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2017-02-14

大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马克思生态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必须要通过调整和变革社会关系来实现,消除劳动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意识不够清楚、生态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提升生态技术水平,注重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教育,完善生态保护法律规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问题的产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人们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自然界展开的。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在自然环境下实现自我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自然和谐共生,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同时,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对立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利用自然的索取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但是人类一切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的。

(二)人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制约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想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必须要通过调整和变革社会关系来实现,消除劳动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人们在融入到社会环境中,通过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来实现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形成社会关系。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社会关系受到了制约,人们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在打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往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进行了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最为直接的,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机制下,剥削和压迫的现实下,经济危机最终会转向生态危机。[3]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4]生态环境的破坏的现象严重,主要体现为耕地面积逐渐的减少、森林、草原大面积的退化和消失。生态环境遭受了威胁,淡水资源减少、矿产、石油和能源消耗速度快。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在污染治理上能力不足,污染排放导致了环境污染的扩大,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多地发生的雾霾现象已经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模式必须要实现转变。[5]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二)生态意识不够清楚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问题上也需要有较为理性的思考。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人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过度的消耗有限的资源。尽管人们可能已经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受着破坏,但是在经济效益面前人们还是选择性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意识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实践中,还应该体现在生活习惯中。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但是如果持续的对环境和资源进行消耗破坏,人们的生存将会遭受到巨大的威胁。

(三)生态保障机制不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完善的保障机制,在制度和法律规范内容上形成必要的约束力。但是我国在生态保障机制上还缺乏严格细致的规定,生态问题较为的复杂,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让人们在行为上没有主动约束力。生态保障机制的不完善,责任主体的不明确直接会导致生态污染问题的恶化,很多的企业毫无顾忌的排放污染。城市的生态污染以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为主,农村的污染则体现在农业生产、生活垃圾的排放等问题上。生态保障基础就是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以监督和法律的强制约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开展。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一)提升生态技术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必须要转变生产方式,以循环、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提升生态技术的发展水平,重视在生产技术上的创新,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在污染排放和治理上应该提升垃圾的分类处理,重视循环使用,实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在生态技术的研发上,重视对可替代能源的研究,尤其的对于矿产、石油这些紧缺的能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重视在国家间的合作,通过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交流,寻求最佳的解决方式。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生态技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性作用,因而必须要重视生态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提升生产效率、以资源消耗的最小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注重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例,重视可持续发展,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就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生态建设的具体问题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同时重视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城市和农村范围内进行生态教育推广,以讲座、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这些主要的教育形式,实现在全民范围内的生态文明教育。

(三)完善生态保护法律规范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完善和健全生态法律提下,以我国现有的环境体系为基础,明确生态主体责任,对于企业的生产行为有严格的规定,对于违法法律规定超标排放和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处罚。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对于违规企业进行限期的整治和治理,确定面向企业的排污登记制度,让企业能够自觉的承担起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通过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监督提升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行为,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共享。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度,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再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唯一标准,以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为考量,提升地方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能力,形成企业、个人和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个参与主体的合力,以最大的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总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其他一切建设的基础,必须要以大众的自发自觉的行为,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4,517.

[3]范艳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4]李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

[5]张春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

猜你喜欢

自然界马克思文明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漫说文明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例说“自然界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