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困境”源于教育质量观的迷失

2017-03-21刘尧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质量观升学率困境

刘尧

编者按:

“减负困境”何以形成,如何破解,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舆论、学界研讨与政府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多年来,政府和学校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结果似乎仍不令人满意。“减负困境”之源究竟何在?突破困境的治本之策又是什么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厘清及反思,敬请关注。

面对日益严峻的升学与就业压力,家长相互攀比引发的教育焦虑持续蔓延……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似乎已成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社会性问题。政府不断发出减负指令的政策效应渐渐失灵,减负在多重矛盾的交织中陷入了越减越重的困境。

《人民日报》等媒体再度聚焦“减负困境”话题

2016年11月,有关“疯狂的校外培训”的话题在网上发酵,又一次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减负困境”的热议。事实上,减负不是今天才提出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两次写信给时任教育部部长,指示“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相联系”。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等一系列减负令,要求切实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把减负上升为国家战略。

尽管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对减负作出过重要指示,各级政府也不厌其烦地发布减负令。然而,减负不仅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收场,而且它所引发的教育焦虑持续蔓延,已经渐渐使局势陷入困境。2013年8月5日《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直言,学生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民族之痛。2015年11月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减负何以越减负担越重?》一文称,减负令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反而负担由显性模式转为隐性模式,由拼学生扩大到拼家长。

原因究竟何在?2016年11月《人民日报》再度聚焦这一问题。

2016年11月7日《人民日报·解码教育焦虑》专版发文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频频出台,“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可还是累”。该文问:为什么焦虑?有可能减负吗?该文答:孩子减负家长增负;课内减压、课外加压;政策频出、焦虑难消。该文的结论是,减负令不是灵丹妙药。从减负的政策力度看,行政力量已经用到最大,再单纯依靠政策来减负并不现实。2016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如果不能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做透,不能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工作咬定不放松,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怪象还会变着花样地持续上演。

2016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解码教育焦虑》专版再发文称:减负是探索如何教得有趣学得有效,“从来就没有无压力的学习”。该文问:如何才能有效减负和缓解教育焦虑呢?该文答:第一,真正该减的是,那些与学生不匹配的低效學习。第二,改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第三,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该文的结论是,尽管政府政策频出,学生负担与家长焦虑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减负的根本是,从单纯物理时间上的减少升级为单位时间所获价值和效果的提升。适度的教育焦虑并不奇怪,但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负担与压力。

对于《人民日报》的上述论断,《中国教育报》于2016年11月11日和17日连发两篇评论员文章,进行了回应。文章认为,首先,教育焦虑来自社会竞争压力向教育传导,最终都落到了学生和家长身上。其次,一些媒体和家长常以想象的完美教育苛求现实教育,认为应该用更理想的教育逻辑和根本性的变革思路,让我国教育走上更完美的道路。文章的结论是,若把渴望完美教育的焦虑转嫁到学生身上,值得家长严肃地自我审视。因为教育之病亦是社会之病,尽管教育难辞其咎,但更需要社会的变革以及随之而来人们观念的转变,切莫孤立地把教育看成被批评或改革的对象。

“减负困境”之根源在于教育质量迷失

减负究竟要减什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2000年的权威说法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大的心理压力、过重的经济负担。人们不禁要问,减轻这三项负担有那么难吗?事实上,从减负的漫长历程来看,减负确实是我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所谓“老”指的是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60余年,政府持续不断地发出减负令,而结果始终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所谓“大”指的是减负关系到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与民族的兴旺发达;所谓“难”指的是减负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甚至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现象,而是一个与中国文化交织的复杂社会问题。

减负何以成为“老大难”问题呢?学界一般认为,减负一直缺乏治本之策,无论是政府的减负令,还是其他减负措施都仅仅着眼于负担本身,而没有触及现行的中高考制度这一根本问题。因此,学界广泛流行“只要以考分为本的中高考人才选拔模式不变,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导的教育评价制度不改,就很难取得减负实效”的观点。有学者直言,在现存的应试导向下,不管政府如何发布减负令,家长都会陷入严重的教育焦虑之中。因此,要真正把过重负担减下来,政府要推进淡化应试的中高考制度改革。

从以上列举的媒体和学者的观点来看,对过重负担之危害与来源、对减负的历史与现状、对减负令与其他策略的失灵等方面,都有了清晰的认识,而提出进一步突破“减负困境”的策略均限于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所提出的策略也就不可能是治本之策,因为减负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比如,中高考之所以成为中小学教育指挥棒,在于社会长期形成的学历情结、名校情结。另外,中高考还是社会分层的关键枢纽,关系到个体在社会各阶层能否公平流动。就是说,对解决这个与文化相关的复杂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携手合作、共担重任。

