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3-21阳玉香莫旋陈东升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创新型

阳玉香++莫旋++陈东升

摘 要:顺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已成为地方院校的现实选择,但目前经管类专业存在一系列不利于有效实施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障碍。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构建了以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教学为方式、以能力培养模块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依托的“1244”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87-02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方式急需转变,各级各类教育开始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把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部已于2015年实施了一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引导一批非研究型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在此背景下,研究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目前很多经管专业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然而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水平才算创新型应用人才,学校自己也含糊不清。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重理论科学传授轻实践应用的传统教育思想仍普遍存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通常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体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从而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跟不上时代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一是课程体系缺乏应用性特色。现有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上照抄部委或重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借鉴过程中没有结合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也没有考虑自身办学特色,从而导致课程结构体系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匹配。二是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缺乏实践教学。理论课时较多,实践课时偏少,仅有的几次模拟实训、学位见习和毕业实习均因掌握的实践资源少或分散进行而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学生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

(三)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的必由之路。我国大多数经管专业已逐步重视实践教学,但由于经费、管理、考核等实际问题而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没有真正应用于实际。一是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必备的实践教学资源和设备缺乏;二是实践教学管理不完善,没有严格的监督体制,评价体系不明确,考核办法不规范。

(四)双师型教师不足

当前,许多地方院校的经管类专业缺乏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结构不合理,出现年轻教师偏多、高学历教师较多、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等现象。经管类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没有实际从业经验或实践培训经历,缺乏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与接触,虽然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到企业进行具体实践,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二、国外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1.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双元,指学校和企业是职业培训的两个场所,学校传授与职业有关的知识,企业培训职业技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

2.澳大利亚TAFE模式。TAFE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缩写,指技术教育与培训,它提供的课程大多是教育决策单位和工商企业界共同设计的,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就业为导向,能够提供学生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TAFE采用小班制,平均每班15—30名学生,教学方法常采取讨论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是实践工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3.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也称“三明治”模式。学生一年级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二年级学习专业方向基础课;三年级到企业进行实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四年级再返回学校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完成毕业设计。该模式通过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企业实践学习相互轮替的方式实现以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国外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型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发达国家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地方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一是重视教师科學研究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教师的讨论与交流。二是注重课堂理论知识传授和校外企业见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利用最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关注模拟实训锻炼及校外见习、实习实践,为学生开拓“学思结合,学用结合”渠道。三是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三、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构建

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呈现了一系列不利于有效实施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障碍,需打破传统培养思想,突破现有培养瓶颈,构建以“创新”为特征,以“应用”为目标的“1244”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地讲是一体两翼、四模块、四平台,以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教学为载体,以能力培养模块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一)一体两翼

“一体两翼”是指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为主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两翼。其中,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是目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途径,理论教学包含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和前沿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包括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阶段、专业基本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它们有机结合、相互衔接。

图1 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1244”培养模式

(二)四模块

“四模块”是指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内容模块,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四模块的设计遵循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紧密衔接、分层递进,共同构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1)综合素质培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课程设置含军事训练、生产劳动、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外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口才辩论和演讲等。(2)专业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经管类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含经管类专业基础知识、财经写作、社会调查分析、应用统计软件的使用、网页制作与处理等。(3)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含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论文、毕业论文、ERP综合模拟实训、见习、毕业实习、职业(岗位)技能竞赛等。(4)创新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包括科技发明设计、创业模拟运营、创业设计大赛、学科(专业)竞赛活动等。

(三)四平台

“四平台”是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保障,也是人才培养的依托。(1)校内知识创新平台。主要培养学生实践精神与科学研究精神,包括学生创办的创新社团、学生申请的创新课题、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创新方案设计大赛、暑期“三下乡”活动等。(2)校内大学生的创业平台。主要鼓励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该平台是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试验田”,经过该“试验田”培育出来的“准老板”、“准职业经理人”,将来极可能发展成为商界精英。(3)开放性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包括经管类实验室、校办企业、教师创办的研究所或咨询公司等。(4)产学研合作平台。用于检验其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指在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开展的多层次校企合作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美丽,杨健全.国内外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14,(12):95-96.

[2] 莫旋,何青.地方高校經管类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2016,(3):173-174.

[3] 张学春,徐公伟.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5,17(1):128-130.

[4] 肖侠.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7):134-135.

[责任编辑 王燕文]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关于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几点认识
基于CDIO理念的经管类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课堂教学的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科研优化思考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基于VBSE创业版创新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