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个性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讨

2017-03-20徐梦青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个性培养小学美术教学

徐梦青

摘 要:以小学1~3年级(年龄段7~9岁)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年龄层次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个性化培养策略,结合自身所学提出一些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个性培养

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在于创新,创新依赖于个性。任何单纯的模仿或者照搬都无创新可讲。根据已有学者进行研究可知:尽早将儿童置于学校教育之下,对于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小学美术教学,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培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探讨,符合当下的课程标准和时代需求,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可操作性。

一、小学1~3年级(年龄段7~9岁)学生个性特点

1.不同年龄阶段对美术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情况

综合国内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研究现状,以儿童绘画心理与造型特点为依据,对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1)涂鸦期(1~3岁),(2)象征期(3~5岁),3、意象表现期(5~8岁),(4)视觉写实期(8~12岁),(5)客观写实期(12~15岁)。小学年级段在1~3年级(年龄段7~9岁)的学生处于美术发展阶段的图形表现期。

2.小学1~3年级(年龄段7~9岁)对美术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情况

(1)体现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的图像表现期

图形表现期:孩子对图形塑造的追求,渴望准确描绘(7~9岁)在这个新阶段中,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逐渐体现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描绘的线条更为连贯,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色彩上面,他们喜欢搭配鲜艳的对比,体现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这一时期是儿童最具有创作欲望、最喜爱绘画的活跃期。老师要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正确引导他们的创作,避免出现单一化、成人化、概念化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会失去儿童色彩,也不能发挥他们的个性特点。在(7~9岁)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在学校里学习了规范的绘画训练知识,心理和生理日渐成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标准。这时的儿童开始掌握形象的描绘和表达的准确性,对作品的写实性有所关注。

(2)图像表现期美术发展的表现

在小学1~3年级,孩子们身心的成长情况也会在他们的美术创造过程中得以体现。7岁被称之为图示期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正好是小学1~3年级的样子,他们这时候好奇心重,会主动去接触感、知外来事物,探索身边的一切,进而在他们的大脑里建立起一些固定的符号特征或者图形基模(schemata)。这些符号特征和图形基模,在图示期阶段儿童的记忆里会被反复加深,最终建立起孩子们的个人象征图式。所谓图式,实际上就是每个孩子通过自己对社会的感知和探索而形成的初步对外界的理解。例如,他们对于人物、房屋、花草都有自己的固定图式,不经过特别的指导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这种固定心像。只有当儿童觉得特别重要时,才会对这些图式夸张描绘。这种对内心固定图式的描绘,并非说明此时他们的美术活动是呆板(stereotype)的,而是一种成长——通过这样的描绘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视觉语言,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所以,这个时期他们的美术活动往往反映了他们的身心发展情况。

二、基于个性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1.依据特点,合理开发,培养个性

不同的孩子性格往往也会不同,这些性格都是天生的,我们很难通过改变他们的性格来帮助他们学习美术,但是我们能够依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例如,针对活泼一点的孩子,往往画风比较“粗犷”,天马行空,作品充满无穷的想象力,表现力十分强烈,表达他们心中的想法,但却是粗线条的创作,一些细节把握得不够好,容易犯粗心的毛病,思考上也欠缺深度。而内向一点的孩子,画起来也比其他的孩子更加有耐心,认识事物也更为深刻,构图时则更为谨慎,往往会修改多次力求让画面内容更加细腻,色彩更加匀称,但这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画面的艺术张力。不同性格的孩子在美术创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针对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行特定的训练,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有所区分,让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进行创造,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艺术潜力。

另外,性别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男孩子和女孩子在描绘一个事物的同时往往会侧重不同的方面。我曾经有一堂课是有关汽車设计的,在这堂课上,男孩子表现出了对汽车造型和性能的热情,而女孩子则一般喜欢描绘汽车的装饰和颜色。于是我把他们分成了三个组,分别去设计造型、功能和装饰,这样,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小组,设计他们喜欢的东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特长,还可以借助一些奖励对他们的美术创作进行鼓励,比如,设立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各种奖项,鼓励他们的美术活动,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促进他们美术水平的发展。

2.目的明确,自主学习,彰显个性

设计有趣科学的活动也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里学习知识,增长兴趣,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来设计一些有趣新颖的小游戏、小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例如,在一堂有关帽子的课题中:笔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直接讲授帽子的相关知识和画法,那样会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我选择了先让学生搜集各种有趣的帽子并交流讨论,让他们自己首先对帽子形成一定的认识。具体的绘画技巧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能够引导他们建立起对帽子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探索出帽子在功能和样式上的一些小创意,他们的作品就会很出色。从交上来的作业看,孩子们都画出了他们心中的那顶帽子,而且有的还结合了环保的内容,让我十分惊喜。

3.方法多样,创造条件,张扬个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已经不适用于素质教育的新背景,照本宣科的方式并不能给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反而会影响他们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甚至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为新颖、更加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开拓他们的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促进其创造力、思考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我们可以开展更多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出学校,从生活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水平。

比如,在剪纸这堂课上,在教给学生基本的技巧之后,我又鼓励学生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对当地的一些文化符号进行剪纸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既帮助他们了解了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又帮助他们掌握了剪纸的技法,同时他们还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一举多得。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发挥创造力进行课程设计,我相信学生也会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关系着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高尚品质、形成健康人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师必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办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美术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赵坤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J].中华少年,2016(8):187.

猜你喜欢

个性培养小学美术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探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