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学生写作的第一道门
2017-03-20权进发
权进发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写作,关乎多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环节。重点剖析了小学生写作中观察的重要性和观察的方法。只有充分提高了对观察的认识,学会观察方法,才会打开写作的第一道门,写作才具备了初步的基础。所以观察是写作入门的向导。
关键词:写作;观察;培养;习惯
在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毛病是千篇一律,普遍发生的困难就是言之无物。这固然与儿童的年龄小、知识少、缺乏生活、感触不深有关。但最直接的原因,我觉得还是缺乏观察。
观察是作文入门的向导,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写作首先要有素材,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空洞,正是因为缺乏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无“物”可言,文章自然言之无物。要解决“物”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观察。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在观察中,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五光十色的生动画面,提供的是丰富多彩的感人素材,面对如此可感可触的客观事物,学生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言可写了。文章也就自然言之有物了,充实、具体了。
当然,观察本身并不是文章,它只是作为一个纽带,将客观事物和作文联系起来。因此,要把客观所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必须经过一个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而且还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通过恰当的词语和适合的句子,把所看到的情景确切表达出来,才能形成文章。而学生恰恰是在观察过程中,边观看、边思索、边寻找词语进行内部“无声的复述”,将观察的成果巩固在脑海中;同时,也正是他们依循着教师有条理、有顺序、有启发的指导步骤观察时,不知不觉地伴随着教师的指点,使大脑意识的选择服从于观察的目的任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地加工、整理、取舍观察所得的材料,使意识在大脑中完善、加深,逐步形成了思维的条理化。可见,观察之于作文,就犹如水之于鱼,是万万不可少的,只有观察、观察、再观察,学生的知识才会丰富,语言素质才能提高,思维才可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并养成观察习惯呢?
1.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取得经验,学会观察。尤其在每次作文布置前和布置后,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麻烦,要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练习,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观察中要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抓特点观察,并且进行联想。如,秋天的杨树叶到底是一片金黄呢,还是黄绿相间;一阵风刮来,黄叶纷纷下落呢还是偶尔飘落几片呢?并且和学过的文章中描写的进行对比。麦地里的小麦都收割了,留下的麦茬像什么?是否像细心的小学生画出的一条条平行线,是否像手巧的村姑绣在鞋垫上的几何花纹。堆在场院里的麦垛大小如何,大的像什么,小的又像什么?看到他们你想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这样不断提问和引导,“逼”学生进行观察。在此期间,最好要求学生作好筆记,以备后用。其实这样的活动也是学生大为欢迎的,它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活动,是新课改极力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
2.培养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与习惯,注意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下雪了,让学生观察下雪前天气的变化,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景象;秋雨绵绵,让学生静心听雨声,看雨景,还有秋风撼树飒飒的响声;春天青草发芽,提醒学生注意小树长叶的情景以及人们的活动、穿着的变化。久而久之,便使学生习惯成自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知识,写作文也就具体形象了。
3.在培养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要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是在观察阶段更要注意想象能力的培养。如,当身临白雪茫茫的雪地上,便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就会一个个回答,有的想到了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解放军叔叔手持钢枪巡逻在边防线上,农民伯伯冒着严寒侍弄土地,工人迎着鹅毛大雪走向工厂,警察在凛冽的寒风中追捕逃犯。也有的学生想到了雪地上觅食的小兔,大树上栖息的小鸟。当看到远处银带似的高速公路时,让孩子们想象公路上跑着哪些车,车上坐着哪些人,要去干什么?高速公路是什么人修成的,给当地经济带来了什么好处等。也可以让学生看着老师高兴或严肃的神态想象老师的内心活动等等。
当然,作文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提高也远非通过观察便可毕其功于一役。但是,观察在作文中的作用确实至关重要,尤其重要的还是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观察和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大胆合理想象的良好习惯。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不断实践,给予“观察”以足够的重视,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很快提高,言之无物、无话可写和千篇一律等毛病会很快被克服。
参考文献:
[1]李英轩.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第一步:观察[J].文理导航旬刊,2010(8):62.
[2]马芯兰.观察·阅读与小学生作文[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