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与开展财经素养教育
——访“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专家

2017-03-20

大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财经标准素养

财经素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接成年后所面临的金融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财经素养成为青少年必备的重要技能。为积极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同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研讨会暨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于2016年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围绕财经素养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本期“高端访谈”根据会议录音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并以访谈形式予以呈现,以飨读者。

●财经素养是个体财经生活中必备的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观念与信念等基础修养。财经素养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加强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是实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策略,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落实。

《大学》:自PISA开设财经素养测试以来,青少年的财经素养教育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为什么今天的青少年特别需要提升财经素养水平,或者说为什么财经素养教育在今天会显得如此重要?

田慧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个人财经素养水平对个人、国家以及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国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倡导与推动财经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把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等作为经济重点领域之一,提出要着力培养该领域的紧缺亟需专门人才。可以说加强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是实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策略,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重要举措。

张宗益(西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推动财经素养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完善。我国市场经济长期处于改善完善之中,民间金融比较活跃,但是我国公民的财经素养并不足以支持我们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在大学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今年发生的多起违法违规校园贷事件,从侧面折射出青少年财经素养的匮乏。今年5月份颁布的《中国青年财商认知及行为调查报告》显示,90后大学生财经意识普遍不足。由此可见,亟需加强这方面教育,我们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研究是严重不足的,相关研究文章不超过50篇,另外,我们在该领域的开创性相对也很欠缺。所以我觉得未来这是大有可为的一个领域。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功利也比较浮躁,这跟财经素养也有一定关系。由于之前没有涉猎财经,考上大学之后,一下进入这个领域,肯定存在准备不充分,意识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加强。

王瑶琪(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在21世纪之初我们终于提到了财经素养。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到财经素养,既反映了这个国家发展的历程,也反映了这个国家对人才需求发展的历程。我们从过去关注人文,到后来关注科技,到现在我们觉得需要关注财经了,说明我们对教育人格的培养有着更加全面的追求。另一方面,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终于有了一些家底。我们GDP达到了全球第二,相对来说实力比较雄厚。这样的环境对于国民的财经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当我们一穷二白时可能不需要提财经素养教育,当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人们可能会去拼命地逐利,去追逐财富。当有了比较雄厚的财富积淀的时候,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追逐财富理想,可能是我们在这个世纪亟需回答的问题。因此提出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

应望江(上海财经大学学科办主任,教授):我认为我们国家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工作具有战略意义,也有它自己的背景。其实很多国家重视财经素养教育都是有自己背景的。比如韩国,一个大的背景就是1997年发生东南亚金融危机,韩国深受其害,以至于韩国经济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托管。于是他们反思,其中,国人的财经素养教育等问题就被提出来了,并且提出要建立针对青少年的韩国财经素养教育体系,自199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反复修订好几次。

韩凤芹(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如今整个社会创新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很多的目标和标准。但是人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到底如何引导人对自身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这是我们严重缺乏的。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实是不具体或者说缺乏引导性的。我觉得财经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它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我们从事经济学或者相关领域研究,也都是懵懂地走进这个大门的。因此在今天整个社会都应该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问题引起重视。

杰夫·布朗(康德集团楷博财经学术校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财经素养已经成为各国民众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软实力的重要标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中国正在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而中国的模式正引领着世界发展模式的潮流。今天我们共同建立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也是中国真正作为人才大国构建智慧支撑的重要举措。

田新宽(中国银监会公众教育服务中心处长):财经素养教育现在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认为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财经素养教育是培养企业家精神,推动双创工作的实际需要。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创新创业环境也在不断优化,需要积极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更要有金融、财经素养作为创新创业的必要基础。只有掌握了金融财务知识,正确理解风险、收益、预期回报、现金流管理等基础性概念,合理使用贷款、贸易融资、股权融资等服务,才能真正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第二,财经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会与金融服务打交道,目前金融服务与居民消费者之间的总体关系,呈现了一个参与主体化、推荐渠道多样化、产品结构复杂化、业务风险隐蔽化的态势。可以说社会公众是金融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如果公众的金融素养不足、金融风险、风险意识极度缺乏,不仅影响金融业的发展,最终也会影响社会稳定。第三,财经素养教育是培养负责任公民的现实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其中受教育权是一项重要的权益。社会公众能否做到真正理性健康的消费,不参与不接受违法金融活动,直接与其接受的金融素养教育密切相关。经济金融财务决策,是关乎个人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范畴。只有做好金融知识的普及,让公众真正地了解金融产品,正确地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金融财务决策,为自己也为家庭的美好未来负责。

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我觉得财经素养是目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素养,以前不重要,以后也不重要。为什么现在重要?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类的第一个阶段是追求生存阶段,大家关注的是吃,见面说“你吃了吗”?所以吃最重要。到第二阶段是经济起飞追求物质生活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开始有更多的钱,吃不了可以买更多的物质产品,这个时候人们收入差距会迅速拉大,不平衡会更加大。现在是第三个阶段——健康阶段,这个阶段里,社会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别。大家都喜欢挣钱,这我们不用回避,但如何挣钱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财经素养的话,有很多不好的现象就会出现。比如说有为分房假离婚的,有为股票预期市场的冲高盲目抵押房子的,等等。所以树立正确的财经活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财经素养非常重要。

