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对教学的导向思考

2017-03-21刘元庆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思考

刘元庆

【摘 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不仅考查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发展的综合考查。为增强学生的测试效果,必须认真思考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发展性。此研究主要针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对教学的导向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教学导向;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37-02

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之后,才有资格填报高考志愿,此措施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测试题目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知识与考点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更加从容地面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一、现阶段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学校在应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时,只在复习考试阶段强化信息技术训练,增强训练力度。即使是毫无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强化训练,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获取高考志愿填报的通行证。在强化训练过程中,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能力,只要求学生机械地反复记忆各种理论知识和考点,重复练习各种操做题的步骤,并没有梳理知识体系。面对此种情况,信息技术教学只会让学生、家长或学校认为,此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自身能力提升毫无用处,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便可以解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和操作技能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对教学的导向思考

1.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时,可以适当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具有学习欲望,才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点,采用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此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自信心,感受主动学习的乐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各种学习模式,比如说与教师共同探讨知识点,在教师的帮助进行深层地次思考,以此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学生还可以借助网络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展开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以此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2. 结合创客教育模式

创客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一种教育行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创客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能够一边学习一边玩耍,在快乐的情绪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沉浸到信息技术学习中,不再将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和任务。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其次,开展素养式培育。课程属于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可以构建一种长效机制,使学生兴趣与课程教学做到合理结合,此种教育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综合能力;最后是平台式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自由上机操作,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创造能力和知识实践运用能力,最终确保信息技术素质得到充分提升。总的来说,创客教育就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教师针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学生上机操作,可以设置项目内容,引导学生共同协作来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自身技能,感受信息技术学科的乐趣所在。

3.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师不能忽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积极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首先,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其次,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记住知识,但是过一段时间很容易忘记,教师有必要加强巩固训练,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之前应增加上机练习次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理论课主要是讲解教材知识和以往考试内容,使学生更加熟悉考试知识点;而上机操作课则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面对班级中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或个别化辅导方式。面对学习能力较好、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应鼓励他们自由操作练习,实现考试复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面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个操作步骤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如果学生操作能力不高,教师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一对一地指导学生,保证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滿足考试要求。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多元化、长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既要创新教学模式,又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不能固守某一种教学模式,也不能唯教材论,要结合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最新导向,在多元模式下积极探索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丁向荣.刍议江苏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与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5,(1):37-38.

[2] 吴伟琴.由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引发的思考——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加强深度学习[J].考试周刊,2013,(94):1-2.

[3] 李维长.关于做好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几点建议[J].西藏教育,2013,(1):63-64.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思考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财政部下拨46.3亿元普通高中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