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城模式” 构筑绿色生活圈

2017-03-21苗俊杰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山门宣城市宣城

中直党校第9期学员以“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文明”为课题开展社会调研,学员由主体班12名学员和新华社党校26班第三支部4名学员组成,目的地是安徽泾县、宣城、宁国、绩溪等地。

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 展示美好乡村新貌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如何才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答案很简单:“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因此,泾县查济村、桃花潭镇和黄田古建筑群是党校学员们已“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文明”为课题开展社会调研的首站,学员们不辞辛苦在为期两天的调研中,对查济村村里名气大的建筑如镏公厅屋、洪公祠、德公厅屋进行了考察,和在村里的居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桃花潭镇旅游和绿色养殖业进行了考察,在黄田古建筑群调研,学员们对査济村、桃花潭镇和黄田古建筑群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一,泾县査济村、桃花潭镇和黄田古建筑群是以谋求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旅游富民为目标,利用当地遗址、遗迹及特有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产业,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促使古村焕发“新容颜”。

第二,利用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被列入省级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行列的时机,为推动查济的发展创造了契机,而且通过美好乡村建设,激发了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

第三,解决古村落产权困扰,建立和完善古村建设开发的管理工作机制。面对古村落的村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没有承担能力,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动力,但如果是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政府未必能承担大量的资金。为解决古村落中的产权问题,部分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中都倾向于采取通过收回老建筑的产权进行保护开发。

第四,统筹新村和古村建设。新村、古村统筹建设应首先明确定位新村和古村的不同功能,做好相互衔接,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应该是“利用古村吸引游客,利用新村完善的设施服务游客”,对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保护古村的整体风貌为前提,改善居住环境。新村的基础设施应按较高的标准进行建设,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

第五,加强对古村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整治利用,营造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氛围。 古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反映了祖先在建村立围时的智慧。因此古村落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也是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开辟生态旅游对于古村落的开发也极具意义。

“海绵”吸水 留“蓝”驻“绿”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宣城市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

“就是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需要时再把水放出来”——宣城市相关工作人员说,传统城市建设中的宽马路、大广场、填河填湖造地、采用工程措施快速排除雨水等,都忽视了城市生态系统应有的吸纳、渗透、滞蓄、净化等功能,导致逢雨必涝、遇涝则瘫。海绵城市建设则是解决城市排水防涝的有效途径,它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可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等目的。

“通过绿芯、绿廊、绿带让城市呼吸起来。”未来,宣城市将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負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现行示范区除了保护生态环境,宣城市还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为什么要花这样大的精力发展绿色经济?一方面是呼应群众关切,另一方面,也是发展的需要。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环境破坏了,这样的发展,不科学,得不偿失,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宣城市住建委工作人员如是说。

宣城市文明办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宣城生态环境优良,这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品牌。宣城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把生态保护作为科学发展的“生命线”,让蓝天常在、青山常驻、绿水长流。

2015年,宣城市承办了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宣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这不仅得力于宣城优良的生态环境,更因为当地政府重视森林建设、发展绿色生态有关。宣城还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入选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创建指标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国家生态县基本实现全覆盖。

除了保护生态环境,宣城还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从宣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宣城市已开始制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计划,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违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生产。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也在加快,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五大产业为重点,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态文明城的建设就是建设宣城模式,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的生态文明。”据宣城市委书记姚玉舟书记介绍,宣城市通过生态立市,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不仅有利于宣城市彰显生态优势,还有益于提升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

据了解,依托生态立市,预计到2020年,宣城市将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逐渐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体系,更加优良生态环境,并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理念则将深入人心。最终将宣城市打造成绿色发展的先行区、优质生活圈的示范区和制度创新的试验区。

经过几天的调研,学员们对宣传城市建设提出了几点宝贵的建议:

第一是建设海绵城市要控制目标过高。老城区,绿地率低,地下空间往往已被利用,单纯依靠开发技术措施难以达到控制目标。

第二是细化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各单位依据地方实际特点配套制订相关指南、规范、标准细则。综合考虑海绵城市建设、运营、维护成本,做好资金估算和资金安排,合理支出费用,避免资金的浪费。

第三是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市政府可以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破坏者赔偿、建设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格局;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资源交易、环境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生态建设实绩公示制度,把发展的责任套上生态的“笼头”。

第四是城市规划中缺乏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相关行业的专家的参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因为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确立公民听证制度。正确掌握公众参与的方法与尺度,防止把公众参与扩大为公众直接决策。城市规划过程中多创造公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

美丽和谐的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是中直党校学员们开展社会调研不可缺少的内容,学员们为此考察了港口镇山门村。山门村坐落于江南名山文脊峰下,面积不大,仅仅23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辖35个村民组共4700多人。然而,在一场村企“联姻”共建新农村的模式启动后,原本只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怡人山村,经过多年的村落环境整治,如今,山门村已成为宁国家喻户晓的美丽新农村典范。

据介绍,作为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山门村,紧紧依托“山门洞”名胜古迹和文脊峰自然生态景区,探索“景区+公司+村民”的合作建管模式,建设集文化瞻仰、历史寻源、生态休憩、隱居度假、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名胜风景区和乡村旅游景区。

同时,依托五星集团和恩龙集团,探索企业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重点建设发展经济果林、彩色农业、林下养殖基地、鹿苑基地和现代观光园林等,积极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山门村已完成500余亩土地的流转用于建设观光苗木基地,完成150余亩香樟和桂花等乡土树种的栽植,在实现兴业民富、农户增收的同时,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深入持久的动力。

山门村“美好乡村”建设,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丰富了百姓文化生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山门村通过公司化运营,鼓励村民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参股,加速推进土地置换流转,将农民的闲置零散土地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发展规模农业,并聘用失地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化。

“作为‘全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山门村的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发展规划必然让人们充满期待。”山门村党总支书记程守华说:“在做的过程中,要让百姓看得到不同,感受得到变化,下一步山门村的定位将着重于田园风光的打造,让旅游的人们不仅为了这里的古迹慕名而来,四季花海和乡土风情也都是力推山门村亮点,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旅游开发的信心。”

据介绍,自开展村企共建模式以来,尤其在观光旅游和现代休闲农业的带动下,山门村村民的幸福生活步子一直在往前迈。

据了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宁国从2010年起率先启动“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工作。这项工作具有“把握生态文明主线、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引导社会力量参入、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四个重要的实践特色,把惠及民生、 人民幸福作为终极目标,通过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然,学员们也提出了:既然将山门中心村规划建设作为主攻方向,那么,全方位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可少,同时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家园。另外,管理创新作为美好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持续动力和基本保障,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提高村民综合素质,使美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执笔人:苗俊杰,瞭望周刊社主任记者。调研组成员:刁毅刚,新华社技术局技术实验室副主任;徐伟如,新华社国内部办公室副主任;刘爱虹,参编部内部参考主任记者)

猜你喜欢

山门宣城市宣城
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发展方向浅谈
宣城:一城山水半城诗
生如夏花之绚烂
宣城以外看宣城
可爱的
南北方道教建筑山门艺术形态比较刍议
宣城市2016年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