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2017-03-20朱正海
朱正海,王 学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中医院,贵州 遵义 564600)
腰椎间盘在退变和外伤后出现破裂出槽情况,突出物对神经和硬膜囊产生机械刺激性,同时病损产生的化学物质也会对其造成炎症刺激,从而使得机体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即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此病症主要体现在患者在下腰中会出现疼痛感,并伴随下肢放散痛,且治疗较为困难。本次研究观察我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使用中医针灸和中药联合治疗下产生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80例。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与中医药管理局在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符;在患者入院时进行相关检查,均显示存在腰部活动受限情况,且腰痛较为明显;下肢受累支配区域存在迟钝情况;病变位置的周围均存在压痛感。对患者进行X线片和CT、MRI检查,结果显示均存在病变椎间盘变窄现象,且在边缘出现骨质增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90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在35~60岁之间,平均年龄(49.3±3.8)岁。观察组90例中,男性55例,女性35例;年龄在36~62岁之间,平均年龄(51.4±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给予中药治疗,药物选择加味二仙汤,药方:怀牛膝、桑寄生各30 g,仙茅、巴戟天、鸡血藤、仙灵脾、当归各15 g,枳壳、知母、三七各6 g,杜仲10 g;用水煎服,每日服用1剂,1个疗程为10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为:取穴位主要有肾俞、环跳、委中、昆仑、大肠俞、命门、养老、秩边。针灸方法:使用电针灸进行治疗,给予上穴针刺得气,之后选取穴位进行电针仪接通,主要有肾俞、环跳、大肠俞位置,疏波,直至可明确观察到肌肉出现轻微跳动且舒适,每2天进行1次,每次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同样1个疗程为10天。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若患者在治疗后腰腿疼痛症状消失,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无影响,直腿抬高可超过70℃,则为显效;若患者腰腿疼痛情况得到显著好转,且身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则治疗有效;若以上两种标准均未达到,则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来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用x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比较 [n(%)]
3 讨 论
中医理论的研究中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纳为腰腿痛、腰痛的范畴,在古代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已有相关论述,多种资料均记载,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外伤所造成,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和下肢疼痛,在咳嗽时疼痛感明显加重[2]。相关记录中表明“腰为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证实了在古代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视。古代医学中,认为此疾病的部位主要是在腰部,由于经脉气血阻滞和经脉失养所造成;因内伤者,大多由于肝肾之虚所致,应以肾虚为本。故此疾病在临床中的治疗原则为内外结合,虚实相兼。治疗此疾病的关键在于,使得神经根所受到的压迫缓解并消除,并加强腰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压止痛。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观察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析使用中医针灸和中药在联合下的治疗效果。对于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给予通经活络,使其气血保持畅通,并加强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之后选择中药将气血给予疏通,内外结合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高达96.67%,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3],证实本次研究的价值。
综上所述,使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腰腿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1] 陈述芳,王开强,黄强民,陈友根.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OL].河北中医,2017,(09)∶1378-1383.
[2] 胡 永.针灸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下肢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09)∶1522-1524.
[3] 邓 栋,李亦聪.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03)∶63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