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创新处置方法的障碍及对策

2017-03-20郑艺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不良资产商业银行

郑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9)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凸显,传统处理手段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战略重组、以及打包出售等处置方法成为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新选择。但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创新处置方法在实操中仍有障碍,本文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描述了不良资产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并对现阶段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创新处置方法障碍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的创新处置方法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凸显,对此,传统的处置方法是增量稀释、财政注资、和专项清收等,但是似乎无法从实质上改善不良资产问题。因此,对不良资产处置方法的创新已不容商业银行忽视,希望通过实质性的应对之策,提高我国价格评估的体制、开拓资本市场的发展渠道、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规、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义以及产生原因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义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义是商业银行在非良好的状态下无法估算自身的预期效益,甚至是影响到自身原有的本金,例如不良的对外拆借、股权投资、以及证券投资等。由于我国的经济市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致使商业银行正在进行“分业管理、分业经营”模式,导致商业银行内部的资产结构出现单一化,例如票据贴现、短期贷款、以及长期贷款等,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不良结构造成了自身的不良资产。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原因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一种以经营货币为主的特殊机构,因此,商业银行一直存在无法避免的金融风险。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直在持续上升,形成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点: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下的影响,2008年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推行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2009年,我国又向银行信贷中注入10.52万亿商务资金,包括公路、铁路、房地产市场、以及各级政府的融资平台等。在2010年初,欧债危机致使中东、北非等国家社会动荡不安,从此以后,全球的经济不断的开始下滑。在2010年的下半年,我国不断的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方式,致使很多商业银行都出现了不良贷款的现象。在2014年——2015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开始集中爆发。二是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随着金融运行方式的不断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不再不断的增加,因此,商业银行也出现信贷粗放经营、贷款爆发增长、竞争过度、以及商品同质化等现象。首先,我国必须有效控制“三高一汰”行业的发展,减少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大型集团的客户,并且自身的行为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后我国商业银行为了提高业务的效率,完全忽视了贷款前期的检查工作,进而增加了风险。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传统的处置方法

(一)专项清收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方法是专项清收,奖励保全部门,并通过诉讼、追讨、以及催收等方式进行依法收贷。但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就不良资产的专项清收而言,其优点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或者特点,进行实质性的收贷计划,进而优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其缺点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进行催收时,有很低的效果。

(二)财政注资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方法是财政注资,并根据贷款的具体要求提取呆账的准备金,并用现金冲销呆坏账,同时,财政部门采取募集资金的方法在资本市场上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财政注资不但可以快速有效的完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还可以使商业银行彻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进而更好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很多负面的影响:一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总金额过大,致使财政部门在注资时很困难;二是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时更加依赖于政府机构,进而阻碍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三是由于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一直都在进行不断的变化,以至于无法在本质上解决不良资产问题。

(三)增量稀释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方法是增量稀释,商业银行以放新贷来降低不良贷款的比率。在进行新贷款的发放时,有一部分的贷款是将旧贷款变换成新贷款或者增加贷款的时间,以此,新贷款成为了不良资产的替代品,进而使贷款的数额虚增。尽管这种方法完善了财务报表,但是却没有在本质上改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创新的处置方法的障碍

(一)打包出售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打包出售是指企业或者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不良资产,然后将这些不良资产进行合理的搭配或组合,并形成大量的资产包,接着按照市场的标准进行定价,最后在按照市场的规定进行出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进行出售时,评估资产的价格最为关键,快速找到合适的买受人,进而减少出售方案的风险,提高出售方案的合理性。打包出售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的完善,进而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并培养更多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二)战略重组方式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战略重组是指持有不良资产的卖家与买受人在进行交易时,可以采用互换、兼并、收购等手段,进而剥离不良资产以及盘活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的重组本质就是将市场作为资本流动的基础。但是,这种方法对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的发展却不适用,其原因是资本市场规模过小、结构不健全。资本市场之所以迟迟没有全面的发展起来,是因为我国的债市过小、股市过大、散户过多、机构投资人过少、中介机构的数量过多、规范经营的机构过少等因素,并且我国机构之间在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时,严重影响了不良资产的自由买卖。同时,大多数的商业银行缺少实行战略重组方式的专业负责人,从业人员也多是从其他岗位调派,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缺少经济市场的经验,进而阻碍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的战略重组。

