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7-03-20刘军
刘 军
(赣榆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连云港 222100)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老年人的高发病,在所有类型中,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为常见[1]。据相关报道,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其一旦发病,于1个月后的病死率高达50%。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临床需要尽早治疗。该次研究中,主要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报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收治的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抽取55例。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占27例、28例。研究已经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均知情。对照组男性患者占17例,女性占10例;年龄为45~70岁,平均年龄为(56.34±5.75)岁;平均出血量为(45.67±7.59)mL。实验组:患者年龄最小限值为44岁,最大限值为72岁,平均年龄(55.40±4.97)岁;男性患者占18岁,女性患者占10例;平均出血量为(45.49±6.75)mL。通过对比以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量发现,差异并不显著,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借助CT检查定位颅脑穿刺点,穿刺针选择TL-1型号。进入血肿后,抽吸至负压并安置引流管。注入适量尿激酶(2.5万U)以及生理盐水(5 mL),每天灌注2次,夹闭引流管2.5 h左右。2周后,拔除引流管。
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全麻后,借助CT检查定位头皮切口处,切口约常4 cm,全层切开并使用撑开器撑开。钻孔后,将骨窗直径扩大至3 cm,切开硬脑膜(十字形)。随后,清除血肿,并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5分表示轻度损伤,16~30分表示中度损伤,31~45分表示重度损伤。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据用SPSS 20.0软件核对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周、12周,实验组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分)
?
3 讨 论
在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属于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使得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高致残率、致死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
传统保守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基底节区的再出血,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机体的损害。手术治疗可彻底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对于周围脑神经的压迫较低[3]。以往,临床常使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尽管可减少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但是对于位置较深的出血患者而言,损伤较大。本次研究中,给予部分患者使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微创钻孔引流术适用于大部分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该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密闭性好、固定强以及引流效果佳等优势[4]。结果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周、6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钻孔引流术在引流的同时,可减少对脑周围组织的压迫,进而改善血肿周围神经正常脑组织的供血,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术,值得推荐应用。
[1] 陈 果.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51-54.
[2] 陈唯实.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7)∶1430-1431.
[3] 张福成.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7)∶1041-1042.
[4] 耿建国,张玉勇.微创手术对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0)∶1366-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