我们曾做过比较与案例研究。比如说巴菲特,很多中国企业家愿意花100万美元陪他吃饭。但巴菲特却说,年轻人,有钱不是最幸福的,而是到了我这个年纪,还有人关心你爱你才是最幸福的。这便是财富追逐过程中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认识变化。我们理应让学生们去知道并理解这样的变化。

《大学》:如何理解财经素养的内涵?财经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田慧生:财经素养作为一种核心素质,被视为21世纪每个人必备技能,以及能够有效支持经济金融稳定性的重要条件。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组织研究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财经素养教育能够使青少年站在个人以及更高的角度理解金融问题,使其更加自信地应对金融环境、创造财富与管理财富,从中提升并彰显核心素养。

张宗益:我认为财经素养是国家和公民促进个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是青少年面对未来生活、挑战的基本素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财经问题已成为日常生活问题。尤其是在遇到金融危机时,个人怎样保护或者增加自己的家庭财富,怎样认识与理解国家确保经济有序和稳定发展的手段。这些都是财经素养的基本内容。

王瑶琪:财经素养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知道如何更好地创造财富以及更多创造财富,也让我们知道如何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分配财富,更要让我们知道怎样使得财富使用更为妥贴恰当及物有所值。

我们希望通过财经素养教育首先可以让个人的培养更为健全;第二希望个人对家庭的扶持是可持续的;第三希望个人和家庭对这个国家的贡献是持续、健康的。因此,无论从个人、家庭、国家的层面,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财富观,使得这个国家的经济可以持续地走在健康的方向上。这就是财经素养教育之于个人、之于国家的蕴意。

裴娣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觉得财经素养教育面临三个挑战:第一是新兴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区域性城乡人口、产业、资金服务、设施等多种要素的有序积聚、和科学配置的过程;第二是信息化的普及,在如同“双11”购物浪潮所形成的网络文化中,如何提升未来公民的财经素养;第三是教育体制内部深层转型困境。这里尤其要关注区域性战略谋划对高中生财经素养发展的需求。区域性教育体制构建的基本模式,一个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对教育体制构成的需求,第二个是人口结构、社会分层导致的不同的教育需求。为此,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关键内容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比如说现实与未来的关系,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为现实生活做准备,为国家发展的贡献,还有一个是学术研究与实践探讨的关系。

应望江:韩国所提出的财经素养教育目标有四个,我觉得跟我们现在想表达的比较一致。第一个目标是对既有市场经济现象的认知和理解。第二个目标是了解国民经济的构成及变化过程,知晓国际经济学原理。第三个目标是利用财经类信息和材料提高个人对经济生活的判断、分析和应用能力。第四个目标是培养对经济问题的思考,树立以经济主体的身份对社会贡献的态度。这四个目标提得不错。

王振中(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我觉得财经素养教育要关注一个边界,即我们追求的是小财经还是大财经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财经素养教育不能培养出精致的个人主义。

汪霞(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古人早就说过,为国之命的乃是命脉,是万事之本。基本财经素养的形成,是我们所有的公民而不仅仅是高中生必备的生活技能,这就是教育所附有的万事之本。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知道,现在国际化、全球化、数字化带动了我们经济生活的快捷化。比如现在到哪大家把手机拿出来扫一扫,很多资金转移就完成了。但是怎么去扫,扫出来的结果与意义是什么,却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一种叫做财经素养教育的活动来支撑。财经素养教育必然关涉到如何去理财,如何去规避金融的风险、形成金融投资等等。这个事情非常值得去做,但难度系数很大,非常具有挑战性。

岳昌君:我觉得财经素养教育中必须深切地关注如何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劳动观、工作观、生活观、财富观,这非常重要。西方有过一句经典的话:尽你所能去挣钱,尽你所能地去捐钱。挣钱很重要,挣钱的目的是为了家人的幸福,为社会作贡献。不能把挣钱当作唯一的目的,钱本身不是罪,但是贪财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空心化很严重,很多大学生有抑郁化倾向。中国的自杀率平均在下降,可是青少年的自杀率在上升,这其中是与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相关,也与财经素养相关。

陈友芳(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2004年开始,我受教育部委托主编高中经济生活的教材,当时我力图编写一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材,希望当我们的学生步入社会、走向未来后,能够用高中学的经济学知识解决基本的财经问题,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并能作出理性决策。所以特别期待我们国家有一本好的财经方面的高中生教材。当时,我绞尽脑汁试图在高中这个层面,开设三方面课程:一个是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个是讲金融财务方面的基本知识,还有一个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我以为,这就是财经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张男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教授,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主任):OECD将素养理解为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扩充,并认为它也包括认知和实践技能的运用,以及其他方面,如态度、动机和价值。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我们认同OECD对素养的概括范畴,结合核心素养的关键性特质,将素养定义为个体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观念和信念等修养。依此,财经素养则是个体财经生活中必备的由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观念与信念等构成的基础修养。

如何让青少年的财经素养具有一种标示性的指向?也即,通过财经素养教育之后可以促使青少年成为一种什么样的人,或者说财经素养教育的内容范畴是什么?我们认为,如果以高中毕业生作为一种基准的话,财经素养教育应该促使青少年在高中毕业后可以顺利完成以下角色:1.可以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和累积个人财富;2.可以成为一名成熟的个体消费者进入经济生活,打理个人财务;3.可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理解国家乃至世界经济活动,知晓国家经济与个人财务之间的关系;4.可以作为一名财富的管理者,拥有准确看待群穷与富有以及正义、道德的财富观念与信念,既彰显个体经济能力的自我价值,又从中享受创造财富带来的社会责任与人生意义。

●国外财经素养教育起步较早,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制定或正在制定财经素养教育国家战略。目前,我国学校普遍欠缺财经素养教育,专门的研究及推广机构较少、力量分散、基础薄弱,但从调研、活动等来看,学生对财经素养教育有较大的需求。

《大学》:财经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怎样的发展态势?

