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如水 教育无痕
2017-03-20唐璇艳
唐璇艳
摘 要: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也指出:情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有效的教育章程。教育要似水一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感同身受,达到育人的目的。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就如何做到师爱如水,教育无痕展开了积极探讨,旨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感情,促进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师爱;关爱;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因为我们接触的是自然界中最精细、最娇嫩的东西。爱,是每个人都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爱着别人。学生有“向师性”,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会有一种特殊的依赖。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即使是你关注的一瞥、信任的一个点头,在孩子眼里都是一种鼓励,都是一种爱,会让孩子产生温暖的幸福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热情来对待每一位学生。既然师爱对学生有那么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把我们的爱传递给学生呢?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呢?这需要有“施爱”的智慧。
一、全面了解学生,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不仅仅是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志向、性格、兴趣、特长、身体等等情况,更要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体会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感受,触动他们的心灵。如果不能够方方面面深入地了解,那么就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不能按照学生内心世界的特点去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教育方法,那也就不能尽到教师的责任,也就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了。
二、真诚对待学生,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当然并非只全面了解学生就够了,还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快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他的一切告诉你。”新课程也倡导,要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只有当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放低姿态,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学生的位置时,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也只有这个时候,老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一旦師生的心相通了,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思想的交流也就畅通无阻了,教育工作也将事半功倍。
三、鼓励和表扬学生,施以他们关爱与重视
以笔者为例,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同时要教好几个班的英语。而每个班级中既有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积极上进的孩子,又有无心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基本不做作业,不在乎教师给予的评价,因而让之前所有的任课教师都为之头疼,但我并没有放弃这些孩子,始终对他们做到真诚和有耐心,平时经常问他们有什么地方不懂,上课时只要他们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会及时鼓励表扬他们;孩子们做得不足的地方我会委婉地给他们一些提示建议;同时我也与学生约法三章,有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我会第一次提醒,第二次登批评,但他在当堂课上表现好了,如坐姿特别棒,读书特认真,举手回答积极等就可以取消批评。一段时间下来,表扬占到了大部分,能登批评的同学极少,即使登了他们也很快以优秀的表现取消了批评。慢慢的,这几位孩子也感觉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学习态度也逐渐好转,作业能按时完成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小小进步。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常常受到家长和老师夸奖的学生,也越能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学习。耐心的教导、真诚的鼓励、期望的表情,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重视,从而把这种期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比如,班上的小何同学非常调皮,经常不交作业,上课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与老师对着干,课堂上有时会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爬,测试时会拒绝做卷甚至撕试卷。每次让家长来共商孩子的教育事宜时家长还喜欢把责任往老师身上推,认为老师对他的孩子有偏见。我认为这也许是小何同学想在我这位新老师面前留下好印象,鉴于其开学两周都没有在课堂上捣乱,且坐姿端正,我便抓住这个契机,在班上经常表扬上课坐姿端正的同学,其中就有小何同学。同时,我还发现他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于是之后在课上我便经常让他回答问题,问题的难度也逐渐增加,而他的回答也越来越好。长此以往,在老师赞赏的目光中,他逐渐改掉了上课调皮的习惯,大家也看到了他的变化,纷纷说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即使如此,他不爱写作业的习惯仍未改掉,于是与他的家长联系后,我坚持在放学后把他留下,我改作业,他完成作业,让他有不懂的地方及时问我。出于对我的尊重,他没有像以前一样逃跑,也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主动对我说要成为一名英语老师,看到他一点点的转变,看到他从一个让人头痛的孩子变为一名上进的孩子,作为老师我由衷地感到欣慰。通过这个机会,我也告诉他,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并非易事,首先就要学好英语,不然在上课时这不懂那不会就会出洋相,同时也要做好平时的听读与作业。在我的鼓励下,他不但能自觉在家完成作业,听读也很积极,也能认真完成测试,成绩由不及格到及格再到A级(85分以上)。除此之外,他还会关心老师,乐于为老师当小助手,如,帮老师发作业本,课前帮老师拿电脑等,每天基本能交齐作业,有时甚至能提前完成作业。将心比心,看到了老师的付出,也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小何同学的家长不像以前一样老给孩子找理由推脱了,他们对老师说话也客气了,看到老师也特别尊重了。
四、充分信任学生,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信任是连接两者的情感纽带,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也是关键所在。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同时将学生的自我效能激发出来,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以我班小吴同学为例,其家境优越,爸爸妈妈开了几间大排档,生意很火,挣钱多,生活富裕但没有太多文化。他爸爸妈妈甚至认为孩子读个小学就可,然后就可以和家里人一起打理大排档。小吴受到家长的影响,也产生了英语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在课堂上表现也比较随意,如玩小玩具,在教室里随意走动等,作业基本不写等。但我发现小吴同学课堂上书写规范,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于是我便经常表扬小吴同学书写很美,上课很认真。将其书写在全班展示,甚至在几个班里展示,毫不吝啬地对其作业大加赞赏。慢慢的,小吴同学的英语学习热情高涨,每天读英语时声音全班最响亮,上课举手发言也十分积极,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与此同时,我也积极做好孩子家长的思想工作,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让他们认识到孩子小学毕业就去干活这一想法很荒谬,是违法的,明确家长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孩子进步后,更让家长体会到孩子未来的道路很宽阔,不应只关注眼前利益。当然,孩子们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真诚的爱与发自内心的赞赏。车尼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由此可见,信任学生,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陶行知说过:“教育孩子要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爱,是我们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感,也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应挖掘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的优点去促使他们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王婷.论师爱与师爱的艺术[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1):57-61.
[2]王等等.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爱[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3):75-79.
[3]李月月.漫谈师爱的三重境界[J].教育科学论坛,2016(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