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企在东盟的“用人之道”

2017-03-20王功清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通用五菱所在国印度尼西亚

□ 文/本刊记者 王功清

中企在东盟的“用人之道”

□ 文/本刊记者 王功清

中国第二大水泥企业安徽海螺水泥计划从2016年开始逐步在印度尼西亚和缅甸新建7家工厂;大型造纸企业山东太阳纸业将在老挝投资2.9亿美元新建造纸工厂;2016年3月,五菱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正式注册成立“五菱印尼”公司,在印尼使用“五菱”品牌……

当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渐扩大了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与中国山水相连、经济互补性强的东盟地区,便成功吸引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眼光。可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工作文化、语言差异等障碍。沟通语言,学习文化的主体向来是人,因此如何用人,应该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新天地的“必修课”。

本地化人才战略

放眼当下,现代企业不管是管理的决策,还是战略的执行,人才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走出国门的企业来说,要想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并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的成功,发挥好人才的作用更显得极其重要,特别是本地化人才。所谓本地化人才,通俗来说就是指走出国门的企业,在员工聘用上多采用子公司所在国的员工。

很多跨国企业都在谈本地化,比如技术本地化、战略本地化等,但在这些本地化当中鉴于对外地人才的不信任或者不了解,人才本地化战略往往被忽视。其实本地化人才战略的益处显而易见。

首先,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范围扩大到异国他乡,就必须面对文化差异的问题,而人才的本地化战略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对当地员工进行管理时,处理不好文化差异则会极大地挫伤员工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而本地化人才既能很好地和当地员工、机构沟通,又能更了解当地的市场、消费者,还更懂得当地的法律制度,降低投资风险,促进跨国营销。

其次,运用本地化人才既可以解决当地就业、改善当地民众生活、提升当地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得到当地政府与人民的支持;又可以降低用人成本,增加公司收益。因为通常情况下,总公司外派的出国人员需享受高额的津贴和补贴等费用,而直接聘用子公司所在国人员,一是免除了上述支出,另外对于工资水平低于中国的部分东盟国家而言,企业可降低用工成本,或以相对高于当地薪资水平的薪酬吸引高技术人才。

其实不少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已经逐步开始注重本地化人才战略,并受益颇多。比如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东盟市场,先后投资和承建了马来西亚巴贡水电站、印度尼西亚贾迪格底水电站等大型项目。以中国水电国际公司(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为例,它几乎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马来西亚公司”,公司聘请的行政人事总监和人力资源经理都是马来西亚人,市场营销人员中也有近一半的马来西亚人。在跟踪和推进项目时,往往都是中国员工和马来员工协同工作,使得问题处理起来更加顺畅,也使得中国水电真正融入马来西亚乃至东盟其他国家,并在海外越走越远。

本地人才“中国化”

雇佣本地人才固然好处颇多,但对走出国门的企业在异国他乡的运转来说也并非完全有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固有的文化差异性,使得跨国公司分公司所在国的人才并不能从根源上完全理解总公司所在国的文化内蕴,在处理问题之时,难免会忽视总公司所在国以及总公司的相关企业精神。因此,培训跨国公司分公司所在国的本地人才,使他们在深层次上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企业精神、运作方式、工作方式等,也显得愈发紧迫与重要。两相结合的情况下,既可以促进他们发挥熟知市场等方面的长处,又能促使他们发扬中国企业譬如技术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等优势。

在培训本地化人才为自身所用方面,走向东盟的中国企业也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道路——联合职业教育。上汽通用五菱与上汽集团于2015年第一次涉足印度尼西亚,成立分公司之时,为使项目运营顺利,解决人才运用上的困难,2015年初上汽通用五菱就和广西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印尼西爪哇省教育厅达成合作意向,联手两所印尼学校,成立“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并开设两个班进行订单培养。

“我们不仅招收留学生,还接收东盟国家老师来这里进修,并且派本校老师去东盟国家进行辅导教学。”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据相关了解,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长年有东盟学子,涉及汽修、机电等多个专业。

正在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电维修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李通幸表示,他是校企合作的“订单生”,在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完相关课程后,回国即可去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在印度尼西亚的基地上班。“在这里,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实训基地,而且每个实训基地都是迷你版的企业,在学习的时候就有进入工作状态感觉,相信进入岗位后,我很快就能上手。”

“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五菱印度尼西亚生产基地人才运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厂在印度尼西亚的顺利运转,同时还让“印尼工匠”熟悉了中国模式。技术人员在中国的培训促进了双方文化、语言沟通与交流,缩小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助益于海外公司的生产经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东盟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双方合作将带动越来越多的“东盟工匠”学习中国企业文化。

正如秦斌所言,近年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雇佣当地员工,也越来越多地通过与中国和东盟的学校共同建立联系,培训东盟当地人才为企业所用,使他们深层次学习、体会到中国文化与中国企业的内蕴,以“中国+东盟”的技术和思维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企业作出更多贡献。这种成功的本地化人才培训模式值得众多企业借鉴。

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印度尼西亚留学生交流会

·联系编辑:979430845@qq.com

猜你喜欢

通用五菱所在国印度尼西亚
未来的家园
插上“银翼”,人民的五菱还能飞多远?
印度尼西亚—省的天空变成了红色
印度尼西亚外汇管理概览
境外中资企业舆情应对的若干思考
避开效兑不匹配“陷阱”
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仿宋锡钱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730
微车霸主的新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