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

2017-03-21刘艳萍

科学与财富 2017年5期
关键词:耕地保护总体规划

刘艳萍

摘 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前提,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域的人口承载量与可继续发展能力,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假如没有足够数量和必然质量的耕地资源作支持,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兴起,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我国耕地数量继续削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就我国人民在开采耕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总体规划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時我国又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13亿人吃饭的问题永远是我国的首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保护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任务更加艰巨。2008年以来发生的世界范围的粮荒,使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实实在在的摆在了国人面前。而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就必须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首位。因此,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严格地保护耕地,科学、高效、集约使用土地,已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1 我国耕地保护状况及面临困难

近几年,我国耕地保护取得些许成果。首先,耕地保有量稳中有增。一是新增耕地超过建设占用耕地。二是耕地保有量增加。其次,基本农田保护基础工作有所加强。一是完成了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二是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项法律制度。及时掌握了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动态情况,确保了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三是开展了耕地保护情况调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加以整改,增强了本地区保护耕地的意识和责任。

然而,耕地保护中依然还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少、项目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年增大、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减少、滥用耕地现象比较严重、耕地质量下降等困难和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趋增大,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严格划定、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成为当前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2 如何强化耕地保护

2.1 强化耕地保护的行政主体责任

各有关街道办事处应将耕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各项制度,依法行政,依法查处耕地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耕地保护资金投入,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基本稳定,确保按年度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

2.2 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

依法享有耕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依法取得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是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主体,负有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监督承包农户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制止撂荒、闲置、转变用途及其他破坏耕地的行为。承包农户应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维持农业用途,对耕地撂荒、闲置或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应予以抵制、制止或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有关部门举报。

2.3 实行耕地保护动态巡查、统计核查、公告、听证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建立巡查台,做到经常性的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掌握本市耕地数量、质量和结构变化情况。强化监管,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增强耕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本市人民政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方案,由本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听证,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2.4 认真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维护耕地的认识

应用多种方式普遍宣传土地治理相关法律和我国的国情、国策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基础农田的有关规则。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开展立体的、全方位的政策宣传,让基础农田维护政策众所周知、家喻户晓,加强人民群众维护基础农田的自觉性、主动性。重点做好6.25土地日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干部群众的法律认识和维护耕地的观念。

2.5 严格建设用地治理,统筹规划各类用地

严格建设用地治理,坚持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准则和前期论证工作,坚持以规划、方案对建设用地总量节制准则以及农地转用的审查报批准则,使占用耕地一直处于紧密的监控之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乡村建设要本着维护耕地的准则,尽量占用荒地、劣地,少占或不占耕地。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基础农田保护区的规划。在制订和施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维护耕地为重点,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与社会经济可继续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项规划在用土地安排上都必需与土地应用总体规划相联接。

2.6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在组织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统筹安排各行业、各区域用地,尤其要明确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和布局,落实到图斑地块。各类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规划,必须符合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

2.7 加强耕地保护的基础工作

耕地保护的基础工作是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重要条件。要加强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领导,保障耕地保护工作经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着重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等工作。摸清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情况,建立完善基本农田档案、保护责任书、永久性标志牌和数据库。

3 耕地保护的意义

保护耕地的意义是由耕地的重要性所决定的。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其次,耕地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少,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所以,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稳定一定的耕地面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相范.土地违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

[2]朱永恒.耕地生态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高艳梅.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

[4]江福秀.基于土地利用安全的城乡用地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猜你喜欢

耕地保护总体规划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水流功能分析及其在水利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新农村建设导向下耕地保护研究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西藏山南地区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
加强宏观领导 制订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