更加丰富,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挖掘。在对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领悟和体会,然后将自己的情感与诗歌的寓意进行融合,填补诗歌的空白,这也是我平时在讲课中经常会用到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样来启发学生的情感。如在讲解《一句话》这首诗歌时,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闻一多先生,对于这首诗中表达出的爱国情感,学生们在对诗歌进行阅读时,都能够进行深深的体会。我将整首诗进行了讲解,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们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再续写一段,也同样能够表达这样的情感,对于诗歌的写作,学生刚接触时有些陌生,但并不能因此而退却,我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真实写作,大胆进行补白,“八国联军之狠莫忘记,一雪前耻向前冲。”学生的想法已经得到了激发,对于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随诗改写,个性诠释

对于每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对很多的新鲜的事物更是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对诗词的品析也是对写作的一种促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才能在自身的写作中写出优秀的作品,将文章中潜藏的一些独特的写作手法分析出来,运用到自身的写作方法中,将自身的个性诠释出来。

如在讲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时,这是著名诗人王勃的一首代表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的不舍之情。在教学中,我在对诗歌讲解后,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改写,可以扩展、也可以将某一句话通过不同的韻味进行改编。改写的前提是对诗歌的理解,学生也在改写中逐渐诠释出了自己的个性。“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学生将这句诗进行扩展“你不要伤感,今日的离别是为了以后的重聚,对于你,我永远不会忘记,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的。”学生的想法表达了他对这句诗歌的理解,同时也写出了对离别之情的一种表达。

三、链接生活,升华体验

任何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生活,诗歌也是,很多的诗歌都是生活的写作和映射,对于诗歌的讲解,我们也要遵循生活的节奏、韵律和体验,让学生在诗歌中寻找生活的源泉。

(一)揭题引题,时尚解读(下转246页)

(上接127页)古诗词表达的主题是我们讲解中的重点,对于古诗词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是一个创新大胆的教学方式。在讲解时,我经常会用古诗词中的一些经典的字、词、句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古诗中寻找到生活的气息,在生活中找出诗歌的灵感。如讲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对于诗中的“胡天八月即飞雪”这句诗,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讲解,“同学们,知道什么季节下雪吗?大概几月份?”“十月”“十一月”这个话题显然学生们都能够回答出,而对于诗中的这句“八月即飞雪”,“大家想象一下,胡天的天气,再联系一下我们的日常天气,说一说你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到什么情感?”“塞外的天气很寒冷。”“边塞的环境不好。”通过对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很快就能够对语句进行准确的认知和解读。

(二)主题引领,深度挖掘

通过对诗中的主题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联系生活实际,对诗歌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鉴赏,这是小学阶段对诗歌解读的比较复杂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我用诗歌的主题来作为学生鉴赏和探究的大方向,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如讲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歌时,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后,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仅仅围绕着这个主线,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玉壶”的含义,“为什么是玉壶?它代表着什么?”问题一出,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带着问题和文章的主题,纷纷展开交流议论,最后得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壶都不是玉做的,冰块是透明的。而这里的‘玉壶代表了作者的心,作者把自己的心比作了‘玉壶,说明了他的心里的清澈,他的清正廉洁。”学生通过对主旨的把握,加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深度的对诗歌进行了剖析。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国家的独有风景。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对古诗词理解,而且更是要让学生对古诗词有足够的兴趣,在思想中树立古诗词的写作目标,激发探究的自主想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姣娇.如何提高当代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J].语文建设,2012(12).

[2]黑靖.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经验点滴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3]李静.诗教结合以诗育人——浅谈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J].小学科学,2011(01).

[4]李梅青.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探索[J].学苑教育,2016(23).

[5]李丽.小学语文古典诗歌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5(24).

[6]杨淑玲.探究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美[J].新课程导学,2016(19).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