田慧生:随着2012年世界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在原有的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以及阅读素养的测试中,增加了财经素养测试之后,世界范围内对财经素养的关注得到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财经素养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制定了或正在制定财经素养教育国家战略,试图通过学校财经教育缩小青少年的财经素养差异、增进金融的包容性,并采取多种行动计划来促进公民的财政素质教育提升。

张宗益:财经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欧美国家比较早地做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说美国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把财经素养教育视为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澳大利亚也从国家层面来推动财经素养教育,致力于提升国民财经素养。另外俄罗斯在中小学经济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经济知识的能力。特别是2012年OECD组织的PISA项目,对涉及财经素养的阅读、数学等知识进行测试,考查全球不同国家15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是否为未来生活做好了准备。由此看来,国际社会对财经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而且都在开展积极的探索。

张男星:目前,发达国家大多通过协同多方力量来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美国财政部于2002年成立财经教育办公室,负责提供更多的财经教育工具,并协调财经素养和教育委员会的工作。财经素养和教育委员会的工作由财政部长主持,成员由来自20多个联邦部门、机构和委员会的代表组成,负责提高全美人民的财经素养教育水平。英国金融服务局(FSA)于2003年成立了一个全球化的长期项目,名为“构建财政能力”,由政府、金融服务行业、企业代表、工会、媒体、消费者协会及相关部门构成的指导委员会牵头,旨在提高全国的财经教育水平。澳大利亚于2005年成立了财经素养基金会,该基金会隶属财政部,负责多个新推行的项目,创办财经素养网站,与公立和私立部门利益攸关方合作,促进财经素养项目在学校和办公场所的推行,进行财经素养研究工作。日本成立了一个由来自政府(财政部和其他管理部门和机构)和私立部门(银行、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成员组成的联络委员会,负责为大众提供财经教育,提高大众的财经教育水平。此外,还成立了一个金融服务部的专属顾问团,名为“财经教育交流委员会”,负责制定战略性指导方针。加拿大2009年成立了财经素养特别工作小组,任命了财经素养领导人,成立了财经素养指导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各地具有财经素养相关专业知识的特定行业的代表组成,迄今已召开了四次全国性财经素养大会,启动了加拿大人财经素养数据库和自我评估问卷调查,并建立了网站提供相关资源。

《大学》:当前财经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田慧生:上海PISA测试我们连续两届三科拿到第一,但是不能说我们三科的教育水平是第一,也不能代表我国学生总体的财政素养状况就很好,毕竟上海只能代表我们最发达的一部分。尽管这样,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非常薄弱,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财经素养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造成金融文盲的循环。所以无论从个人角度看,还是从国家角度看,都会让很多缺乏财经素养的公民,无法保证个人的财务福祉,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公平。

汪霞:其实在上海、北京、江苏的一些中小学,在他们老师的课堂教学上也在进行某种程度、某种意义的财经素养教育,但是那样的教育是自发实行的,那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能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不清楚。因此,为财经素养教育必须要进行顶层设计。这样的顶层设计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要发展学生什么?另外,这样的教育目标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内容、维度、基本的结构到底是什么?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张男星:OECD早已强调“财经教育应从学校开始。应该在他们的生活中尽早地了解财经事务。”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财经素养的形成仍然主要来自家庭,学校普遍缺乏参与或组织财经素养教育。近些年来,北京、上海,以及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的部分学校已经开始了一些财经教育探索,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116所中小学已经设立了名为“金融和货币管理”的区域课程。但是总体看来,我国的财经素养教育还处于金融机构在组织的零散状态;有关财经教育的内容也少量零星分散在一些课程教学中,如小学的道德和社会,初中的思想道德、历史和社会,高中的思想政治或历史。

我们曾对参加西南财经大学、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决赛的来自全国31省市475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了426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只有近38%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财经素养,还有约21%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只有1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财经意识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人是教师。但青少年对提高财经素养水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近九成同学认为最好从初中甚至更早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财经意识。

刘信中(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作为企业,我们早几年就开始关注财经素养问题。2015年我们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开始组织青少年财经素养大赛。2016年第二届大赛有全国31个省市2,537所高中的64,712名初赛选手,从中形成6,934名复赛选手和475名决赛选手,从中可以感受到高中生对财经问题的兴趣和参加大赛的热情。

边慧敏(西华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我也参加了财经素养大赛的组织过程。我组织了包括金融学、企业管理、贸易、管理、证券、经济法等专业10来个青年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针对高中生编写专业教材,然后出初试题、面试题、做评委等等。从想法的出现到现在仅仅过了两年多的时间,没想到有这么大的规模。这说明财经素养教育在我国是有极大需求的。

