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21谢开贤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教学

谢开贤

[摘 要] 相对于传统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学生更青睐信息海量、趣味十足的手机网络。运用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手段,可以实现手机上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谐共处。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要根据微博微信的功能,进行多方位的探索,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微博微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104-02

当前,世界已进入全新的“微时代”。微博微信成为人们爱不释手、形影不离的伙伴。这给高校传统说教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埋头于手机网络,忙碌于微博微信,而远离了课堂教学。然而,微博微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不可调和,还是能和谐共处?二者有无一致的地方,以及怎样扬长避短、运用好微博微信的功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这是当前高校与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需深入探讨与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问题:传统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逐渐被手机网络边缘化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为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借助于多媒體、黑板等。这种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中间偶有讨论和互动,但不多。该模式有它的优点,诸如:有助于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授课内容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跟着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学习,有条不紊,计划性较强等。

但是,这种授课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其一,理论性与普适性有余,而生动性与针对性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理论性强,信息量大,比较注重抽象的理论阐释和文本逻辑性,同时它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面向全国大学生统一编写,因此普适性有余,而针对性不足。其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其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甚至有抵触情绪。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老套,手段单一,理论性强,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手机与网络的普及,使信息海量、趣味十足的网络诱惑无时无刻不在学生身边。如此以来,教师们所要求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专心与关注,逐渐转移到手机上网,除非教师讲有趣的故事或点名查到,学生才会偶尔抬头,精神恍惚地回到课堂,而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埋头于网络,根本不理会教师上课。最后导致传统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逐渐被手机占领,使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难以发挥。这一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高校及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

二 契合:微媒介应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一致性

用手机刷微博微信,似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格格不入。但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应该能兼容,有存在一致的地方。其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微媒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要求创新上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从内容上看,作为“理论课”,它们除了介绍中国国情国史、为人之道外,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贯穿其间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的关键在于创新。“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一刻离不开创新。”[1]从授课形式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存在“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参与率低、满堂灌”等问题,创新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创新对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创新也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法宝。要吸引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学子的长期青睐,微博微信就必须不断创新。由此可见,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要求创新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其二,党中央要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信息化。信息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为应对这些挑战与要求,早在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就发布了《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网络教学模式。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又强调:“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战略主张,李克强倡导并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各行各业以“互联网+”为驱动,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义不容辞地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新元素、新魅力,使之受更多学生的欢迎。而作为集中体现网络时代特征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介,自然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钻研、应用的范围之内。由此看来,运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信息化的应有之义,二者具有一致性。

其三,微博微信具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特质。首先,微博微信平台具备教具性能,是其能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依据。从心理学角度看,微博微信平台较之传统教具更能刺激学生多方位的感官,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具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性,刺激学生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研究证实:人的视觉感知率为83%,听觉为11%,嗅觉为3.5%,触觉1.5%,味觉为1%。[3]而微博微信平台不仅可以通过接收音频、视频信息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还可以通过点击、写字、发表信息刺激学生的触觉器官,使学生获得多方位感官的刺激,从而全面地理解所学内容。从教育学角度看,微博微信具备成为教具的三个条件。一般来说,新技术能否应用于教育成为教具,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否符合办学宗旨;二是否符合教学规律;三是否适应现实经济条件。而微博微信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不仅符合办学宗旨与教学规律,有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也与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条件相适应。因而它能为思政课教学服务。其次,微博微信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传统的教具一般是静止的、单边的,而微博微信平台是动态的、多边的。例如,黑板是静止的,教师在其上书写什么就是什么,它不会自动变化。又如多媒体,虽然教师可利用它播放音频、视频,有声、光的变化,但它是单边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而微博微信平台,教师不仅可以用其发起话题、布置预习、作业等任务,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参与其中。在此平台上,教师、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交流对象,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地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生活,也可以是对教师的评价与建议等。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教学资源库自主地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拓展性的相关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三 对策:运用微博微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基于微博微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致性,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说教模式存在的弊端,根据微博微信的功能,着眼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笔者提出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微博微信的如下设想。

首先,定期发送信息,促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创建并向学生公布以课程为主题的微博微信,引導学生及时收听与关注。同时,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课程资料库,在微博上有计划地定期发送。

其次,发挥聊天功能,建立师生良性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的聊天功能,建立开设思政理论课程学生的微博微信群,在课上和课下与学生进行即时互动,可以在群中发起讨论,以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方式,增加课堂的活力与吸引力。

再次, 通过分享与关注,加强学生“三观”引导。教师通过写心情、创微刊,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分享到微博中,内容可涉及美食、旅行、影视、科技、财经、情感和学习等多方面,时刻传播“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运用位置签到和娱乐等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政课教师可以运用微博位置签到和微信摇一摇等功能代替课堂点名发言,或在微博微信上进行课堂小游戏,利用大学生喜欢使用微博微信的特点,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光明正大”地使用微博微信。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大学生在课堂上因私下使用微博微信而转移注意力的事情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暮气沉沉的印象,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桂泉,姚黎君.实事求是与创新.http://www.gmw.cn/

01gmrb/2000-01/04/GB/gm%5E18291%5E5%5EGMB1-

009.htm.

[2]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http://www.moe.gov.cn/s78/A13/sks_left/s6387/

moe_772/tnull_9310.html.

[3]张克荣,沈慧.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平台运用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5):21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