然而,全社会都知道减负有好处,但又难以做到一声令下,各方齐心合作。面临的现实无奈是,每个深陷其中的人都在一边埋怨,一边推波助澜,这样就使全社会陷入了“减负困境”。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在国人心中,“教育质量=考试分数=升学率”。实际上,这也是政府、学校和师生追求的目标。升学率对师生是成绩、对学校是业绩、对政府是政绩。家长的诉求是,让孩子上好学校;政府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求学校提高升学率;学校要赢得家长与政府认可,自然把升学率作为追求目标。正是在全社会狂热追捧升学率的漫漫征程中,真正的教育质量迷失了。

当全社会都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学校优劣的标签、教师好坏的标尺时,教育质量迷失所形成的巨大社会压力传导给政府,政府又传导给学校,学校再传导给教师,教师再传导给学生,层层施压之下的学生变成难释重负的应试机器。由此来看,破解“减负困境”需要全社会的“教育觉醒”,即对习以为常的、以升学率为标准的所谓教育质量进行彻底反省。要共同探寻教育质量真谛,尤其是政府要通过科学研究,弄清真正的教育质量是什么,并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从而突破“减负困境”,缓解教育焦虑。

突破“减负困境”首先要厘清教育质量

何谓教育质量?的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把国内外教育机构的文件、研究报告、评价指标,以及官员讲话、专家解读等多方面的文献加以分析归类,就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观点:诸如教育质量是促进学生发展程度的“学生发展说”,是教育目标适合与达到程度的“目标达成说”,是满足顾客需求程度的“需求满足说”,是教育公平与效率统一程度的“公平效率说”,是达到卓越或一流标准的“追求卓越说”,等等。

那么,究竟如何全面认识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涵呢?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一条原则、把握两点认识和融合三大内容。

1.坚持精英性质量和大众性质量相统一的原则

精英性质量以卓越和一流为标准,以培养多少社会精英为标志,以满足社会对精英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往,在精英教育时期,只有少数精英才能享受教育。然而,在当今教育已经进入能满足大多数人教育需要的大众化时代,教育的重心从培育英才转向培养普通劳动者。大众性质量以合格为标准,以培养多少合格劳动者为标志,以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为目标。随着我国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教育质量观也要由精英性质量观向精英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质量观转变。

2.把握连续性和阶段性、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统一的认识

首先,在教育质量变化过程未出现新质而孕育新质时,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表现为教育质量的连续性。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使教育质量在不同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表现为教育质量的阶段性。其次,整体性是指质量标准以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特征。个体性是指质量标准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为特征。没有教育质量的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没有个体性质量,整体性质量则无从谈起。反之,没有整体性质量,个体性质量也难以保障。

3.融合规定性、时代性、多维性三大内容

首先,培养人是教育质量的规定性,教育培养的人的价值是通过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和谐来体现的。因此,古今中外对教育质量的追求,始终围绕培养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要求的人而展开。其次,某个国家、民族、社会和时代的教育都有其典型特征,人和教育的發展目标、内容和方式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这就是教育质量的时代性。最后,任何教育都具有实践目的,当教育实现了预期目的时,人们则认为教育质量是高的。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等对教育的价值诉求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教育质量,这就是教育质量的多维性。

中宣部理论局2013年编写的《理性看·齐心办》一书提出,判断教育质量好不好的关键:一是塑造健全人格,不光是要发展智商,还应培养情商;不光是要学习成绩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尊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施加教育,不能揠苗助长。三是拓展个性空间,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天赋禀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由发展。四是符合社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从前述分析维度来判断,这应当是我国目前关于教育质量较为合理与完整的表达。

总之,笔者认为,从《理性看·齐心办》一书提出的教育质量判断标准来看,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以升学率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是片面的。为此,全社会要通力合作,以探索真正的教育质量为突破口,逐渐走出教育质量迷失造成的“减负困境”。具体地讲,全社会要转变以升学率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回归教育唤醒与守护人的灵魂趋向理想境界的使命。政府要推进教育改革,促使教育功能从工具性向人本性转变。学校要加强评价导向,促使评价方式从分数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转变。只有全社会树立起真正的教育质量观,并以此评价和引领教育发展,才是突破“减负困境”的治本之道。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质量观升学率困境
跟踪导练(一)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机会公平问题的思考
“以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及其路径分析
大学生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质量观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A Boy and His Tree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