●财经素养教育是一项整体性强、全面性强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国家及地方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等众多力量共同推进。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整合财经教育相关力量,搭建平台、聚集资源,引领财经素养教育研究方向,推广财经素养教育实验与实践,探索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服务国家财经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营造财经素养教育的社会氛围。

《大学》:如何有效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田新宽:作为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部门,银监会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以及财经素养教育工作。早在2012年的时候就制定了教育为主的工作方针,并始终坚持把推动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坚持每年组织全国开展金融支持进万家活动。也推出了金融知识读本、理财日记本,以及一系列金融知识普及的工具和读物。但是我们也意识到,财经素养教育是一项整体性强、全面性强的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中国银监会公共教育服务中心,之前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山东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及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康德集团共同成立“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凝聚教育研究部门、高校和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国银监会也愿意积极支持中心的工作,让财经素养更加贴近中国银行的实践,也让中国的银行业真正为社会服务,与社会公众共同成长。

张宗益:财经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进绝不是某一个单位或某一个领域学科专家能够做到的。我们联合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就是旨在整合国家及地方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行业企业等相关力量,优化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的政策与理论研究,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服务于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战略。可以说,成立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并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符合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从西南财经大学、课堂内外杂志社及其他高校合作开展的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发展态势可以看出,社会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高度关注,越是高度关注,越是需要整合更多力量及资源参与到这样的教育活动中去。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扩大财经素养教育的形式,大赛只是其中一种,通过中心的成立,我们要借助并打造这个平台,深化、普及、扩展财经素养教育,打通大中小学之间的人才培养界限,促进学生及社会民众的财经素养水平提升,切实实现财经素养之于社会稳定、国家安定的重要作用。西南财经大学将坚定地支持并参与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活动,真正为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符合时代需要的青少年财经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瑶琪:我觉得财经素养教育的推进必然是需要多方力量联合的,因为,财经素养是综合的,不是单一学科;财经素养教育是综合的,不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中国教育研究的单位,能够率先提出财经素养这样的主题并予以实际行动,率先联合多方力量,邀请到政府、学术界、企业的专家来共同打造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标准,确实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从人才培养来讲,确实非常有价值。在这样的协同研究中,可以全方位地关注财经素养教育,以及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在社会的可适用性。这也可推动我们在财经领域的教学改革,使其更好地面向教育者个体,更好地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中央财经大学也将会积极地参与财经素养教育活动,贡献我们最大的力量。

应望江:我认为我们国家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工作具有战略意义,这种战略体现为更高层面上多种力量的整合与联合。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有特别的意义,所谓协同就是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大家一起协作。PISA测试上海之所以能取得全球第一,我觉得跟所在的城市环境有关系,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家庭、学校、社会具有浓厚的氛围与合力。我们高校也有一些战略探索。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就把一些核心财经类课程延伸到我们的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同时在上海的其他重点中学,如上海中学,上海交大附中等等,也开设了实验班。实践证明,财经素养教育很受欢迎。我觉得财经素养研究也好、教育也好,需要各种载体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一个合力。比如我们设立的财经素养教育实验基地、财经大赛、财经课堂以及上海财经大学正在筹建的财经类博物馆等等都属于非常好的载体。上海财经大学将尽最大的努力支持协助我们中心的各项工作,使协同创新中心真正发挥它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

韩凤芹:我觉得在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的道路上,“协同创新”特别重要,一个是协同。协同创新中心现在已经有了诸多的科研单位、高校、中小学,还有一些基地平台。如何有机地协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各自职责如何划分,未来机制如何有机运行,都需要我们下一步进行积极的探索。另一个是开放性。我们目前已经从专家团队的角度在思考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问题,在未来开放多元的创新模式下,如何实现教育创新模式的开放性?值得仔细思考。

刘信中:我们一直有一个理念,要从科学、人文、生活这三个维度,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产品。我们讲科学是教人追求精神,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支持。我们深感到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里面传授更多的是科学知识,基本没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传播。在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体制里,我们有学科教育,但是没有真正的科学教育,更没有科学史的教育。从工业革命时代,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让更多孩子打开科学的窗口,让他们看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中国财经素养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让我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在我们人类的文明史中,从一开始的农耕文明到我们今天的工业文明,甚至是信息文明,有一种文明一直存在着,那就是商业文明。我觉得对今天的中国青少年来讲,财经素养是商业素养的必备支持。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青少年具备相应的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因为今天青少年财经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我们未来国家商业文明的兴衰。作为青少年教育服务集团,我们愿意与各位专家学者一同推动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发展,包括中国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杰夫·布朗:康德集团成立以来,专注于国际教育的投资合作、国际资格证书的培育和认证,以及国际课堂的研发,迄今有20年良好的口碑。作为民营教育机构,康德集团非常荣幸能参与到这场伟大的教育改革事业之中。2014年,我们为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大赛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课程及项目。2016年我们引入了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全球商业人才发展协会,意在提供全球领先的教学资源、升学指导、教师培训,以及为财经素养的国际交流搭建一个展示平台。我们相信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多方力量的参与协作下,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一定能带领我们实现有中国特色并兼具世界水平的财经素养教育目标。康德集团将全面开放国际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持续深耕于财经素养教育领域,让我们共同期待财经教育在中国跨越式的发展。

