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高效课堂
2017-03-20陈晓
陈晓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富有哲理,充满艺术的学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学习兴趣是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推动力,而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尽快地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教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探究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尝试新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趣味性;高效
教学几年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喜欢数学,提不起兴趣,认为数学很难很复杂,究其原因可能是数学课堂的乏味性造成的。数学课不像语文课,具有美丽的图片、生动的文字、语句的可替代性等,也不像英语具有神秘和语感的流畅性,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模式性、高度抽象性、结果的不可替代性,而且逻辑严密。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呢?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数学教师要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智力因素,构建趣味性十足的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力。加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活跃课堂。接下来,我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抓住开头,有趣导入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通过有趣的课堂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为学习数学知识展现良好的开端,使学生在故事、游戏、音乐、幻想中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进行生动活泼的智力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数学故事的形式,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把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让学生融入故事中,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数学问题。
在“百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导入新课,小熊要买蛋糕,它到了第一家蛋糕店,店长说蛋糕优惠百分之三十,而附近的另一家蛋糕店里的蛋糕打七折销售,这下难住了小熊,哪家蛋糕更便宜呢?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告诉小熊哪家蛋糕便宜吗?”故事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教师把故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贴近生活,多样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使数学生活化,尽可能地还原生活真实,以生活实例为载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三、巧妙设问,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趣从疑處生,疑自矛盾始。有了矛盾也就有了问题。教师还要善于抓住矛盾处质疑,不但要抓住明显的矛盾来质疑,而且要学会抓住不那么明显的、要通过前后对照、联系实际对比才能发现的矛盾之处来质疑,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老师要求学生“按小数的意义,分别把6角和3元5角改写成小数,应怎样表示?”学生回答:0.6元表示6角;3.5元表示3元5角。老师接着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呢?这时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来,老师又问道:你们去商店里买过东西吗?去买东西时,看过商品的标价吗?在老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说:他买过一本笔记本6角钱,标价是0.60元。老师接着再问:0.6元和0.60元都表示6角,可是却有着不同的写法,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每张方凳4元,商店标价却写着4.00元,为什么也有不同的写法呢?学生当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因为小数的这一重要性质还未学习。“小数的末尾加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对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是相当重要的。这里教者围绕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启发学生说出“0.60元也表示6角”,这就使得这种表示与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产生了矛盾。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可以激起学生的悬念,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由于学生急切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能兴趣浓厚地参加到教者为他们安排的学习活动中来。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必要。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注意:(1)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让学生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2)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3)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较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教无定法,贵在择法。总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7.
[2]常碧军.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09(3).
[3]谢军.小学数学应强化教学的趣味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