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分析

2017-03-20王艳艳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激励机制人力资源

王艳艳

(唐山市滦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 唐山 063500)

【摘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新时期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强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导向,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构建策略

从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到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表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当前,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多元化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是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性、公益性的内在要求。传统“大锅饭”式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激励为导向下人力资源的应用与开发。为此,立足事业单位公益性特质,构建完善的、科学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是盘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之举。因此,本文基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作如下具体阐述。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物质激励、轻精神需求,人力资源管理呆滞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构建激励的均衡性,突出物质激励的同时,更应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通过“物质+精神”的激励方式,更能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但从实际来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呆滞,缺乏灵活性,僵化的管理机制造成人力资源激励过于重“物”,物质激励下的人力资源难以形成持久性的战斗力。工资加绩效激励的方式,提高了职工的物质待遇,但精神奖励的缺乏,导致干部职工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的不良思想价值观,无法为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激励手段单一、僵化,激励机制的效力不足

激励是一个不断优化与调整的过程,是应用并挖掘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基础。当前,事业单位已步入改革的新阶段,但人事管理僵化的境遇,依旧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效力发挥的制约因素。一方面,事业单位激励手段单一,“培训激励”或是“职务激励”等方法的构建,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效果,而且僵化的激励手段,造成干部职工思想与情感上的疲惫感,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激励效果;另一方面,激励手段脱离实际需求,统一的物质激励机制、千篇一律的激励奖惩,反而弱化了激励机制的作用效力。

(三)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缺乏协同,相互作用未能有效形成

绩效考核是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激励管理的中药手段,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建立起完备的协同机制,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在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的构建中,缺乏两者作用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作用效力未能充分体现。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相互孤立,独立于人力资源管理之中,这样的制度管理现状,显然难以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也制约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进程。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改进人力资源激励模式,适应新时期改革需求

人力资源激励模式的改进,是盘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事业单位权利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强调公益性为本质要求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科学构建;其次,以职工为主体,改进人力资源激励模式,通过“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的模式,强化两者作用的相互影响与补充,进而提高对人力资源激励的作用;再次,立足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属性,完备其社会责任,在权与责的明确界定之下,优化人力资源激励机制,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改革所需。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率

在传统人事制度之下,事業单位人力资源缺乏科学配置,平均主义发放工资福利、补贴的激励方式,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激励效果。为此,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打破“大锅饭”式的激励方式,应针对职工贡献进行差异性福利补贴,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现有分配模式,将贡献程度与绩效水平相挂钩,进而建立起常态化激励;三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干部职工的激励意识,能够从单位的长远发展出发,实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规范化、科学性和长久性。

(三)创新人力资源激励形式,建立“双赢”的局面

无论是对于单位,还是对于干部职工人员,应建立“双赢”的利益关系,强化“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事业单位应从实际出发,创新人力资源激励形式,将单位的集体利益与干部职工的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进而在互促互赢的局面之下,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塑造单位的集体精神。特别是单位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对于提高单位的创造力极为重要。通过单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均衡,在集体荣誉的引导之下,激励干部职工的创造力。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新时期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事业单位公益性属性的内在要求。在新一轮改革的大背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关键在于改进人力资源激励模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新激励形式,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需求,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优化与调整,发挥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特殊使命。

参考文献:

[1]王金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3).

[2]许丽君.试论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管理学家,2013,(16).

[3]刘滨,李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11).

[4]杨宾,陈怡君. 试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J].科技致富导向,2013,(12).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激励机制人力资源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