田慧生:财经素养教育需要众多力量共同推进。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整合财经教育相关力量,搭建各种平台、聚集各种资源,围绕财经素养教育,有序有效地深化理论研究、深入实践活动,切实为提升我国青少年及成年人的财经素养水平服务,支撑国家金融人才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重大政策的实施。我们希望中国财经素养协同创新中心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第一,引领财经素养教育研究方向。通过联合财经、教育交叉领域等资源协同攻关,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推广,引领我国财经素养教育的学术前沿。第二,推广财经素养教育实验与实践。通过扩大实验基地以及开展各种财经素养提升活动,在更大范围推动与普及财经素养教育,切实促进我国学生财经素养水平的提升。第三,探索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财经教育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大中小学在财经人才培养领域的衔接与互动。第四,服务国家财经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通过加强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及青少年财经素养水平的跟踪测评,及时把握我国青少年财经素养发展状况,为国家财经教育领域的决策服务。第五,共同营造财经素养教育的社会氛围,积极协同教育、金融产业结构及社会力量,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与传播,促进国民财经素养的提高。

我相信在协同单位的推进下,在各位专家的关注与支持下,中国财经素养教育以及研究将会进入更快更好的发展轨道。

蒋建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杂志社社长、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应该本着开放、共享、责任、公益的原则来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中心提出相关的协同科研课题和实验项目,向所有协同单位开放,通过中心的网站和公众微信号,向各个协同单位发布。中心各协同单位负有各自职责,如,高校、科研机构可以利用自身学科、人才、资源的优势,独立或者联合中心开展课题研究,并组织专业团队与中心一起开展相关教育实验,为地方中小学服务;地方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可以牵头组织当地的大中小学校,积极参与中心组织的财经素养教育科研课题和实验项目,推动区域或者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包括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社团活动组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经济生活技能、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行业企业可以发挥精英管理人才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市场管理、资金运用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活动中来,与中小学校共建财经素养实践平台;中心还可以在社会公益机构、非营利组织协同力量的参与下,策划和组织中小学积极参与不同主题的财经素养公益活动;等等。

●财经素养标准的研制意义重大,迫在眉睫。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对于指导教育体系中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标准研制起步较晚,但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优势,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研制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并通过区域、学校的实践不断推广财经素养教育,促进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当前需要从标准角度加强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如何理解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研制?相较国外而言,我国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应有什么特色?

岳昌君:标准的研制开始不要特别追求完美。美国Facebook有一个标语,是先完成然后是完美,想把一个标准做的很完美是不可能,希望先做成一个1.0,然后再做成2.0。标准的研究可以是开放的,让较多的专家、老师、学生、家长等都参与进来,征求更多人的意见,如果不能完全达成共识,但是大多数认可,那标准也是可以的。标准可以在实施阶段,再不断地改进修订,可以像国外的经典教材那样,一版再版,不断地进行完善。

裴娣娜:对于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研制,我觉得第一是要界定财经素养教育的内涵,还要处理好我曾经说过的几对关系,如,现实与未来、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处理。第二是要关注研究方法创新,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如理财教育,金融教育、财经素养教育等;以及定位的确立,包括如何理解具有21世纪核心竞争能力的人才,财经素养教育不应仅指培养掌握理财知识和技能的金融人才。第三是财经素养的教育形态,财经素养教育没有单独存在的形态,它体现为开放、动态、多样化和发展性,而且应分层分类。应该考虑区域性的结构调整及其带来的一系列调整,不能单纯地为了素养而抓素养,我建议应该补充几个区域性的学校。另外,还要关注学术研究与实践探讨的关系。

边慧敏:标准的研制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第一,标准研制不仅要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也要考虑被教育者的感受,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现在学生已经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还需要什么,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需不需要。第二,标准研制应考虑地域和城乡的差异。大城市的孩子和中小城市的和农村的孩子有区别。城市里的不同的学校可能差距也比较大,各类学生都了解一下,可能标准研制的效果会好一些。

财经素养教育还有一个职责是让学生发现他有没有财经天赋与兴趣。一方面是对学生实施普及性财经素养教育,了解以后经济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财经素养教育发现哪些学生人有这方面的天赋,以后可以上财经学校。真正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就是让学生自我发现。为此,标准,包括以后要做的教材,肯定都需要大量实践性的东西。

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标准的研制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思考。第一,纵向联系的问题。标准的研制纵向分学段分层次,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学段,每个阶段的差异,前后兼顾。第二,横向关联的问题。标准的研制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较易呈现,是以课程的方式、活动的方式还是渗透到其他学科关联培养等,以及标准出台后如何引导标准的实施,在标准顶层设计时就要考虑。