(三)证券化方式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方式是指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进行分割或者充足,用资产证券化的手段进行证券的发放、资金的筹集,进而提高不良资产的市场流动性。实现资产证券化的优点是,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划分成投资者与机构之间可投的证券,进而减少金融造成的风险,以此加强资本市场与资本流通的市场能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方式共有六个内容,结算服务、现金管理服务、发行与承销服务、证券的设计、资产的出售以及资产信用的评级,若想在本质上实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方,必须在全面的配合中多管齐下[7]。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证券化方式的实行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对于投资者而言,我国缺乏信用度较高的评级机构;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过小,资本市场制度不够完善;三是缺少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由此可见,若想保证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顺利实行证券化方式,必须提高评级机构的信誉度、开拓资本市场以及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创新的处置方法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确保不良资产的定价精准度

若想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创新的处置方法,必须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并确保不良资产的定价精准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进行处置时,无论使用哪种手段,都必须重视评估定价的工作。商业银行在对不良资产进行定价时,可通过信誉较高的评估机构进行预测,并依据最终的评估价格进行公开的竞价,以此形成资产价格。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要根据内部的发展需求培养专业的评估工作人员,并构建评估参数体系与数据库,进而提高资产评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其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进行重组或打包出售前,可以通过“联合尽职调查”方法进一步核实不良资产的最终价格,不但可以使双方在进行交易前准确的了解资产变现价值,还可以使双方在进行交易时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对资产的变现价值形成共同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提高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率。

(二)改善资本市场,增加不良资产的变现渠道

若想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创新的处置方法,必须改善资本市场,并增加不良资产的变现渠道。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时最主要的环节是变现与出售,不是转移与剥离。商业银行必须正确认识不良资产的存在原因,并积极主动的进行经营,也可以将不良资产融于资本市场中进行有效的处置。例如,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在实行证券化方式时,要全面了解资产的战略投资价值,并积累高度的信誉,形成稳定的现金流,进而将证券化后的不良资产引入到资本市场中。与此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时,要减少对金融企业经营范围的控制力度,进而提高资本市场的自由度。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在进行打包或出售时,要提高外资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进而使不良资产有更多的变现渠道。最关键的一点是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规则,并完善资本市场的结构,形成现代的商业银行模式,进而发挥出不良资产在资本市场中打包出售的效率,以此更好的利用证券化或重组等手段。

(三)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提升不良資产的处置效果

若想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创新的处置方法,必须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并提升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包含政策、法律、以及经济和财务等内容,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商业银行可以聘用各领域中权威性的专家,并组建一个具有针对性的专家委员会,以此利用专业的方法拍卖、重组、评估不良资产;二是商业银行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不定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降低资产处置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而进行科学的估价定位;三是商业银行必须构建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库,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备选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而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以此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效率。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是一种风险性极高的商业组织,因此,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贷款,这也是商业银行决策者一直探索的问题。对于现阶段的不良资产而言,商业银行不能仅依赖传统的处置方法,必须转换思维模式,根据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创新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要重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防止其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建立一个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的评估体系,开拓资本市场的发展渠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进而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

参考文献:

[1]宋丽智.存款保险制度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04).

[2]钟正生,牛播坤,夏天然.深化银行业改革,力促银行估值回归—日本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启示[J].金融市场研究,2015,(06).

[3]曹国华,刘睿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J].财经科学,2016,(06).

[4]娄飞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历史经验及实施建议[J].西南金融,2016,(08).

[5]吴飞虹,吕荣福.商业银行抵债资产之债权转股权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探讨[J].国际金融,2016,(04).

[6]困境突围:创新发展与管理提升—2016中国银行家论坛发言摘录[J].银行家,2016,(01).

[7]尚晓,白文梅,王亮.新疆法人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6,(03).

[8]杨冰,刘圣进.商业银行打包转让不良资产情况调查与思考—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4,(09.

[9]杨冰.对商业银行打包转让不良资产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J].财政监督,2014,(04.

[10]陆岷峰,刘强,陆顺.用市场化与非市场化手段化解不良贷款的对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01).

猜你喜欢

不良资产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扬原因与处置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分析
债转股的法理分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