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数学练习设计的优化策略

2017-03-20程刚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开放自主

程刚

摘 要:作业练习,既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环节,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窗口,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它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发展学生智力与创造力。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优化数学练习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减负增效 数学练习 自主 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78-01

传统的作业比较封闭、僵化,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适应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合理的练习才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一种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那么,减负增效背景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它的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呢?

1 倡导自主,凸显练习的“民主自由”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练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已的“练习”。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接受,因此,练习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已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得到主动发展。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了有关感性材料,并经过思维加工,生成了多个解决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活动是自主的。这一过程,学生思考了,努力了,就是成功。

2 开放课堂,倡导练习的“百家争鸣”

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尽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所谓开放性的练习其实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的问题而言的。其特征是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因其特点,开放性练习情节更富有挑战意味,令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有鉴于此,它的设计一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二要能具有让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根本目的是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其一,练习的“现实性”。作业练习设计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环境的联系中寻找例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近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学问,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运用数学。

其二,练习的“趣味性”。学习的最好兴趣是对所学材料产生兴趣,兴趣愈浓,求知欲就愈强,善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作业,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新、奇、趣的开放式作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学、爱学,学有收获。

其三,练习的“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还应努力體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和推广”的基本过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机械模仿及大量演练习题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认知规律、寻求结论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以体现。

3 立足整合,步入练习的“你中有我”

练习设计要顾及整合性,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构。数学本身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数学练习也应考虑到整合性。

加强数学练习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内容与内容、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练习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4 加强实践,跳出练习的“纸上谈兵”

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

5 结语

总之,减负增效背景下的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于一体,关注的是学生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赖罗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优化刍议[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4):76-76

[2] 柳松芬.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策略[J].小学数学参考,2014.

[3] 叶献策.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如何优化[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

[4] 殷国初.浅谈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开放自主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