我觉得素养方面的问题属于教育问题。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需要有教育学的、经济学的和其他学科的参与,但当两类学科专家发生对标准认识上的矛盾时,应该听取教育学专家的,因为教育学者更多是从人的培养、不同年龄人的身心发展角度来思考财经素养的水平。但财经素养教育的科学性必须加以保证。我很赞成将财经素养教育指向对财富的认识与理解上,财富人生有教育意义,对孩子有很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研制永远在路上,而且永远都会有各种意见出现。大家意见比较集中的,我们可以先确定下来做,有一些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个试点、试错的过程。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需要顶层设计。它将来是以独立课程的方式,还是单列活动方式,还是渗透在其他学科关联性的方式来实施,需要明确,并且标准出来以后还要有一个指引性的文本。另外,还是要注意区域及难度分层等问题,根据确定的对象把难易度定在某个水平线。

汪霞:第一,标准如何兼顾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一些情况,如果我们的标准只能适应发达地区,那么如何在欠发达地区实施财经素养标准?第二,标准是否能够分级来实施?能不能把标准分为一级或者二级或者初级、中级、高级?且通过分级也可能兼顾到一些不同的地区。比如说PISA是分级的。不同级别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就比较有意思。第三,标准肯定涉及到目标,但是目标怎么去界说?这需要学术性很强的研究。在目标分类法里面非常明确有理解、有分析、有综合、有评价,如何细化“知道”“初步理解”“了解”等不同的目标内涵。第四,标准要融入课堂。标准真正要达到的国家目标,就是青少年财经素养真正得以提高。可能还要结合标准的研制,让中国的财经素养教育真正走向课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可以分类,也可以将其融入到语文、数学、英文当中。另外有些可以通过活动来实施。总之财经素养教育要走进课程。第五,标准走进教师。教师怎么教标准,这是一个瓶颈。教师不懂得理财,没有财经的意识怎么去引导、去教育孩子们有这样的财经观点、知识与视野。所以我想我们下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有非常好的基础,我个人也期待这样的标准能够尽早面世,也希望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研制的标准,给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的实施带来新引导、新的前景。

陈友芳:我认为,第一,要考虑标准怎么与现有高中课程结合。高中必修和选修讲过的内容,在这个财经素养教育标准中没有必要再去讲,应该跟已有的课程形成互补。第二,标准要回答学生成人后走向社会,将在财经生活里面遇到哪些基本挑战和典型疑惑等问题,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第三,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标准及其理解。第四,我们也知道财政这个词对应到我们中文也可翻译成财经,也可以翻译成金融。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定,在这方面我不太主张模仿PISA。第五,划分财经素养水平。

徐亚平(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我觉得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里面有三个学科之间的关系特别明显即经济学、教育学与政治学。因为我们是教育工作,肯定是以教育学为主。但是财经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应该超越简单的时空,应该站在民族和国家利益上来开展。经济到底应该是什么?仅仅是赚钱或者是国家赚钱或者是个人赚钱,或者是区域赚钱,还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这几个关系需要处理好。

财经素养教育,按照经济的逻辑,应该有个人的经济、家庭的经济、区域的经济,然后是国家的经济、人类的经济等不同层次,这样也容易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原有的知识结构。我2012年到2013年在加拿大做一年的小学老师,注意到他们的数学课程里面几乎全部和经济挂钩,而且都是以一系列的问题展开的,都是从小到大,从身边的问题逐渐延伸到人类的问题。

李桂君(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财经素养教育不是要讲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是这个人作为社会人具备的经济知识及能力,以支撑他在社会中生存即可。应该按照科学的标准,选择一些孩子能够理解的东西去教授,同时可以把空间留给孩子。我们培养学生素养,就不要给他讲太多技能的东西。包括我的孩子,我就不让他学财经,让他学自然科学,但是要让他有生存的能力,他可以拿着这些钱,去找专业的人去管理,不要自己去炒股。股票的组合是搞不懂的,也不需要我们一般人去搞懂,因为我们要做的是价值创造。要让学生理解作为一个社会人和经济人,为什么要学会关于财富、货币的内容,有了财富和货币应该怎么样生活。其实财经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活的问题,而不是财富和货币本身。我们不能去灌输某些东西,我们要给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让他拿着科学的工具去分析现实的世界。

另外,知识的维度和知识传授的层次不一样。从教课的角度来说,我看国外的素材是从货币开始,如何认识钱、货币,再讲个人收入。西方的逻辑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但是我并不推荐做素养标准的时候按照西方的逻辑。

余小波(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财经素养太重要了,很值得研究,但研究的难度很大,尤其是标准的研制。所以,要做到所有人都满意、都认可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大部分人认可同意,1.0完了有2.0,2.0完了3.0,否则这个事情没办法推下去。我觉得标准的定位需要思考。从层次上面来看,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还有地方标准。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定位到底是什么。第二个定位是对象定位。在做高中的时候,是不是还要同时考虑初中和小学以及大学,只有考虑到它的上段和下段的时候,我们在做高中的时候才可能定位的更准确。第三个定位是我们标准的性质,是强制性必须达到的,还是只是一个引领性的倡导性标准。第四个定位是大财经还是小财经,还是中财经。定位好了,我们在讨论具体问题的时候,可能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议。

卢志(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第一要确定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是以什么方式走进学校,课程还是别的什么方式。如果以课程的方式进入,能够占据的位置就应该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此,财经素养教育就要重在补短板。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一般来说是18个课时,一个学分。所以,需要注意话题的集中性。第二要确定标准的结构。我们不可能在一个课程里面把关于培养财经素养的方方面面,都给学生讲到。我们只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成长发展需要,或者是涉及到下一个学段必备需求,那么采用的形式应是专题式、话题式,或者是生活主题式。第三要确定素养目标。可以考虑,一个是我们现在的高中课标采用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老师和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必须要考虑分层。第四确定标准的内容。应该重视运用,重视生活化。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他学习这些知识对他有什么意义,对他参与了解现实经济生活有什么帮助,以及他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第五要对标准进行实验。实验要有一个载体,教材或读本。

应望江:可以考虑标准的分段、分层次。韩国是分小学、中学、高一和高二、高三是四个阶段,小学是一个阶段,要进行财经素养的教育,中学也有,主要是对初中的,高一、高二、高三是分开的,也是设了八个维度。我看了八个维度,确实不一定有那么严格的逻辑性。一个是资源的稀缺性,第二个维度是行业与经济生活,第三经济领域,只限在高二、高三,第四个维度是消费,第五叫生产活动,企业的生产活动。第六叫职业,第七是货币方面的,第八个是贸易方面的。他的小学阶段开设,按照八个维度一个社会上有多少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学阶段就要让他们知道。再比如消费,包括合理消费,在小学阶段去培养。所以我们现在有关于消费,可能在小学阶段就要让他们知道,要提倡合理消费。再比如说一般生产活动有哪些类型,在小学阶段也提到了。包括跟行业有关系,有哪些职业,将来的职业怎么样才是合理的。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也给他灌输一些关于合理选择职业的观念。小学主要就这几个概念,内容不多。

财经素养教育,对小学来说就是一种启蒙教育,对中学生、大学生可能就是一种通识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教育。那些很科学、很规范的东西,可能在这个范畴里他们还不具备接受能力,所以要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实施财经素养教育。我也认为开始制订这个标准的时候可以是1.0版本。很多国家也是不断在完善,韩国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不知道完善了多少次。

何彬(深圳华信恒创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实际上我们经过统计,成人85%到95%的问题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怎么赚钱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投资人关心的是到底是买房还是买股票,如何做贷款还款,买哪个股票。第二个是如何规避风险,比如说怎么识别PPP骗局,怎么样去识别新三板、原始股这些方面投资机会,哪些是机会哪些是骗局,这是识别风险,识别正常投资和投资骗局。第三个是来自财富和家庭关系的问题。比如说夫妻关系不好涉及到财产问题,包括跟兄弟姐妹关系好了,涉及到一些继承跟传承的问题,包括我的子女学的是什么专业,涉及到财富传承的问题。

成人的投资理财的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观念。我们需要从学校里面给他一些比较正确的养份,让他能够形成比较正确的财富观念。所以,有两方面的建议。第一个是要在财经素养教育标准里强调正确的财富观念。只有观念正确了,才会懂得使用技能。比如,同样是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GDP数据,只有具有了正确的财富观念,才会知道是不是GDP增长速度越多越好,是不是工业结构里面高科技产品越多越好。否则我们的学生、青少年现在往往都是追求功利。往往当一个企业一个家庭财富非常多,而他的精神压力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的时候,这个家庭是非常痛苦的。所以观念上我希望可以在标准里多一些指导性的东西。第二个在实际应用方面。比如说我们在讲消费的时候,我是希望结合学生、青少年的角度。比如说在讲消费的时候,可以把虚拟货币、在线支付进行比较。比如在讲信用的时候,将校园分期引入,让学生在他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欲望面前学会识别风险。另外就是一些案例,同样是一些股票市场,我们只看到人家赚钱,其实股票市场还存在欺诈事件,这些也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哪怕有一些概念上的理解,再比如说次贷危机、东南亚风暴是怎么产生的,原来有什么影响,现在有什么后果都可以给他们讲,还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故事激起他们的兴趣。

孔东民(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建议在标准里面涉及一些行为经济学或者行为金融学。我们很多决策都不是理性的,比如说我们买彩票的一些行为。但是行为学觉得他是不理性的,而在行为心理学里面觉得是很正常的。人是很自私自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最优的行为选择,但实际上并不是最优。很多人在探讨企业和社会责任,包括一些管理者,还有一些投资者关于商业道德的讨论,也是行为经济学的热门话题。另外,需要做一些调研,了解经济学或教育学最关心的问题。

孙维胜(山东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标准的难易可以有一个反馈矫正的过程。可以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然后各地区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应该涉及到财富与人生,这是高屋建瓴,价值观、人生观,包括家庭恋爱观、生活观都在这个统领之下。同时需要提前思考标准的实施载体。

柳光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素养定位和标准定位的问题,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觉得财经素养,像过去武侠小说里的蹲马步。我们都知道蹲马步可能产生不了即刻的效应。对于财经素养的教育,类似于蹲马步的定位。在这种定位的基础上,是不是更加侧重一些拓展内容,包括拓展知识点、拓展视野,给我们青少年提供一个认识这个社会,认识经济现象,认识金钱的一个新的视角。

另外,标准是不是可以考虑1+N模式。考虑到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认知水平,以初中为界限来划分,那么在初中以上的维度和要素,应该保持相对的一致。初中以下维度和要素可以做相应的变更,体现年龄和区域的差异即可。这相当于1+N,以一个整体的框架做一个基本的平衡,年龄和区域的差异更多体验在素质和目标上。

毛豪明(宁波大红鹰学院教授):“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实际上做的是教育标准,不是课程标准,也不是教学标准。教育标准的定位,我理解其立场很坚定、很明确,就是落实国家社会的期望、未来的期望。准是准入、基准,标准本身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最低标的和最高标的统一;既然是财经素养,那就既可以引入财经活动的某些行为习惯,但是也要讲反思的精神和批判的意识。财经素养标准,可以是一个弹性空间,在标准里不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个体的差异,就是体现国家与社会的基本要求。

中国青少年的财经素养是要体现中国特色,既要有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又要有主人翁精神;既要考虑到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程度、阶段,还要有国际视野。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在一起来,贯彻其中。

张男星:我觉得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找寻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研制的目标参照。第一,财经类专业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对财经类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有系统的阐述,对学生应系统掌握的基本财经知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个公民,知晓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形成具有国家政府视野的财经素养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高中及以上学段的学生来讲。第三,财经类媒体新闻。新闻报道是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现状最直接的方式,可以从媒体新闻中提取出财经概念及用语。第四,国外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文稿。目前美国、OECD等国家或组织具有较完善的标准,可以作为参考。第五,政治课程中的经济学内容。政治课程中会涉猎经济知识,特别是高中课本中的一部分是讲经济学,可以从中提取些内容。第六,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财经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理财观念值得发扬光大,也可以作为研制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依据。在研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专家函询等多种方式不断地完善标准。目前,协同创新中心正在组织研制“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并已形成初步讨论稿,中心的专家们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我国标准研制起步较晚,但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弥补我国青少年特别欠缺的财经素养内容。可以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经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规范、合理、合法地赚取财富。第二,突出个体与社会、国家的经济关联。与国外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强调个体不同,我国的标准可以更加强调个体的关系化特征,即个体与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关联,突出个人责任、家庭责任以及国家责任,以个体的视觉来认识社会、国家的经济生活。第三,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中华民族文明绵延数千年,具有独特的价值体系,其中不乏优秀的经济价值理念。标准可以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优秀传统经济价值观,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在当今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第四,倡导遵守经济制度、规则。“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经济生活离不开制度与规则。倡导学生遵守经济制度、规则,弘扬诚信、契约精神等。

《大学》:学校如何参与到财经素养教育活动中来?

胡霞(成都7中高新校区执行校长):我们成都7中的办学主张是人文滋养、个性成长,尽可能为学生的多元成才提供平台。2012年成都7中开设了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初期探索,增设了相关第二课堂与课外教育活动,组建了商业俱乐部、学生公司,引入高校、企业的资源,将创新的模式与真实世界的实践体验,融入社团活动,将社团活动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设计了财经支持课堂、商业策划课程、财商讲堂等课堂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成都7中主要财经社团以项目导向小组协作为主,主要包含了创新创业、市场调研、公益服务等三大方向。学生在探究、合作、体验创造的过程中,获得了专业方面的进步提升,并逐步清晰了自己的人生路径。同时孩子们积极参加国内外财经大赛,成都7中FME三社在各项活动中表现活跃,取得了多个联赛的大奖。

以上是我们学校开展的一些财经素养教育活动。希望作为实验基地,将来能与全国各地基地校形成校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创新协同中心的成立,让我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发布培养标准和指导纲领,将促进学者业界联络整合资源,搭建财经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平台,更加坚定了我们探究的信心。在中心的指导下,借助高校和专家的力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课程、机制和路径,为中国青少年人才的财经素养的创新改革,尽绵薄之力,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更多精英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周全胜(北京35中国际部副校长):我们北京35中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落实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为中心的改革探索当中,在财经素养教育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在北京35中的国际部,我们已经开始和美国中学,以及和康德集团合作,引进并融入了一系列基础类的财经方面的课程。北京35中成立的创意中心,也在完成上述的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在自己的学校范围内,甚至在社会范围内,也在财经和金融领域里开展了一些大胆的实践活动,这些孩子相当于创办了一个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了初识社会、初识财经的机会。国际部成立4年来,他们创造了很多经济方面的效益,在北京35中领导的引领下,他们把获得的效益,全部捐给了贵州边远地区丹寨的贫困生。这些活动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最前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探索和实施以课程为载体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中,做出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小学就是基础教育最前沿的基地。学生的财经素养作为未来核心素养之一特别重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特别重要,是学生自我管理、适应社会、创新创业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成为合格公民不可或缺的基础。有一定的财经素养,未来的公民更会懂得如何更好的进行理财,规划自己的未来,以及面对复杂的人生,做出抉择。这样未来的公民,显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蒋建华:现在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院外资源开展的“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旨在整合教育学术、教育实践及企业行业等领域的资源,对我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展开持续的深入研究与实验。目前,我们这个项目已经设立了10个实验基地,实验基地学校可以依托项目平台,参与研制与完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参与联合开发财经素养教育课程、教材或活动手册,通过平台对财经素养教育的师资进行培训,通过平台,与校外企业行业、国际资源联络,提升财经素养教育活动的质量及有效性。

猜你喜欢

财经标准素养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财经日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财经阅读时代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